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绝大多数人眼中,毛主席高大伟岸,带领中国共产党解放了全中国,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体两面的。 毛主席给人留下这些印象,是因为我们看到的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是这样的形象。但在生活中,毛主席也是一个普通人,也是一个热爱生活、关心他人、十分接地气的人。 ![]() 毛主席 机要秘书高智,曾经在毛主席身边工作十余年。在他眼中,毛主席是一位慈祥、和蔼可亲、关爱他人的长者,是一个性情中人。 生活中的毛主席很阳光、很平易近人,甚至很“可爱”,他的作息时间、饮食习惯乃至与人交谈的话题,无不透露着他的这些特点。 高智秘书已经于几年前去世,但是他留下来的关于毛主席的宝贵回忆,随着岁月的流逝仍然在继续闪光,令人读来十分动容...... ![]() 毛主席 爱吃辣椒更爱吃陕北菜,只因在延安居住了13年民以食为天,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毛主席虽然明白这一道理,可是在吃上面,他偏偏不是特别讲究。 身为湖南人的他嗜辣如命,每顿饭必吃辣椒,还曾经说过“不能吃辣椒的革命者是不纯粹的革命者”,各种影视剧里面也都出现过毛主席生吃辣椒的画面。生吃辣椒对人体具有较强刺激作用,但毛主席却乐此不疲。 不过,毛主席对陕北地区的食物同样情有独钟。 毕竟,自从红军长征胜利会师后,毛主席与党中央在延安一扎根就是十三年,他早就熟悉并爱上了陕北风味的美食。 这一点,身为陕西人的高智深有体会。 ![]() 红军时期的毛主席 有一次,毛主席跟他交谈的时候说:“我在延安可是住了13年啊!陕北的人民好,吃的也好,我还是要回去看看,再吃吃那里的小米,沿着黄河走一走...” 要知道,毛主席可是党中央的领导核心,但在延安期间,他最喜欢吃的却还是延安的小米,而且一直对此念念不忘。 抗战以及解放战争时期,陕北的物质基础较为匮乏,为了能让大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党中央在延安开展的大生产活动,毛主席带领所有的领导干部与乡亲们一同下地耕种,白天劳作傍晚办公,和乡亲们一同吃饭,跟大家打成一片。 网络上还曾经流传过一篇关于毛主席饮食的帖子,还特别提及了1961年4月给毛主席订做的一份西餐菜单。 但根据考证,这份菜单并非是给毛主席单人订做,而是一份单纯的菜谱,也就是菜品大全。毛主席自己也说过:“西餐我是吃不惯的,还是吃中餐合我胃口。” ![]() 毛主席 湖南的辣椒,陕北的小米,这些才是毛主席饮食方面的最爱。 当然,在陕北呆久了,自然会对当地一些特色食品较为熟悉。泡馍作为陕西名吃,知名度非常高,也受到了很多领导人的青睐。 毛主席平常自己虽然不怎么吃泡馍,可有时候会跟身边的人聊一聊陕北的美食,少不了会提到泡馍。 高智本人就是陕西人,对于泡馍有着非常特殊的感情,听到毛主席跟他聊这些,自然是格外亲切。 只不过高智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跟毛主席一同下馆子去吃泡馍。 ![]() 泡馍 突发奇想下馆子,询问大家的工资如何在建国初期,北京的西安饭馆并不算多,很多中央领导在延安呆的时间很久,对于陕西美食非常怀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陕西实业家王铭轩亲自筹划组织,从西安的清真老字号“同盛祥”选调了20多名技术员工和几名泡馍技师前往北京,打算把老字号同盛祥的分店开到北京去。 在王铭轩的安排下,北京的西安饭馆地点选在了新街口,离中南海不远。王铭轩本人亲自任总经理,督办西安饭馆的筹备工作。 1954年10月,也就是建国五周年后不久,西安饭馆正式开业,经营的品种很多,以陕西美食为主,比如羊肉饼、拉面、清真风味炒菜等陕西传统食物。当然,也少不了泡馍,而且泡馍还是被当做店内特色菜向客人们隆重推荐的。 ![]() 毛主席 毛主席由于日常公务繁忙,不一定清楚这家餐厅的存在。但作为陕西人的高智,对此是非常清楚的。 1955年5月的一天,高智随同毛主席去北京西郊参加一个会议。乘车返回中南海途中,毛主席突然跟高智说:“我肚子饿了,想吃饭。” 高智有点意外。由于按照行程安排,中南海已经为毛主席准备了餐食,他们的车也已经到了阜成门外。于是他安慰主席说:“主席,咱们马上就进城了,咱们回到家,别的什么都不做,先吃饭!” 不料,也许是因为会议时间比较长,让毛主席饿得实在受不了了,他拒绝了高智的提议。“不!” 毛主席一边吸着烟,一边说:“找一个饭馆,我们到饭馆去吃。” ![]() 毛主席 高智心想,也许是毛主席想要体验一下百姓的生活,看看北京城里的饭馆水平如何。而毛主席曾经跟他聊过陕西美食,西安饭馆就在新街口,离他们当时经过的地方不远,于是他打算顺势把西安饭馆“安利”给毛主席: “主席,听说新街口有一家陕西羊肉泡馍馆子,我们就去吃羊肉泡馍吧!” “好,好!”毛主席一边抽烟一边笑着说。司机改变路程,直奔新街口的西安饭馆。 说起来,这还是高智第一次跟毛主席一同下馆子吃饭,机会难得。毛主席也说过自己想吃陕北菜,西安饭馆当然是个好的选择。 毛主席出行一直比较低调,他不想被群众认出来,从而导致交通拥堵)。 ![]() 剧照 警卫工作要确保毛主席外出的安全,但是毛主席坚持主张决不能打扰市民的正常用餐秩序,这就需要准备工作做得细致一些。 高智跟警卫员说:“一定不能把吃饭的群众撵走,主席不喜欢这么做,然后找个适当的地点停车,我们一起去饭馆。” 随后,高智与警卫员安排毛主席从后门进入西安饭馆,并在一间用木板隔开的小间里用餐。 一进去,就闻见一股香喷喷的羊肉味,这似曾相识的味道让毛主席露出了笑容,也让高智回忆起来了家乡的味道。 ![]() 毛主席与高智 不过,就像毛主席突然想下馆子吃饭一样,毛主席在席间也突然问起来高智:“你们现在工资多少了?” 高智几乎想都没想就率先回答道:“100块左右”。 毛主席听后,深吸了一口烟,然后若有所思地说:“不少啦,现在的老百姓根本还达不到这个水平......” 50年代中期的100块钱,一个月可以养活七八口人,毛主席又挂记起了那些穷苦的、吃不上饭的老百姓们。 不一会,羊肉泡馍就端了上来。到底是陕西老板开的店,上菜十分正宗讲究:羊肉被切成薄薄的片,馍白嫩新鲜,还有几碟辣子、糖蒜、香菜等辅料,色香味俱全。 ![]() 建国初期的老百姓 尽管毛主席饿了,但当他见到泡馍端上来,看着自己面前的一整碗羊肉泡馍汤底,有些发愁地说:“我吃不了这么多,但是又不想浪费。” 高智见状,赶紧拿起筷子把毛主席那份的汤和馍分到了自己和李银桥的碗里。 看自己能吃得了且不会浪费,毛主席这才端起碗来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还问高智味道怎么样,正宗不正宗。 高智的评价相当高,他说自己在北京吃到的最正宗的泡馍,还简单介绍了这家店的情况,毛主席一边吃一边赞不绝口。 身边的警卫员李银桥、王敬先等人也吃得不亦乐乎,大家很少这样下馆子吃饭,更何况是陪同毛主席一起,就更为难得了。 ![]() 高智 带的钱不够,转天才把钱凑齐还账这顿饭吃得大家非常过瘾,特别是毛主席。他下了馆子,吃了老百姓的饭,走近了老百姓的生活,也见到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日渐提升。再加上自己也吃饱了,不像之前那样饿了,心情都一下子好了很多。 吃饱喝足,一行人准备要启程离开。高智去前台结账,对西安饭馆的招待表达了感谢。店里的服务员算帐后跟高智说:“总共是六元三角。” 高智连忙掏兜,一边笑着一边准备把账结了。然而,一边掏兜,他脸上的笑容也随之消失了。 自己兜里根本没带够钱! 这是一次意外之行,每次陪同毛主席因公出门,高智基本上是不带什么钱的,一来是不必要,二来则是毛主席号召大家节俭生活。所以,在下馆子结账的时候,高智这个毛主席的机要秘书,居然也面临着“囊中羞涩”的窘境。 ![]() 毛主席 钱不够,大家凑。高智回去找大家凑钱,也偏偏就这么不巧,李银桥、王敬先等人身上也没带着什么钱,几个人几乎把身上的所有口袋都翻遍了,也没把这6块多钱凑出来。 憋了个大红脸,高智只能去跟饭馆的服务员说:“对不起同志,我们是路上临时决定来这里吃饭的,没带够钱。明天上午一上班,我们就把钱送过来,您看行不行?” 饭店的同志一口答应:“没问题,你们走吧!” 高智连连给服务员道谢,一行人离开饭馆。 对于没带够钱这件事,毛主席并没有责怪任何人,他知道这顿饭是他自己临时想吃才来到这里的,大家平常忙于政务,需要自己花钱的地方不多,没带够钱是正常的,只要及时把钱给人家补上就可以。 第二天一上班,高智就独自骑着自行车给饭馆把饭钱送过去了,同时还给人连连道谢。 虽然这顿饭吃得有那么些尴尬,但是羊肉泡馍的浓汤和肉香,深深地印在了毛主席的脑海中。 ![]() 彭德怀 以至于后来,他又多次趁自己有时间的时候去西安饭馆吃泡馍,有一次还带着彭德怀元帅一起去吃,彭老总居然也爱上了羊肉泡馍的味道,对西安饭馆的泡馍赞不绝口。 而且这次与彭老总一同前去,还被群众认了出来,饭馆里的群众们都非常激动,喊着“毛主席来了”。 毛主席也与大家一一握手回应,随后对饭馆经理王铭轩说:“不要影响大家吃饭,也不要弄什么豪华大餐,我们只是路过这里吃完羊肉泡馍。” 既然是毛主席爱吃的,想必味道非常不错。自从这次开始,很多人都慕名前往西安饭馆,品尝羊肉泡馍。 一传十,十传百,羊肉泡馍一下子成为了北京的名吃,西安饭馆也成为了当时北京城里有名的餐馆。 其实,无论是吃羊肉泡馍,还是问高智他们的工资,毛主席做的这些事情目的只有一个:贴近大家的生活,了解群众的生活现状。 ![]() 高智等人 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了10年之后,高智服从陕西领导省委的安排,回到了家乡陕西工作,成为了省委政研室成为了一名普通的研究人员。 他回忆说,在毛主席身边的时候没有什么特殊感觉,但自从他离开中南海,对毛主席的思念就与日俱增,甚至多次萌生了后悔离开毛主席的想法。 “我真的应该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一辈子!但是,回到陕西工作,是为了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他跟我说,你们年轻人应该多去到乡下,去到艰苦的地方锻炼一下,不应该只满足于每个月能拿到100块钱工资。 作为党的干部,必须要深入人民,了解贫苦群众的生活,这样才能了解基层的现状,才能在工作中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 高智 毛主席还跟他说:“不管你到了什么地方,做什么工作,都要继续为我做点事情,有时间就回来看看我。” 高智谨遵教诲,多次抽出时间回来看望毛主席,陪他聊天,最长的一次谈话长达70分钟,毛主席虽然年事已高,依然跟高智无话不谈,毫无困倦之意。 回到陕西工作后,高智有时间就深入贫苦地区,了解当地百姓的生活现状,为大家尽可能地解决生活上的需求。 人民的日子过得更好,大家的幸福感越来越高,他每次跟毛主席汇报他与群众在一起情况的时候,毛主席就会非常开心,饶有兴致地听他说。 毛主席的心里装着人民,人民的心里自然也装着毛主席。 ![]() 高智年老时期 毛主席去世后,高智像是生了一场大病,心里空落落的。为了表达对伟人的思念,他参与了毛主席纪念堂修建工作,为纪念堂提供了很多毛主席的遗物,并且应媒体的邀请,撰写回忆毛主席生平的文章,在各大媒体上刊登。 其中,陕西省委机关刊物《共产党人》连载了一年他的文章,再加上其他媒体的约稿,高智也记不清楚,自己究竟写了多少篇纪念毛主席的文章。 但是,他依然记得毛主席叮嘱过他的话: “在延安的时候,我们打了两个仗,一个是抗日战争,一个是打蒋介石!没有陕北人民的支持,没有当地老百姓的帮助,我们打不赢这两场仗......”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一辈子要坚持做的事。” 参考资料[1]西部网.毛主席也爱吃同盛祥牛羊肉泡馍[N].人民网,2013-03-28. [2]陈银健.毛泽东饮食二三事[N].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9-12-06. [3]龙剑宇.毛泽东的饮食生活[N].文摘报,2013-10-26. [4]孙国林.毛泽东过生日的轶闻闻趣事[N].2009-07-16. [5]侯逸超.毛泽东秘书高智病逝 悔外调:不该离开主席[N].澎湃新闻网,2016-09-11. |
|
来自: 格林书屋 > 《首藏网络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