分享

春天的新鲜

 黎荔专辑 2022-03-16

春天的新鲜

黎荔



惊蛰一过,鲜嫩翠绿的野菜盛宴拉开了帷幕。春天的餐桌上,香椿、荠菜、榆钱、白蒿、苋菜、苜蓿、马齿苋、马兰头、灰灰菜、枸杞头、豌豆尖,都是不能放弃的时鲜。这些春天新鲜萌发的小嫩叶,绿油油的,叶子薄嫩,茎枝细软,甚至用指甲掐一下还能带着汁水,让人忍不住想尝尝鲜。清炒,氽汤,饺子,馄饨,春卷,汤圆,拌凉菜,做馅饼,蒸麦饭,熬菜粥……这些可爱的春菜,吃到嘴里,滋味清爽鲜美,甘腴甜润,溢满清鲜之味。那股独特的清香味儿,就好像坐在了河边,闻到了新涨的春水的气味,好像整个湿润的时节都溅开来了。
 
经历了漫长的萧条寒冬,开春后的盎然绿意怎能错过?人要被困住了,就想去新鲜的地方。每年春来,从身到心,重新活在一个新鲜的世界当中,真是太好了!不说别的,光转一转春天的菜市场,看那些碧绿生青、新鲜水灵的野菜,热热闹闹,挨挨挤挤的,在一个个篮子里排排卧好,浑身裹着剔透的水珠,一抖便扑簌簌落下来,声响欢快,你能不感到生之喜悦吗?

 
春天是野菜的舞台,没有人能抵御这份碧绿清鲜的诱惑。带一把水灵灵的春菜回家,吃的就是一口鲜嫩和青翠。吃一口感觉把整个春天都含在嘴里了。不过,这个品尝春鲜的时间周期,是如此短暂。这几日市场上的香椿芽,已经不再是油润的暗紫红色,叶片变大了,颜色也由红转绿,开始慢慢变老了。还有春笋,也得在分秒流逝的光阴中,快马加鞭地品尝。记得有一次,我快递收到朋友从江浙寄来的一箱春笋。当天我做了一盆炒春笋,笋肉极其鲜嫩,无涩味、有弹性。可是有整整一箱春笋,只有将当天吃不完的春笋,去壳,切去老的部位,入冷水锅,煮滚后转中小火,继续煮三五分钟,全过程保持开盖,然后用冷水冷却,保鲜袋装好,放在冰箱冷藏存放。这样处理后的春笋,第二天吃起来,已经少了几分笋的鲜香了。朋友说,在春意葱茏的江南竹海,一场绵绵春雨后,小竹笋争先恐后地冒出来,清晨,踩着露水进山,看到这样的小竹笋,皮薄肉厚,挖出来之后可以立即生食,入口无渣,散发着的清香,微甜无涩。一根根从泥土中唤醒的笋子,采挖的每一锄每一寸都需要特别细心,不能磕碰太多,挖掘后要尽快装运。竹笋要好吃,产地是关键,但另外一点则是时间,越新鲜越好吃。


 
记得中学课本里读鲁迅的《社戏》,印象最深的不是鲁迅怎么描绘社戏,而是青蚕豆的香味。鲁迅小时候,跟伙伴们搭船去邻村看社戏,途中,一群孩子饿了,上岸偷摘了田地里的青蚕豆(罗汉豆),在甲板上支起小锅煮了吃……你说这样的青蚕豆能不好吃吗?它是刚采摘下来的,新鲜得不能再新鲜了,又直接用河水来煮,洋溢着清新的乡野气息。再加上跟小伙伴们一起摘、一起煮、一起吃,在夜行船上剥食新煮的蚕豆,眼看繁星,耳听流水,肯定别有一番滋味。天下最好的美食不是昂贵、精致、高档,不是靠烹饪技巧制作出来的,而是原始、新鲜与独具个性,而且是事物与环境的完美结合。发现许多食物,都是小时候吃到的最难忘。人在幼年,饮食方面的阅历尚很有限,味蕾还保持着童贞般的敏感,能品尝出食物的原汁原味。这正如初恋,纵然青涩稚嫩,却不可复得。我们常常感叹某些食物不如小时候好吃了,是因为我们舌尖的味蕾在老化,在凋零,逐渐消退了那种对食物的原始热情和新鲜感受。
 
在孩童阶段,人类的探索和变化能力都处于峰值,对所有事物好奇,对一切物质都有新鲜感有一种小鹿来到野生森林的状态,看到什么都有意思。但是随着慢慢长大,渐渐地,就像一块易于变脏的木头,落了灰尘,有了油渍,需要不断刨去表面,才能露出新鲜的花纹。此时此刻,阳春三月,万物的新鲜弥漫在空气中春天的新鲜跳动舌尖上,大自然的轮回重生,唤起我们久已湮没的童年的感觉。我真希望能够随心所欲地召唤童年,我真希望在我的文字中,可以通过一个永远专注的孩子的眼睛来观察行为和氛围使用一种与泥土接壤的语言,使句子如同春天生长一样自然,让人一句一句读,打开所有感官去品味,漫不经心就走进了春天的旷野,看到一行行摇曳的嫩绿新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