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乾隆冷拒英使闭关锁国,并非盲目自大?哈佛教授:他发现了阴谋

 承德皇家园林 2022-03-16

公元1793年,在乾隆皇帝统治下的中国,经历了一件足以影响历史走向的大事件,那就是“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访华”。在这次会面中,中英两国进行了一次试探性的交锋,但因种种因素影响,双方都未能如愿。

乾隆冷拒英使闭关锁国,并非盲目自大?哈佛教授:他发现了阴谋

在我们的历史课本上,对于英国使团首次访华的描述是十分积极且正面的,认为他们是促进中西方科技文明交流的友好使者。而清政府这边则是不知好歹的傻瓜,盲目自大不思进取,以至于后来远远落后于西方,只能被动挨打。

难道事情真的就是这样吗?恐怕不见得。对于乾隆皇帝冷拒英国使者,傲慢回绝对方通商要求,甚至闭关锁国的行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沈艾娣提出不同观点。她认为我们很可能误会了乾隆,闭关锁国并非盲目自大,而是为了自保。

乾隆冷拒英使闭关锁国,并非盲目自大?哈佛教授:他发现了阴谋

一、英使团首次访华遭冷遇

乾隆五十八年,奉英国国王之命访华的马戛尔尼使团,经过近一年的漂泊,终于踏上了梦寐以求的中国土地。他们此行的目的,明面上说是为了给乾隆祝寿,但实际上是想来商讨通商事宜。

对于英国人访华这件事,乾隆最初是很欢迎的。一来他对英国这个前所未闻的国家很好奇,二来他认为对方是来朝贡的,自然多多益善。所以,他不仅破例让英国使团从天津上岸,还嘱咐下面的官员用最高礼仪接待。

乾隆冷拒英使闭关锁国,并非盲目自大?哈佛教授:他发现了阴谋

然而,问题还是出现了。乾隆之所以优待英国人,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误会了他们的来意,把对方当成了膜拜天朝的小国。但对英国人来说,这种“抬举”实则是一种侮辱,说明清政府没有把他们放到平等的地位。

这种意识上的偏差,在商讨会面礼仪时达到顶峰。乾隆要求英国使团行叩拜大礼,以示对他的尊重。英国人却百般不愿意,认为单膝跪地足以表达诚意,五体投地太有辱尊严和人格。双方因为这个问题争论许久,还没正式见面就差点谈崩。

乾隆冷拒英使闭关锁国,并非盲目自大?哈佛教授:他发现了阴谋

难道就这么打道回府?英国人自然是不甘心的,他们还有特殊的使命没未完成呢!最终,在跟清政府力争许久后,马戛尔尼等人以单膝跪拜乾隆。乾隆虽然没有多说什么,但立马降了使团的待遇,以此表达自己的愤怒和不满。

二、西洋贺礼遭嫌弃

马戛尔尼原本是个中国迷,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去中国看一看。所以,为了保证这一次访华能圆满成功,他专门征询了懂行人的意见,精心准备了大量礼品。小到洋表,大到枪炮,尽可能投其所好。

乾隆冷拒英使闭关锁国,并非盲目自大?哈佛教授:他发现了阴谋

然而,中国人的表现却令他大感失望。那些精美实用的天文仪和蒸汽机,乾隆直言“都是些小玩意儿”,表示不感兴趣。而那些先进精巧的榴弹炮、连发枪,满朝文武也一样兴趣缺缺,连看一眼都不愿意。

几番遇冷之后,马戛尔尼深感扫兴,之前对中国的幻想也逐渐消失,只剩下残酷不堪的现实。但毕竟是一国大使,坏情绪并没有让他忘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于是,在送完大礼之后,他代表英国向清政府提出了6个要求。

乾隆冷拒英使闭关锁国,并非盲目自大?哈佛教授:他发现了阴谋

这6个要求简要来说,就是英国希望清政府能开通更多的口岸,给予英国更多的优待,以便双方日后进行贸易往来。对此,乾隆的态度十分干脆,他以“天朝啥也不缺”为由,直接驳回了英国使团的要求,并下令将他们遣返。

三、被误解的乾隆

因为这句话,乾隆被狠狠地网爆了许多年。国人骂他盲目自大,愚蠢而不自知,错失了与西方共同进步的机会,甚至高喊“大清误我中华三百年”,把他贬了个一文不值。可事实真就如此吗?

乾隆冷拒英使闭关锁国,并非盲目自大?哈佛教授:他发现了阴谋

不可否认,乾隆有很多缺点,尤其晚年好大喜功,不思进取飘得太厉害。但在拒绝与英国合作这件事上,不能说他完全是错的。包括后来闭关锁国的政策,也不是简单一句“愚蠢决定”就能定性的。

哈佛大学教授沈艾娣在对这段历史进行详细研究后,提出了一个反常规的观点,完全颠覆了大众的认知。她认为,乾隆此举并不是出于傲慢自大的心理,而是提前预知了英国对中国的威胁。

乾隆冷拒英使闭关锁国,并非盲目自大?哈佛教授:他发现了阴谋

英国人自称想要平等交流,却提出了诸如“将舟山附近一处海岛让给英国商人居住和收存货物”“在广州附近划出一块地方,任英国人自由来往,不加禁止”等极具殖民侵略性的要求。

乾隆不是傻子,更知道“请神容易送神难”的道理,所以他并不想与英国人有过深的往来,于是果断拒绝了对方的要求。这么做不光是担心对方赚走自己的银子,更怕他们打自己领土的主意,威胁整个大清的安全。

乾隆冷拒英使闭关锁国,并非盲目自大?哈佛教授:他发现了阴谋

此外,他还在英国使团走后,立马向沿海地区下发了多项指令,要求当地加强军事防御,谨防英国来袭。他还特别提醒了舟山和澳门地区,要求他们提前备兵,做好应对战争的准备。由此可见,乾隆已从英国访华的举动,猜出了对方的真实目的。

四、无法逃脱的命运

可能有人要问了,既然乾隆早已做好应对外敌入侵的准备,为什么后来清朝还被英国人打得那么惨呢?这就得说说乾隆失误的地方了。

乾隆冷拒英使闭关锁国,并非盲目自大?哈佛教授:他发现了阴谋

第一,对付洋人一刀切。英国人确实对中国有图谋不轨之心,但光逃避是没有用的。如果当初乾隆没有将英国人的要求全部驳回,而是多商讨几个回合,多了解一下对手,或许情况会好很多。

包括后面闭关锁国的政策,虽然是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但效果并不理想。一味地拒绝改变,相当于阻断了自己进步的道路,最终结果只会是自取灭亡,成为砧板上的鱼肉,任别人肆意宰割。

乾隆冷拒英使闭关锁国,并非盲目自大?哈佛教授:他发现了阴谋

第二,防备措施没有落到实处。乾隆虽然意识到了危险,并及时下令防备,但效果十分一般。不客气地说,当时清军的战斗力其实并不强,个体素质与开国时有着很大差距。再加上武器落后,如果真跟英国人打起来,就算能赢也得付出不小的代价。

可惜,年迈的乾隆到底还是有点自信过头了,根本没往这方面想,还觉得自己的兵打遍天下无敌手。殊不知,西方此时已经有了坚船利炮,只要时机成熟,他们完全有可能在战场上碾压清军。

乾隆冷拒英使闭关锁国,并非盲目自大?哈佛教授:他发现了阴谋

马戛尔尼使团此番访华虽然没有办成事儿,却也大致摸清了清朝的真正实力。他毫不客气地嘲讽道:清政府就如同一艘破烂不堪的战舰,没有沉没仅仅是因为运气好,它只在体积和外表上强于邻船,实际上不堪一击。

果不其然,当英国人知道自己的目标只是“纸老虎”后,便再也无所顾忌。1840年,他们带着自己引以为傲的先进武器,直接轰开了清朝的大门。那些当年被乾隆拒绝的要求,也全部被他孙子道光应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