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游记》《杨门女将》

 新用户8926AVU2 2022-03-17

本期继续西游篇中的12个故事里的后三篇,分别是三借芭蕉扇(众人)、比丘国(肖梅)和取经归来(肖梅),并开启北宋时期的《杨门女将》篇,正好是六篇,分别是穆桂英招亲、穆桂英挂帅、初战西夏王、纵马寻栈道、寻访采药人、勇退西夏兵

153.三借芭蕉扇
旁白、玉面公主、土地神:肖梅
唐僧、灵吉菩萨、罗刹女(铁扇公主):沐歌
悟空、八戒、老者、传话的妖怪、牛魔王:志宏

00:00
20:49

光阴荏苒【 rěn rǎn】,岁月如梭,唐僧师徒四人一路西行,不觉已几度春秋。这年又逢三秋时节,他们来到了一处山地,感到处处热气蒸人。唐僧勒马问道:“这秋凉的天气,怎么这般炎热?”八戒道:“我们恐怕是到了日落的地方了。”几个人正在议论着,见到路边有个庄院,悟空便去敲门打听缘由。里面走出一位老者,请四人进家喝茶用斋。唐僧问道:“敢问公公,贵地三秋天气为何如此炎热?”老者答道:“这里向西的路上有座火焰山,火焰蔓延八百里,周围无春无秋,四季炎热。”唐僧见到四行的路被堵,不由得发起愁来。这时,悟空打听到西南一千多里,有个云翠山芭蕉洞,洞中有个罗刹女,人称铁扇公主,此地的百姓们都是靠她的芭蕉宝扇,灭火唤雨,播种收割的。悟空很快找到了云翠山芭蕉洞,敲开洞门,对开门的女童说:“我是大唐国师的大徒弟孙悟空,要过火焰山,特来借扇。”

铁扇公主一听到“孙悟空”的名字,不由火冒三丈,手提青锋剑,走出洞外。悟空施礼道:“嫂嫂在上,老孙在此有礼了。”罗刹女大骂:“你既和我家夫君牛魔王有八拜之交,为什么还要坑害我们的儿子?”悟空解释道:“我请菩萨收了令郎,如今他已是观音菩萨的善财童子,你不谢我,反倒责骂。”罗刹女说道:“泼猴,休要饶舌,伸过头来,你要经得住我砍上几剑,就将扇子借你;受不了,就去见阎王吧!”悟空马上蹲下身去,伸出脖子,连声说道:“可以,可以,你可要说话算数!”罗刹女抡起利剑,照悟空的脖子连砍了十几下,只见金星四射,悟空却仍然毫发未伤。罗刹女不觉害怕起来,转身要走。


悟空见罗刹女要走,忙说道:“嫂嫂,不要走,快借我扇子使使!”罗刹女变脸说道:“我的宝贝从不轻易借人!”悟空怒道:“既然如此,就吃你老叔一棒!”那罗刹女也毫不示弱,穿上披挂,手持双剑,前来迎战。两人在云翠山前大战了起来。战了几十回合、罗刹女知道斗不过悟空,就从嘴中取出芭蕉扇,口念秘诀,一扇就把悟空刮上了天空。如同秋风扫落叶、 流水淌残花一样,孙悟空随着那股阴风在半空飘了一夜,才抱住一座山峰。悟空定下身来,四下打量后,认出是小须弥山,想起当年曾来此山,求灵吉菩萨收伏黄风怪的事来。悟空飞身找到了灵吉菩萨,说明了来意。灵吉菩萨笑道:“还是唐僧有缘。当年如来送我龙杖,一粒定风丹。飞龙杖降了黄风怪,这定风丹就送给大圣,那罗刹女就再也扇不动你了。'悟空拿了定风丹,谢过菩萨,纵身跳上云头,返回了云翠山。他用金箍棒敲打芭蕉洞的石门,高声叫道:“开门,老孙又借扇子来了!”罗刹女心想:“这泼猴真有些本事,我一扇将他扇走八万四千里外,他居然这么快又回来了!我这回要扇他三扇!”于是,便拿起芭焦扇,走出洞外。


悟空见到铁扇公主,笑道:“嫂嫂,不要吝惜,快将那宝扇借我一用,保得唐僧过山后边,立刻送还。”罗刹女又骂道:“你这泼猴,好无道理!夺子之恨,尚未得报,岂能把扇借你!再吃你老娘一剑!”悟空举棒相迎,两人又战五七回合。罗刹女渐渐手软,趁机取出宝扇,朝悟空猛扇几扇。悟空却笑着说:“这回不比上回,尽管扇,老孙要是动一动,就不算好汉!”公主又连扇了几扇,悟空果然纹丝不动。罗刹女吃惊地连忙逃回洞中,紧闭了洞门。 悟空摇身变成一只蚊子,从门缝钻进洞来,只见公主刚逃回洞中,就连声喊道:“口渴!口渴!”急命侍女沏茶伺候。悟空灵机一动,忙飞到茶叶之上。公主口渴得要命,也没细看,咕咚一口连茶带水就将悟空吞入了肚中。悟空在公主肚里,恢复了原形,又是顶头,又是踹脚,把公主疼得一阵阵惨叫。悟空高声叫喊:“老孙正在尊嫂的腹中玩要,看在牛大哥的面子上,还是尽快把扇子拿出来吧!”公主疼得在地上打滚,苦苦哀求道:“叔叔饶命,只要你出来,扇子随你拿去!”公主边说边叫人取来一把扇子,悟空在公主的喉咙口中看到后便现出了原身。他高声喊着:“谢借了!谢借了!”拿着扇子就飞回庄院去,找师父去了。


唐僧高兴地见到悟空借来了芭蕉宝扇,师徒四人告辞了庄园的老者,向火焰山走去。四人向西走了约四十里,渐渐觉得有些酷热难耐。八戒、沙僧直叫山路“烫脚”,连马也因地热不能停蹄,而越走越快了。悟空说道:“你们先停下,待我将火熄灭再走。”便拿着扇子,向火焰山前走去。他举扇奋力一扇,火势更旺,又一扇,那火忽地腾起千丈高。悟空急忙返身跑到唐僧面前,喊道:“快跑!火来了!”四人往东急退了二十里才停住。悟空将手中的扇子扔在地上,生气地说道:“这定是把假扇,我被那罗刹女骗了!”大家正在发愁,忽听有人叫道:“大圣不必烦恼,先吃些斋饭再说。”原来是本山的土地神,闻讯特前来给唐僧一行人送饭。悟空忙向土地神询问,如何才能借到真扇。土地神说:“大圣只要找到罗刹女的丈夫牛魔王,向他去借即可。”悟空追问牛魔王的去向,土地神说道:牛魔王两年前,新娶了万年狐王的女儿玉面公主为妾,现正住在积雷山摩云洞,离此地三十多里路。”悟空问明了情况,告辞了师父,纵身腾云向积雷山飞去。悟空来到积雷山,正在寻找摩云洞,忽见一美貌女子迎面走来。悟空上前打过招呼,自称是铁扇公主派来找牛魔王的,但不知摩云洞在何处。


那女子一听铁扇公主的名字,便破口骂了起来,说:“这贱人好不知足,自牛魔王娶了我,她却总派人来请大王回云翠山。”悟空故意举棒骂道:“你这泼妇,敢骂我家铁扇公主!”那玉面公主吓得扭头就跑,悟空直追到了摩云洞前。牛魔王听玉面公主说外面有个雷公嘴的和尚来找他,还举棒子追赶自己的爱妾,便气冲冲地手提浑铁棒,来到洞外。牛魔王一见是孙悟空,气愤地说道:“你这猴头,前者你害了我儿,今又来追赶我的爱妾,是何道理?”悟空忙向他赔礼道歉,说:“不知道是二嫂嫂,无意中惊吓了她,还请大哥原谅!”又将护送唐僧西天取经,要过火焰山,需要借芭蕉扇的事情说了一遍。牛魔王一听,更加气愤,骂道:“一定是你欺负了我那山妻,没借到真扇,才来求我,咱们正好旧恨新仇一起来算,先吃我一棒!”悟空只得举棒相迎,两人大战了百十回合,不见胜负。正当激战的时候,山峰上有人向牛魔王喊道:“牛爷爷,我家大王请你速去赴宴!”牛魔王立刻收住浑铁棒,说道:“龙王做寿,请我赴宴,等我回来,再与你计较!”说罢,回洞跨上“避水金睛兽”驾云向西北而去。悟空悄悄在后面跟着,见牛魔王钻进了“乱石山碧波潭”。悟空心生一计,变成牛魔王的模样,骑上他拴在龙宫前的避水兽,直奔芭蕉洞而去。罗刹女不辨真假,见到久别两年的丈夫回来,十分高兴,忙备酒为大王洗尘。酒过半酣,罗刹女略显醉意,露出妩媚娇柔的样子,倒在“牛魔王”的怀中,将自己如何用假扇骗过孙悟空的事情讲了一遍。悟空关心地问道:“可要把那真扇藏好!”罗刹女得意地吐出一柄杏叶大小的扇子递给悟空。悟空又问清将扇子变大的口诀,将扇子往嘴里一放,一抹脸,现了本相,跳出了芭蕉洞外。罗刹女又惊又羞,跌倒在地,大叫:“气死我了!”
悟空得了芭焦扇,高兴地念起了口诀,那宝扇果然变成一把一丈二尺的大扇。悟空突然想到不曾问明让宝扇变小的口诀,只好扛着大扇向火焰山走去。


再说那牛魔王散了宴席,却找不见避水金睛兽,料定是悟空骑走,骗铁扇公主去了。他急忙赶到芭蕉洞,正看到罗刹女在大骂孙悟空,牛魔王安慰了公主几句,便拿起公主的宝剑,向火焰山追去。不多时,牛魔王就追上了悟空。他摇身变成八戒的样子,老远就喊,“猴哥慢走! 师父让我来找你呢!”悟空也没细看,就把得扇的经过和“八戒”说了二遍。牛魔王假借替悟空扛扇,说:“哥哥累了,让小弟扛扛吧!”牛魔王从悟空手中接过芭蕉扇,口念秘诀,把宝扇变回杏叶大小,现回本相,骂道:“你这猢狲,认得我吗?”悟空气得取棒便打,牛魔王挥剑招架。两人正斗得难解难分,八戒和沙僧也赶了过来助战。八戒边打边骂:“你这畜牲,竟敢变成你祖宗的模样,骗我师兄!”举耙向牛魔王乱砍。牛魔王眼见招架不住,就退回到积雷山,与玉面公主和山中的众妖一起合力,杀了八戒—个措手不及,八戒拖耙败走,悟空也跳上了云头。
牛魔王得胜归洞,闭门不出。悟空、八戒在土地神的激将下,又重抖精神,米到摩云洞前,乒乒乓乓将洞门打得粉碎。牛魔王再次提棍杀出,迎战了一阵,牛魔王要收兵回洞,却被土地、阴兵拦住去路。他摇身变成一只天鹅飞向天空,悟空也变成了一只鹰雕,去啄天鹅的眼睛;牛魔王又变成一只白鹤,长唳一声,向南飞去,悟空急变成一只鸟王丹凤,高鸣一声,吓得白鹤飞下山崖;牛魔王一抖翅膀,化作了一只香獐,在崖边吃草,悟空早已看出,变作一只饿虎,直扑了过去;牛魔王慌忙现了原形,变成一头高有千丈的大白牛,悟空也变回本相,摇身成了—个顶天立地的孙大圣。两人你来我往,施展着各自的七十二般变化,惊动了天庭,李天王奉如来玉帝的旨意,率哪吒等天神来助战,将牛魔王团团围住。哪吒变成了三头六臂,跳到牛魔王的背上,把火轮挂在了牛角上,烧得牛魔王嗷嗷直叫。李天王用照妖镜将牛魔王照住,不得动弹。牛魔王只好求道,“饶我一命,我愿皈依佛门!”悟空、八戒等有人,牵着牛魔王来到芭蕉洞前,牛魔王高声叫道:“夫人,快拿芭蕉扇来,救我一命!”铁扇公主忙将宝扇献出,并告诉悟空只要连扇四十七下,那火焰山的火,就可永久熄火。


悟空拿着宝扇,对着火焰山连扇了四十七下,顿时火灭风起,大雨倾盆。悟空将扇子归还给罗刹女,她从此在山中隐姓修行。众天神将牛魔王带回天上复命,唐僧则带领三徒弟继续赶路,到西天取经去了。

154.比丘国 (肖梅)

00:00
07:42

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路过比丘国,发现这里家家门前都悬挂着鹅笼,笼中各蹲坐个男童。天色渐晚,心存疑惑的师徒投宿在城中金亭馆驿。吃完晚饭,唐僧向驿丞打听鹅笼的事情,驿丞悄悄地把事情的缘由讲了出来。原来三年前,比丘国来了一位道人装扮的老者,携带了一位形容娇俊、貌若天仙的妙龄女子。老者将女子献给比丘国王,国王一见倾心,封那女子为美后,封老者为国丈。国王自从有了美后,日夜贪欢,不理朝政,不到三年就搞得神疲体瘦,饮食少进。太医用尽良方,也不见疗效。那国丈又向国王献上一个医病延寿的“秘方”,昏庸的国王听信妖言,竟要用一千多个男童的心肝做药引并为此传下圣旨,命百姓挑选男童装入鹅笼,并在笼上覆盖五色彩缎遮幔,挂于门首,听候使用。
听罢驿丞的这番话,唐僧浑身骨软筋麻,止不住泪坠腮边,连声叫道:“昏君、留君!为贪恋美色,弄出病来,还听信妖言,要伤及这许多孩童的性命!”为搭救孩重,悟空将本地的城隍、土地神唤出,请诸神将城内鹅笼移到城外藏好。次日,唐僧前往王宫换取了通关文书。国王听闻全城的鹅笼头一天夜里突然消失的报告又惊又恼。那国丈向国王说道:“陛下不必烦恼,我看这东土和尚是个十世修行的童男子,用他的心肝煎药比男童的强上百倍。”治病心切的国王立刻下令包围了唐僧下榻的馆驿。早有准奋的悟空扮成唐僧的模样来到王宫,当场揭露了国丈的真相,气急败坏的国丈与变回原形的孙悟空打了二十个回合就败下阵来,他落入后宫,带上美后,化作一道寒光遁入城南的荒野之中。
文武百官见国丈原来是妖怪,忙下跪感谢悟空,三四个太监扶着吓得半死的昏王从后殿走出。悟空对昏王说道:“我是唐僧的徒弟孙悟空,因你听信妖言,要用我师父的心肝下药,我才变成师父的模样前来降妖。”国王听罢,浑身打战,跪地乞求悟空饶恕并传旨请唐僧师徒上殿。国王亲自搀扶唐僧坐定,悟空追问国王那假国丈和美后的来历,惊恐羞愧的国王答道:“他们来时只说是住在城南柳林坡清华庄上。”悟空和八戒来到城南七十里的柳林坡,只见一望无际的杨柳林,不见什么村庄。悟空念咒将土地唤出问路,土地道:“此地只有清华洞,没有清华庄,由此向前,在一棵九叉老杨树下,左转三圈,右转三圈,双手拍树,连叫三声'开门’,洞口便会自开。”悟空、八戒按土地所言,果然找到了那妖怪的藏身处清华洞。

悟空闯入洞中,只见那老妖正惊魂未定地对一年轻女子说:“等了三年,刚要把小孩心肝吃到口,却被那该死的孙猴子给搅了。”悟空举棒吼道:“好个老妖,吃俺老孙一棒!”老妖慌忙举起蟠龙拐杖迎战,守在洞口的八戒也上前举耙助战,那老妖见势不妙,化道寒光向东逃去,悟空和八戒驾云直追了过去。突然,前方祥光缥缈,南极仙翁从云中闪出。悟空问道:“寿星兄哪里来?”八戒也急问:“肉头老儿,你可遇见老妖了?”仙翁笑道:“请二位饶了他性命,此妖原是我的白鹿坐骑,三天前乘我下棋,偷了我的拐杖来此作怪。”那老妖现出本相,躲在仙翁身后瑟瑟友抖。悟空回到清华洞,一棒将那女怪打得现了原形,原来是一只白面狐狸。
南极寿星同悟空、八戒一起来到比丘国,见了国王。悟空指着白鹿和狐狸道:“这是你的国丈,那是你的美后!”国王羞愧得无地自容,连连道谢:“我替全国的百姓拜谢神僧救了我一国的孩童。”他命光禄寺大摆素筵,酬谢寿星与唐僧师徒。席罢,寿星跨上白鹿腾云离去,悟空唤城隍、土地诸神将鹅笼搬回。全城的百姓欢呼雀跃,涌上街头。众人抬上八戒,扛着沙僧,拥着悟空,更把唐僧高高举起。全比丘国家家塑像画图,户户敬立牌位,感谢神僧除妖救子的大恩。
《提示》
在以往长廊画故事书中,对上面的两幅图均有不同的解读。第一幅图被视为“龙宫借宝图”第二幅图被解释为“通天河”或“黄风岭遇仙”。对此作者一直存疑,一些细心读者也曾提出不同的看法。在此修订版中,本书参照《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和相关绘画作品,将上面两图解释为“比丘国'的故事。

156.取经归来(肖梅)

00:00
07:45

唐僧师徒,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佛祖圣地西天灵山。四人来到雷音寺殿前,拜了如来佛祖,献上了通关文牒。如来看后,命阿难、伽叶二尊者领着四人去藏经珍楼取得了五千零四十八卷真经。如来佛祖令“降龙”、“伏虎”二罗汉敲响云磬,召集灵山的众佛、圣僧来开传经大会。会上奏起了仙乐天音,各位尊者齐聚大殿,如来说道:“东土圣僧取得真经流传在唐,功德不可称量。此经宝之!重之!不可轻慢!”唐僧等在一旁合掌躬身,再三叩拜谢恩。传经大会散后,唐僧一行告辞离去。观音禀报佛祖:“弟子当年领取金旨到东土寻找取经之人,今已功成,历经十四年,共计五千零四十日,还少八日才合藏数。”如来遂命八大金刚在八日内,送四位圣僧回东土,把真经送回大唐,然后再引圣僧回返灵山,以完成一藏之数。唐僧四人刚刚随着八大金刚驾云东去,观音却又发现此次唐僧西天取经,共历八十难,离佛门九九归真,还差了一难,就急命一位揭谛赶上金刚,再生一难。那揭谛领命飞云赶上了八大金刚,附耳低语,如此这般。金刚立刻按下云头,将四人放到了通天河西岸。
师徒四人从云头落地,正惊恐不安地在河边商量如何渡河,忽听有叫声道:“唐圣僧,这里来!”抬头看时,原来是几年前送他们过河的那个老鼋,已在河边等候多年,要送四人返回东岸。师徒四人高兴地牵着马,上了老鼋背,向东岸驶去。眼看要到东岸时,老鼋突然向唐僧问道:“当年我托你向如来佛祖询问我何时能修成人身,不知问了没有?”唐僧在灵山专心拜佛取经,却把此事忘记,又不会说谎,只好默不作声。老鼋动怒,一头钻到水下,四人连马带经都落入水中。幸亏唐僧脱了凡胎,没有沉底,八戒、沙僧和白龙马熟知水性。悟空更是神通广大,众人一起帮助师父登上了东岸。立足未稳,又是一阵狂风,刮得天昏地暗,电闪雷鸣。飞沙走石,吓得唐僧连忙按住了经包,悟空抡起了金箍棒,左右护持。原来是些阴魔作怪,欲夺真经。四人劳累了一夜,终于保住了佛经。次日早晨,风停雷止,云去雾散,艳阳高照,他们打开经包,在一块大石头上晾晒经书衣物。 一位渔民在河边发现了唐僧师徒,忙唤来陈家庄的陈澄等人。陈澄一家人,不忘旧恩,将四人请回家中用斋休息,全庄的百姓也闻讯前来献果献斋,感谢他们当年为民除害的功德。四师徒怕耽误了送经的大事,趁夜深人静的时候,悄悄地离开了陈家庄,向东赶路。不多时,只听得半空有八大金刚的喊声:“逃走的,跟我来”,唐僧等随着阵阵香风,飘浮在云头,不到一日,就降临到长安。唐太宗李世民自贞观初年送唐僧西去取经后,又在西关外建了接经楼,每年都要登楼西望,期盼唐僧早日取经归来。这一天,太宗又亲临楼上,忽见西方满天瑞霭,阵阵香风,一朵祥云飘然落地,走来了唐僧师徒。太宗忙下楼迎接,唐僧率弟子跪地拜见,交还了通关文牒。太宗大喜,在光禄寺大摆筵席,庆贺御弟唐僧功德圆满,取回了真经。次日早朝,太宗口占《圣教经》一篇,又命在雁塔寺搭台,让唐僧诵经。唐僧和百官手捧真经,正要登台诵经时,八大金刚忽在天空现身,让唐僧师徒四人连同白马,速返西天受封。太宗又另选高僧,诵念大藏真经,并誊录经文,传播天下。唐僧四人在规定的天数内,重返灵山,拜见如来佛祖。如来聚齐灵山诸圣,封唐僧为“旃( zhan )檀功德佛”,悟空为“斗战胜佛”,八戒为“净坛使者”,沙僧为“金身罗汉,白龙马为“八部天龙”。八戒开口叫道:“他们都成了佛,如何让我做个净坛使者?”如来笑道:“因你口壮身慵,食肠宽大,天下四大部洲信奉本教的,都要做佛事,由你来净坛,是个受用的品级,如何不好?”八戒这才不语,与师父、悟空、沙僧叩头谢恩。白马也复为龙身,盘绕在山门的华表之上。

171. 穆桂英招亲(沐歌)

172.穆桂英挂帅(志宏)

杨宗保和穆桂英在山寨成亲后,知道自己擅自上山,私订终身,违反了军纪,虽然找到了降龙木,但父帅也一定会治罪于他。于是,宗保和桂英商定,自己和孟良先下山将情况禀告父帅,让桂英尽快将寨中的事情安排好,带着降龙木,随后下山去见杨元帅,争取二人共同带兵破除辽军的天门阵,以求得父帅的宽恕。
宗保和孟良刚回到宋营,杨延昭就怒气冲冲地对宗保说道:“你擅离职守,又私自阵前定亲,二罪归一,按军法要在辕门处斩!”说罢,就令刀斧手将宗保绑了,推出辕门,待午时斩首示众。孟良着急地解释道:“小将军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得到降龙木,成亲一事,是由我做媒担保的,要处罚也该处罚我,与宗保无关!”此时,八贤王和老太君也闻讯前来为宗保求情,可执法如山的杨延昭说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我如果这次宽恕了自己的儿子,以后何以服众?”正当众人相持不下的时候,穆桂英赶到了宋军大营。她直闯中军大帐,拜见了杨元帅,当场献出降龙木,并向众人表明了自己要同宗保一同攻破天门阵,以为国立功的决心,并恳求父帅宽恕宗保。杨六郎看到眼前这位心直口快、才貌双全的穆桂英立誓要破辽军天门阵,心中暗暗高兴。为进一步试探桂英的决心,他板着脸说:“你可真能破除敌阵?”桂英斩钉截铁地答道:“军中无戏言!我自幼跟随骊山老母习兵练武,不仅掌握了刀法、枪术,而且熟知各种阵法,莫说一个天门阵,就是再多的阵法,也定能踏平敌阵,为国立功!”佘太君满心欢喜地看着自己的孙媳妇说道:“以我这老眼来看,这孩子准行!”八贤王也连连点头示同。次日,宋军大营中举行了一个隆重的挂帅仪式。八贤王亲自将三关帅印交给了穆桂英,并命杨延昭为军师,宗保为副帅协助穆桂英破敌。
穆桂英飞步上了点将台,亲自点兵布阵,调动军力。这位年轻的女帅指挥有方,连破辽军的白虎阵、青龙阵、玄武阵、鬼魂阵等数阵,最终大破天门阵,击退了猖狂一时的辽军。本图描绘的就是当年穆桂英站在点将台上,亲自点将出征的场景。
172.初战西夏王(肖梅)
00:00
05:04

173.纵马寻栈道(田园)
00:00
04:45

西夏王王文被杨七娘杀得招架不住,领军逃回了山寨。他没想到杨门女将竟然如此厉害,心中闷闷不乐。军师魏古进帐献计:“我军可凭飞龙山天险固守不出,宋军必然急躁。那时,我军可引诱杨文广出阵,将他引入葫芦谷迷阵,再以此要挟穆桂英,为救儿子的性命献出边关,如此可保西夏不战而胜。”王文听后,连夸好计。以后一连十几天,西复军高挂免战牌,躲在大营不出战。佘太君和穆桂英心生疑虑,登楼瞭望敌情。两人望见飞龙山险要的地形,商量着设法找到通往敌营后方的葫芦谷栈道,以便派兵包抄敌营后路,出奇制胜。
回到军帐,穆桂英又详细询问了前次宗保探谷的经过。宗保的马童张彪回忆道,“葫芦谷山势险峻,烟雾弥漫,谷中小路崎岖,干回百转,十分容易迷路。宗保元帅是在一位采药老人的指引下,才找到了那条可直通飞龙山的栈退。可任米的路上,不幸遭遇埋伏,中箭身亡。'佘太君听后,安慰穆桂英道:“宗保儿虽然未能实现抄敌后路的计划,就为国捐躯了,但他已探明了葫芦谷栈道,立下了大功!”穆桂英当即要求亲率一支人马,再闯迷谷,从栈道包抄西夏军营的后路,完成宗保未实现的计划,太君点头同音
此时,王文派人来宋营下了战书,扬言要约杨文广去葫芦谷口决战。穆桂英决定将计就计,派文广前去迎敌,从而能率军深入葫芦谷,并让马童张彪带着白龙马一同前去。一切准备就绪,文广跨马出营,直奔葫芦谷。西夏兵边战边退,将文广引人深谷之中,穆桂英也乘机率军进谷增援。穆桂英进谷之后,命孟、焦二将领兵把住谷口,防止王广军追击;自己率人马和文广会合,由张彪引路,去寻找那条栈道。这时,天色已近黄昏,风寒透骨,宋军在山谷里披荆斩棘,艰难地前进,于三更时分来到了东南山麓。望着山谷中的茫茫迷雾,穆桂英命军士们下马四处寻找栈道,天色微明,栈道还是没找到,正当众人万分焦急的时候,那匹白龙马忽然昂首长嘶,桂英心里一动,莫非是老马识途,认出了原来的道路?她忙让文广骑上白龙马,放开缰绳,任凭它在前面驰骋,自己带大队在后面紧紧跟随。白龙马翻山越岭,来到一个山头,就停步不前了。
提示
本图曾被描述为“杨文广出山”。经查证有关书籍,此图描绘的应是“杨文广纵马寻栈道的故事。

174. 寻访采药人(木兰)

00:00
06:06

穆桂英、杨文广率领宋军连夜在葫芦谷寻找栈道。文广骑着白龙马翻山越岭,来到一座山头,马童张彪认出这里就是宗保元帅下马步行寻栈道的坤方,大家纷纷下马开始在山谷中寻找栈道的线索。此时天色已亮,七娘突然看见山坡上有位采药的老人,心想:“宗保元帅不就在一位采药老人的帮助下,才找到栈道的吗?”七娘马上将情况告诉了桂英。桂英忙走上前去,向老人问话。可老人却指着耳朵和嘴巴,示意自己是个聋哑人。桂英大失所望。马童张彪牵着白龙马赶了过来,他老远就和老人打了招呼。原来那日给宗保带路的采药者,正是这位老人。刚才老人是怕西夏兵,不想惹是生非,才装聋作哑,现在一见到张彪,知道是杨家将来了,马上开口说起话来。老人听张彪说上次来探路的宗保元帅已经壮烈牺牲,不禁老泪纵横。他自告自告奋勇地要再次给宋军带路。穆桂英带着大队人马,在采药老人的指引下,又翻越了一座高峰,果然绕到了飞龙山的后面,此时,太阳已经高高地爬上了山岭,葫芦谷中的迷雾渐渐散去。穆桂英指挥宋军在西夏大营的背后悄悄地埋伏下来,只等夜晚到来,放火给出信号,和谷外的宋军两面夹击敌营。
这天,西夏再次派来了使者下了战书,威胁佘太君立刻献出边关,否则就要放火烧谷,全歼里面的宋军。佘太君胸有成竹地将西夏的战书撕得粉碎,怒斥来使,叫他转告西夏王快快投降,不然就要率领宋军直捣飞龙山,踏平西夏军的大营。西夏信使刚走不久,远处突然火光冲天,照红了天空。老太君兴奋地指着火光说:“这大火是从敌营后面烧起的,这是桂英成功地找到了葫芦谷栈道,开始从敌营后面奇袭敌军的信号!”宋军顿时欢呼雀跃,群情激奋。佘太君立即传令众将,开关出战,从正面猛攻敌营。

175. 勇退西夏兵(木兰)


西夏王王文听到信使转达佘太君的强硬回话,恼羞成怒,正要放火烧谷,忽然飞龙山后营大火冲天,杀声阵阵,宋军如同天兵天将一股,从飞龙山后面冲进了西夏大营。营中的西夏兵毫无准备,不战自乱,四处逃命。守在葫芦口的益、焦二将也趁势杀出,宋军的三路人马形成合力,一同向飞龙山的敌营猛攻。
王文匆忙领兵抵抗,无奈兵败如山倒,眼见大势已去,王文只得骑马向营外逃走,穆桂英和杨文广紧追不舍。文广奋勇当先,一枪刺中了王文的战马。受惊的马驮着王文在原地转圈,穆桂英冲上前,举枪刺中了王文的心窝,结果了他的性命。宋军大获全胜收兵,包拯和张英迎出关外,庆贺杨门女将又为国立下大功。宋军休息三日,凯旋班师回京。一路上,百姓们沿路欢迎,争看杨门女将的风采,盛赞巾帼英雄的功勋。经过这次战役,西夏主力遭到重创,再也不敢与宋朝为敌,宋朝北部边关又恢复了往日的安宁。
【提示】
此画曾被描述为“勇战殷奇”。经考证,此图描绘的应是“穆桂英勇退西夏兵”,取材于京剧《杨门女将》。

更新于 03-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