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思纪念——上坟

 开心一天abc 2022-03-18

20220317(静心而论1152):
         追思纪念——上坟
        上坟,俗称扫墓,是祭祀亡者的一种民间活动;各地各族具体时间不同,一般是在忌日、除夕、正月初三、正月十五、清明节、六月初一、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农历十月一日等一些传统重大节日(中秋除外),晚辈要准备祭祀用品(包括烟酒、馍、香、纸钱、鞭炮、花圈等),到已故族人坟前进行祭祀(也有家祭、遥祭等形式),以表示后辈人对他们的思念之情。
         我们当地较为普遍的祭祀方式,是到祖宗葬地(也就是在本村的坟地)举行,由家里的男人带领老婆孩子携祭品、香纸到坟前,摆放祭品、水酒,然后烧纸、焚香、奠酒、行礼,其间还压坟头纸、给祖先坟上添土,把经过一年的风吹雨打、周边长得杂树、野草除掉,最后在坟土上面加一些新土,使整个墓地看上去干净、整洁、清爽,以示家族人丁兴旺;近些年由于环境保护,政府严禁燃放烟花爆竹,把这一项也取消了。
         至于在哪一天举行这项祭祀活动,是族人传承不知道多少年的风俗习惯,每年到了家族法定的这一天,不管多远多忙的家人们,都要集中到老家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而参加的人员有讲究,是这一族的男人和老婆孩子们,结过婚出门在外的闺女们,这一天不允许回娘家参加;尤其是谁家有当年刚结婚的新娘,或者是新添的孙辈孩儿,就要特别重视,有专门的说法。参加上坟仪式的新人,就要在祖宗坟前挂白纸的同时加挂一点红纸(个别地方的风俗),意思是告诉祖宗家里有人结婚又添新人了;对于刚出生的孩子,则要把小孩子放在筛子(家里的一种农用物品)里边,两个大人抬着“筛一筛”,寓意孩子一生无病无灾,平安健康成长(我们这里有的风俗)。
       我娘家那边的上坟时间是2月2日,而老公家这边是2月15日,我也要遵照世俗沿袭下来的老规矩,在每年的2月15日这一天,雷打不动跟随老公回去参加他们家族的祭拜仪式。
       每年这个时候回老家之前,我们都要做大量准备工作,买好多供品,分成几份,公婆一份、爷爷奶奶一份,还有祖宗老坟那一份,一一进行祭拜。首先在老公爷爷奶奶坟上上香、挂坟头纸、添新土,烧纸钱,磕头跪拜;其次是祭祀公公婆婆,最后才到家族的老坟上参加仪式。
         对于他们家的已故族人中,与公公婆婆(排行老五)、大伯父、大伯母和三伯母他们几个生前有交集,别的人就没见过面;但他们都是我老公的亲人,我也会给他们一样的追思纪念;只是不懂得那么多的讲究,对那些习俗有些懵懂无知;像今天嫂子所说的供香煮鸡蛋一事儿,要把鸡蛋皮去掉,寓意下辈孩子会生双眼皮,我就将信将疑,只有配合她们,入乡随俗。
         祭拜完小坟(老公的近门已故亲人埋葬的地方),接着去参加祖坟的祭拜仪式,这里是他们家祖祖辈辈的亡人歇息的地方,后人比较多,好多都不认识,因为一年中只有这一天回老家去;同族中所有的人按辈份列队排成几排,鞠躬参拜老祖宗,祈求祖宗保佑后世子孙平安健康。
         此时的场景让我想起小时候在我们老家上坟的时候,大人都要一再交代要严肃,不能嬉戏玩闹,那样做显得对故去的亲人以示尊重;其实我们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进行的这些祭祀活动,都是以一颗真诚的心对逝去的族人一种纪念,缅怀逝者,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美德,传承家族文明昌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