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外出时,一般会有两辆苏联所赠的吉姆牌黑色轿车一起出行。毛泽东乘坐在后面一辆,车里总是坐4个人,他们的座位也是固定的:前排左面是司机周西林,右面是机要秘书高智,后排左面是卫士长李银桥,右面则是毛泽东。 前面那辆吉姆牌轿车,坐着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王敬先、王荫清等。他们行车时一直注视着后面那辆毛泽东座车的动向,如果后面的车一下子停了,前面的车也马上停住。 有一次,毛泽东去看展览会,看罢,两辆吉姆车一前一后,行进在北京的街道上。当车子行驶到阜成门外时,毛泽东忽地说了句:“我饿了。” 坐在前排右座的高智马上听见了,转过脸对 毛泽东说道:“主席,我们一回到家里,什么事也不干就吃饭。” “不。”毛泽东一边抽烟,一边说道,“我要去饭馆吃!” 高智以为自己听错了,问了一句:“去饭馆?” 毛泽东清楚地回答了两个字:“饭馆!” 这下子,高智着急了,因为毛泽东平常从不在饭馆吃饭。有时在大饭店里宴请外宾,那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安全、保卫工作都作了周密的安排。眼下毛泽东要下饭馆,高智毫无思想准备,可他又必须按照毛泽东的指示去办。 高智是陕西人,他平时在机关食堂吃饭,对于北京的饭馆并不熟悉。他只在外面吃过一回“担担面”,那是因为他不知道担担面是什么滋味,心中好奇。不过,高智倒有急智,忽地记起前些日子听公安部长罗瑞卿说起,曾在新街口吃过一回“羊肉泡馍”,据说那饭馆还不错。 “羊肉泡馍”是陕北风味小吃,是把馍(火烧)掰碎,用羊肉煮泡。高智是陕北人,所以记住了罗瑞卿所说的羊肉泡馍饭馆。于是,他便对毛泽东说:“去吃羊肉泡馍,好不好?” “行!”毛泽东一口答应。毛泽东也曾在陕北久住,喜欢这种陕北风味小吃。 “老周,停一下。”高智对司机说道。司机把车速减慢,稳稳地靠在路边。前面的那辆吉姆,也立即停了下来。高智告诉前面车里的卫士,先去新街口那饭馆打前站,并找一个安全的停车点,过一会儿毛泽东的车就来。 接着,毛泽东的座车在路边停了些时候,没多久,车重新启动,驶往新街口。高智心情异常紧张,担心毛泽东的安全,因为那是一家普通的饭馆,事先没有布置过安全保卫工作。 到了新街口,打前站的卫士们已在那家饭馆里了。高智和李银桥陪着毛泽东进了饭馆,见里面有一间雅座,当即走了进去。里面正好有一张桌子,毛泽东、高智、李银桥、王敬先坐了下来。卫士和司机机灵地在雅座门口的一张桌子四周坐了下来。幸好,没人发现毛泽东。 高智向店主要了八碗羊肉泡馍,每人一碗。羊肉一片片很嫩,毛泽东吃得很香。吃得差不多时,高智前去结帐,总共6元3角。可高智一摸口袋,身边没有那么多钱,而且他知道,毛泽东身边是不带钱的。几个人把身上带的钱凑一凑,也凑不足6元3角。 高智只得向店主打招呼,说是临时决定在外吃饭,身边没带钱,明日一早一定送来。店主大抵看出来人都是干部模样,规规矩矩,也就连连说:“不要紧,不要紧,明天送来就行。” 这时,毛泽东吃罢,走出了雅座,立即被人认出。“原来是毛主席!”店主兴高采烈。饭馆里的顾客们也纷纷鼓掌,毛泽东向大家点头招手,出了门。这时,司机老周已把轿车开到饭馆门口,让毛泽东上了车。 车子驶入中南海,高智那忐忑不安的心才算踏实了。翌日一早,高智踩着一辆菲力浦牌自行车,从中南海来到新街口,把6元3角钱送到那店主手中。 店主不肯收,说是毛主席前来吃羊肉泡馍,是他们饭馆的无尚光荣,怎么可以收钱呢?高智无论如何留下了钱,这才骑车回了中南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