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合乡村——堵下小村亦风流

 新用户45364845 2022-03-16

公元1082年,45岁的苏轼谪居黄州,一日,他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矶游玩以消散内心忧愁,自然而然想起当年在此扬名立万的周瑜曹操等英雄。瞬间明白了生命的来源与归宿,写下了万世传唱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游赤壁图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多少风流人物,也被雨打风吹去,而自己的苦难又有什么不可接受的呢?

而站在万合沙湖堵下村赣江对面的铁溪,但见赣水悄然北去,猴子石默默无言,那块风水宝地,曾经葬着诸多名流,只今草木丛生,昔日的繁华业已荡然无存。

然而,满目萧然之下,不知掩埋了多少风流。这其中,便有明嘉靖十九年举人——万合沙湖堵下的萧万斛。

铁溪猴子石,据乡人云萧万斛葬于此处,

历经400余年,墓地已无踪迹可寻

堵下是万合沙湖的一个小村,现在也不过40余户。其村名有两说:一说赣江有一条支渠涨水,当时洪水由支渠流进沙湖,须得筑陂堵住洪水,堵下村恰在堵陂之下,故名堵下;另一说是北宋咸平年间萧尚德从禾市芦源水口庄迁于此,位于虎溪岭下,南来赣水为此山所堵,折往西流,故名堵下。

和万合诸多小村一样,村民先是勤劳耕作立足生存,又且耕且读,默默积聚文化力量,冷不丁冒出一个读书人,完成了光耀门楣和许身家国的完美结合。

萧万斛,字时应,生于公元1501年,八岁失怙而孤,幸有同族提携,励志勤学,于1540年高中举人。从此云程发轫,跻身官场,虽非封疆大吏,倒也不负家国,颇得政声。

《左传》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立德、立功、立言,是自古以来士大夫心目中的圣人之道,一般人要做到“立言”这个层次不容易,但“立功立德”应该是官员的主动追求,官员之功德,莫过于尽心尽责履好职、以民为本解民忧。萧万斛毫无疑问算是一位追求功德且有功德的官员,在浙江奉化设县以来的千余年里,曾任奉化县令和知州的多如过江之鲫,但能入传新《奉化市志》的也仅三位,明代萧万斛便是其一。

奉化市志

萧万斛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入职奉化县令。在奉化县令任上,正值倭寇、海盗猖獗时候,萧万斛肩负使命,恪尽职守,身体力行,构筑工事,力保一方平安,且又清正廉洁、体恤乡民,不失为地方父母官典范。

算起来萧万斛也是抗日民族英雄,不过他的抗日之路并不平坦。

萧万斛任奉化县令时,浙东象山港一带经常遭倭寇侵扰。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倭患愈发严重,浙之东西,江之南北,濒海数千里地方同时告急。也就在此年,倭寇从象山港侵入松岙湖头渡,烧杀掳虐,乡民深受其害。

倭寇两次从象山港入侵,使萧万斛认识到海防工事的重要性。同时,他深知,明初以来所建造的海防工事,由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得到妥善管理和修缮,大都破败不堪,难以阻挡倭寇侵入。于是,萧万斛深入沿海细察地形,思考防务对策。经过一番视察,他决定在奉化濒海东端的湖头渡重新改建边防工事萧万斛深入调研后,上奏朝廷,请求修建湖头渡海防工事。他在奏章中说:从来策海者欲靖之外洋,必防之近岸。奉川三面阻山,陆之固唯东南。奉化八乡中,松林、忠义两乡滨海,水道通象山、宁海,延柔五六十里,海中多悬山,倭贼易于出入。海盗欲入奉川者,必自湖头。是湖头岂唯鄞与象山、宁海之要冲,实奉川腹心所系,驰襟喉之防而欲妥。

奏准后,萧万开始抓紧整顿湖头渡海防工事:把松岙村前的塔山巡检司重迁到湖头渡口;建置山海公署一所,驻弓兵百名;建石城一座,南面设门,上置更楼,以警晨昏之节;造十桨哨船7艘,用以巡逻边海,预报敌情,防御倭寇。上述工程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二月开始,至八月结束,费时7个月。这些举措无疑为湖头渡一带构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有效地遏制了倭寇的侵扰。

奉化海防古城墙,或许某块是萧万斛砌上去

萧万斛清醒地认识到,有限的海防工事难以阻挡倭寇入侵,一旦倭寇上岸,就有窜入奉化腹地的危险。如果倭寇逼近县城,那城区便无险可守。为此,萧万斛寝食难安。抵御外敌,保家安民,是地方父母官的职责所在,他下决心筑城御敌。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很多,最主要的是资金和人工问题。

萧万斛先是着手民意调查。他明里串门入户,与百姓对话;暗里走街串巷,听闻坊间舆论。经过一段时间广泛深入的了解后,他召集众多乡绅富贾,商议曰:“奉化去海甚迩,最先被寇,非城曷守。若等城之,可乎?”(奉化离海最近,最先遭遇倭寇,没有城墙怎么守。请你们来一起筑城墙,可以吗)。萧万斛当时在奉化做县令已近六年,执政期间,减轻赋税,平均徭役,体恤百姓;在待人接物上讲究策略,以情理博取人心,作风亲民。因此当其提出筑城时,商绅百姓大都表示支持:“非父母恩德不及此,敢不惟命”(《奉化城垣碑记》)。

但是,当谈及需要资助的时候,还是有个别富户态度消极。为此,萧万斛逐一走访,做思想工作:到时候倭寇侵袭,全城生灵涂炭,你们的身家性命恐也不保,不如现在捐资筑城,好歹还有保全生命财产的可能。同时他又表明心意:“夫令长之设,以为民也,民存与存,民亡与亡。”就是说,萧万斛他作为一方令长,在危难关头,与百姓同生死,共存亡。那些态度消极、犹豫不决的商贾、乡绅,一则听萧万斛说得在理,二则被他的尽责态度打动,纷纷表示坚决拥护,并倾力资助。

在得到百姓的大力支持后,萧万斛随即把筑城之事上奏朝廷。朝廷起初认为象山港沿岸建有海防工事,只要加强海岸防守,足可抵御倭寇进袭,建筑城池是劳民伤财的事情。萧万斛内心十分焦虑,他深入过多处海防地带,知道海防工事的脆弱,也到过倭寇来犯过的村舍,耳闻目睹过倭寇的凶残和狂虐。他三番五次上奏朝廷,历陈筑城的必要。最后,朝廷同意筑城,并下拨部分筑城款项,同时决定征收徭役。萧万斛充分考虑到筑城花费之巨,他又说服朝廷要体恤百姓,减轻他们的赋税压力。为保证筑城成功,萧万斛对朝廷表明决心:“在其科算程督,则不肖令身肩之,有所不恪,谴死无悔已。”算是把身家性命都搭进去了。

奉化市海防古城墙

萧万斛迅即率领民众,在旧城基础上垒筑新城。全城子民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萧知县起早摸黑全身心扑在工地上,或监督进度,或检查质量,甚至动手搬运砖石,忙碌的身影穿梭不停。这时期,他与士民佐役者并列,自始至终力任其事。

城墙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正月初五开始筑造,一直到十二月六日顺利完工,花时近一年。新造的城墙高二丈四尺,宽一丈(墙根一丈二尺),周长一千一十八丈有余,延袤约七里。如天堑之隔,可谓易守难攻。

城池最终顺利筑成,百姓也得到坚实的庇护。但中间有过重大波折,如果不是萧万斛识时务实,坚持己见,恐怕城池还未筑好,一方百姓已遭殃。当时,萧万斛在征求乡民意见后,将造城计划报与上级,朝中侍御史赵炳然、浙江总督胡宗宪和巡海道孙宏轼在准许修建同时建议扩大城墙规模。萧万斛是一位个性较强、颇有主见的官员,他还是坚持自己的计划,否定上级的建议。他提出异议:大敌当前,民力、财力有限,是否将城墙规模缩小一半?这只是萧万斛考虑的一点,另外他还担忧城墙规模过大,会延长工期,到时候倭寇来犯,城墙还未成,将前功尽弃,祸害百姓。

为了赶工期,萧万斛懒得与他们争辩,他在实际负责筑城时,自作主张缩小了规模和形制。由此足见萧万斛是一个很有见地和担当的官员。

当年十一月,城墙基本筑成。倭寇自温州进掠余姚,过象山港经奉化县城时伺机攻城,但看到城墙高高耸立,上面站满严阵以待的军民,不敢冒然攻打,匆匆退去,转而进犯江口枫岭。亏了萧万斛当初缩小城墙形制,从而加快筑城速度,使进犯倭寇未能得逞。否则,奉化县城将遭倭寇血洗。事实证明,萧万斛的这个决定非常正确且重要。

以后,凶暴的倭寇路过县城,均远远避走。《城垣碑记》记载:“(城墙)雉堞连云,崇墉刺日,屹若金汤之固。由是贼凡三过其县,仰而睇之,旌旗戈戟,遍于楼橹,辄辟易以走。蒸黎得保生聚,靡有荡析,凡皆成城之功也”。固若金汤的城池对防御倭寇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成为黎民百姓的避风港湾。

作为主政一方的父母官,萧万斛是合格的。在此之前,萧万斛还曾担任过安徽望江县教授,主管地方教育。也曾抽调参与嘉靖十九年(1540年)的江西乡试和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的广东乡试。明朝科考有严格的制度,对考官的遴选有严格的规定,作为考官代表朝廷选录士子,既是荣耀,更是责任。萧万斛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除了忧惧自己不自觉陷入到舞弊之中,更担心士子文行不一,所录非人。他在《嘉靖二十五年广东乡试录后序》中说:“以文观人,或文如其人,若陆贽得韩愈,欧阳修得苏轼、苏辙;或文饰其人,其达之词也,未必皆若其所存也。是故躁而词庄,贪而词介,暴而词温,懦而词劲,冥而词昭,是将循奚道以决之?今唯其文取耳矣,庸知其中无前所云若人也?”深深地表达了“文饰其人,则因文取士,得人必奸”的担忧,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萧万斛撰写的《明嘉靖二十五年广东乡试录后序》

(现存宁波天一阁博物馆)

或许正是这份初入仕途忧国忧民情怀的闪闪发光,朝廷对萧万斛委以重任,让其主政一方而任浙江奉化知县。那一年,他已经48岁了。据族谱所记,萧万斛在奉化知县任上九年,“政简刑轻,民颂其德”,“命征倭寇凯旋回朝,在廷文武同僚心服,升授判官,辞未受......戊午(1558年)解组(辞官)九月十六日还乡。”

1558年,年近花甲的萧万斛辞官回到故里万合堵下。20年来,他顺着涛涛赣水,走出这个江南小村,又逆着涛涛赣水荣归故里。辞官归隐后,他在养育他的故乡堵下从事文化活动,捐银倡起孝德清明,1576年,萧万斛离开人世,葬于赣江对岸铁溪。

万合沙湖堵下村族谱记录萧万斛点滴往事 

四百余年过去了,萧万斛墓已不知所踪。也许堵下人也忘记了在他们这个小小的山村还曾经出了一个抗倭英雄,而形成于北宋的堵下村,他的村民们或驻守,或流转,不断迁徙,近如万合西塘村、万合七都竹山村,清代中叶一支前往隔壁吉安县凤凰乡,而萧万斛的后裔更是在明末远迁四川(现重庆綦江),不知衍生出多少英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的,时间会掩盖英雄的风流,但时间又会迎来新英雄的新风流。堵下村这个不足四十户的小小村落,正是中国乡村的一个缩影,是这样一个一个的小乡村,构成了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

后记:鸣谢万合乡贤中国人寿吉安分公司旷小峰先生大力协助,无他提供相应资料,则此文不得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