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孩子不爱阅读,可以换一个思路,找对方法很重要......

 新用户69045588 2022-03-16

这是一个因阅读改变人生的真实故事。

美国传奇神经外科医生本.卡森(Ben Carson),出生在底特律贫民区,他的童年生活和一般的美国贫困黑人儿童没有什么区别。

直到卡森上小学的时候,一天妈妈下班回家,关掉了他正在看的电视节目说:“我到那些有钱人家做帮佣,发现别人家里都有书,而我们家一本也没有”。

于是,她硬把卡森拉上车,丢在底特律这个城市最远的一座图书馆。

四十年后,成为传奇医生的卡森回到长大的地方,儿时的伙伴有的已经吸毒死亡,还有的在街边乞讨。

他特别感慨,“当年在图书馆拿起的第一本书,改变了我的一生。”

一、读者分三个类型:

唐娜琳·米勒在《书语者》一书中,提到:每个人都是读者。以阅读意愿来分,读者的类型有3种。

1、发展型读者:

他们并不一定排斥阅读,只是认为自己也许永远不可能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对自己的阅读能力怀有自卑感。

他们需要的是:大量的独立阅读和清晰的阅读指导。

2、休眠型读者:

既无阅读兴趣,也无阅读动力。

他们需要的是:大量的阅读时间、自主的阅读选择和重视自主阅读的课堂环境。

3、地下型读者:

他们是阅读中的佼佼者,但认为学校或者说成年人规定的阅读与他们喜欢的阅读完全是两码事。

他们需要的是:尊重其阅读兴趣,并提供自主阅读的时间。

不同类型的小读者,需要用不同的策略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现代孩子在阅读总遇到的困难:

神经学家认为,大脑中没有阅读中心,它是很多区域有任务时,抽离原来的工作,合力来完成阅读任务的。所以要练习久了才会熟练,才能一声令下,各个”单位“都来各就各位帮忙。

事实证明,阅读这件事情,越早越好,错过时机,各个部门合力工作的状态就不容易形成。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成年人明明知道阅读是好习惯,却已经出现阅读困难,怎么都改变不了。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学习上潜在的差生。

1、孩子心中的“书”和大人理解的“书”不一样。

大人认为阅读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有阅读能力代表有文化才识。大人看见书,会不停的和孩子强调:“你买多少书,妈妈都给你买!“、”你看书,别的不用管“,言外之意,就是”书“是至高无上的万能物品。

孩子心中的“书”只是一个信息渠道,没那么重要,就像吃饭一样不需要被提醒,饭有多重要,不吃有多饿,只是有人吃的多有人吃的少,有的人偏食,需要家长细心助力调整。

2、被迫阅读,并不知道有什么用,且没人告诉他。

很多家长都会一边焦虑的赶着孩子:“别看手机了,快去看书“,一边大人孩子一脸懵的不知道看什么书,只是知道时间用在阅读上,比用在别的事情上,更正确,更有用。

有一些家长会在孩子五六岁就把四大名著摆在书桌上,一句句重复“这是四大名著,特别好看“,但实际上,除了电视剧,家长们有关书籍,翻看过几页也读不下去。

3、在不对的年龄被迫读了名著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曾经做过一个调查,问了十个学生:“你喜欢看《红楼梦》吗?你是什么时间读的?“。

十位学生有七位,说喜欢《红楼梦》,全部都是高一到高三期间读的。那三位不喜欢《红楼梦》的,两个是在小学被迫读的,还有一个是初一读了一半实在无趣,放弃了。

如果强迫孩子在不恰当的时间读书,会起到相反的结果。

4、阅读兴趣被家长中止

在书单,经常看到孩子拿着漫画书哈哈大笑,随即,被母亲大人一把夺走,并塞怀里一沓刚选的书。妈妈还喃喃的说:“别看那些没有用的书,你选选这些好书”。孩子疑惑不敢吭声:“难道书店卖的书,还分好坏?”

孩子心中自然知道没有好坏之分,久而久之,明白了书分两种,一种是“妈妈想让我读的”,一种是“我自己喜欢看的”。

三、小组结伴读书

一项对美国南方某大城市里在校的272名11岁到19岁的的男孩和女孩的研究表明,同辈群体之间对文学阅读行为的影响是明显的。调查中向这些青少年提了这样的问题: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是谁最可能对他们产生影响?父母、友伴,还是最要好的朋友?从回答的结果看,38.9%的学生回答是友伴,33.5%的学生回答是父母,27.6的学生回答是最好的朋友。可见,友伴和最好的朋友的影响是显著的。

我的几个爱读书的朋友,为了让孩子也爱上阅读,会锁定一本书目后,买好几本送给孩子的朋友们,一起读书,一起交流,一起交流,对这本书阅读感受可以更深。

全民阅读倡导者聂震宁先生在《阅读力》中提出“独读书不如众读书”。

对于青少年来说,“众读书”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增强阅读乐趣,更可以做好阅读输出,学会深度思考,有效转化,传播才会有更强的内驱力。

四、为什么结伴读书效果好?

1、数量不是关键,思考输出才是获得

很多家长按照书单买了几十套图书,堆在桌子上,让孩子翻阅。孩子也按照父母的意愿看了,可是,一问三不知,几个月后完全想不起来这本书讲的大概内容。其实,何止是孩子,很多成人,也是如此.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一味追求数量,并没有深入思考。

想想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他们那个时代,才有几本书好看?“汗牛充栋”的书简,加起来只怕不过一张光盘的内容。

为什么能成为那么伟大的思想家?因为他们既懂得“思而不学则殆”,更懂得“学而不思则罔”。他们会在脑海里留下空间——思想的空间、梦想的空间、玄想的空间、完成理想的空间。他们在读几十本书之后,很可能就创作出一本自己的作品,而且超越他读的那几十本书。

相对的,却有不计其数的学者,焚膏继晷、皓首穷经,学问塞满一肚子,好像乱堆的仓库,该用的时候找不到,碰到问题不能以所学的解决;说得出一番大道理,却没有自己的创意。如果把书当作人生旅程的行囊,那些“死书”非但没能帮助他走得远、看得多,反而成为累赘,压得他没见到多少人生的风景。

2、接触更多种类图书

古人说“循循善诱“是有道理的,阅读是习惯的,需要诱导。

●让发展性读者,推荐不同种类的书,先接触,再深入。

●让休眠性读者,调动听觉、视觉、竞争、娱乐意识,激发阅读兴趣点。

●让地下性读者,听到更多种类的图书,接触靠主动他永远不会碰的书类别。

3、各抒己见,学会思考的阅读。

理学家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熟读而精思”在于咀嚼与消化所读的一本书。特别之处在于解码文本所隐藏的深层含义,追寻理解,激发思考,深谙文本对于现实生活的隐喻和折射。

6、抱团成长,让阅读更有趣。

在美国,各个中小学都普遍开设了阅读课,并在各年级配备了专业的阅读老师,从阅读书目到阅读方法、读后感各个环节都会给与指导。阅读一本书,和学语文课文有很大的区别,阅读目的不是为了学生字、造句,而是一起探讨人生和观点。一个人走的很快,一群人才走的更远。

英国教育家约翰·纽曼曾经说:

“当许多聪明、求知欲强、富有同情心而又目光敏锐的年轻人聚到一起,即使没有人教,他们也能互相学习。他们互相交流,了解到新的思想和看法,看到新鲜事物并且掌握独到的行动判断力。”

查理芒格说:“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全部都是每天阅读的人。

孩子们是朗读者、是伴读者、也是倾听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