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林根|​林大梁宁海筑城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2-08-20 发布于浙江




林大梁宁海筑城




文/孔林根

宁海,晋太康元年置县,武周永昌元年(689)县治迁广度里(今跃龙街道)。以前没有城廓,依靠健跳、越溪、铁场、窦岙、曼岙、长亭戎所、巡寨等防守。明朝的时候,东南沿海倭寇到处劫掠,危及宁海。嘉靖壬子年(1552),倭寇疯狂劫掠黄岩、昌国等地,直逼宁海。时福建进士林大梁新任宁海县令,倭寇来了拼命抵御,倭寇退了安抚百姓。倭寇十分狡猾,当你追杀过去就跑,不追了又伺机进犯,弄得大家心力憔悴。于是林知县召集乡绅商议道:“我们大家辛辛苦苦积累的财富,经常被倭寇抢掠,还流血拼命与他们周旋,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倒不如倾一时之财力,把城墙筑起来,才是长久之计啊!筑城的费用官府出六成,黎民百姓出四成,各位如果同意,我们马上行动起来。”在座乡绅纷纷表示赞成。

林大梁立刻向上级报告,请示宁筑城墙之事,诸乡绅纷纷捐募钱粮。嘉靖年十月开始筑城,经过两年的苦干,城墙于甲寅二月建成。城墙高二丈四尺,阔一丈八尺,城围一千五百四十一丈(古计量单位)。城东门叫“靖海”,南门叫“迎薰”,西门叫“登台”,北门叫“拱宸”。又在西北设小北门,城墙上都有观敌楼,楼内有四十八个床铺,巡逻士兵昼夜值班。城墙外面挖了七里壕沟,宽五丈,门外都有石桥。自此以后,宁海县城开始有了城墙,倭寇不敢贸然进犯。

林大梁为官一任,心系黎民百姓,筑起宁海城墙,造福子孙后代,值得我们永远纪念。

作者简介

孔林根

孔林根,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宁海县作家协会会员、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会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出版《宁波传统村落田野调查:清潭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