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来聊聊左间隔支,又叫中间支。之前在“心电图九九八十一难之五胸导联的电传导、向量及解剖的关系”中,我们介绍过中间支产生的初始向量。没看过之五的朋友们可以先过看看,再来一起温习这一篇。 间隔支(中间支)从左束支主干、左前分支或左后分支发出,也有先天性缺如的。 它的形态和起源有较大的变异性。但其走行和支配的部位基本相同,沿室间隔向心尖部走行,它支配的是室间隔中部及左室前壁。 ![]() 图1:来源中国心律学 当间隔支激动时,产生从左至右的电激动,它激动范围较小,产生了小的从左到右的综合向量,在水平面朝向V1、V2导联,因此产生了一个小的向上r波;背离了V5、V6,因此产生了向下的q波。在肢体导联,它在I导联的投影也是一个向下的q波。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什么在肢体导联只对I导联有影响呢? 来看下图, ![]() 图2:来源百度及作者手绘 黄色的方形框是我们的额面,又叫垂直面(和地面垂直),我们的肢体导联的投影都是在该平面上。 黄色的圆形是我们的横断面,又叫水平面(和地面平行) ,我们的胸导联投影是在这个平面上。 I导联的角度是0度,因此它是肢体导联中唯一一个又可以投影在水平面上的导联。 一、左间隔支阻滞心电图产生的机制 ![]() 图3:来源百度及作者手绘 当间隔支发生阻滞时,首先会出现我们的初始向量发生改变,I、V5、V6导联的初始向量小的q波消失,V1、V2的初始向量小的向上的r波也消失。 最开始是左前分支和左后分支产生的电激动因其大小基本相等,方向相反,可以相互抵消。之后由浦肯野纤维激动了间隔支所支配的区域,即室间隔中部及左室前壁,产生了一个较大的向左前方的向量。 该向量(见上图浅蓝色箭头),只冲向V1、V2,所以在V1、V2导联上产生了一个向上的大R波。 而该向量和V5、V6导联的夹角还是<90度,所以,在V5、V6导联上也是一个向上的R波,但是要<RV2。 二、心电图特征 1、QRS波群形态改变:V1、V2导联R波增高,RV1或RV2≥RV6,V2的R/S>1。 I、V5、V6导联无q波或q波很小(<0.1mv) 2、QRS波群时间正常,电轴不偏。 ![]() 图4:作者手绘制作 三、临床意义 间隔支阻滞受干扰的因素特别多,目前对它的诊断有争议,它很少会出现单纯的间隔支阻滞,需除外右室肥大、后壁心梗、右束支阻滞及正常变异心电图。常见于冠心病、糖尿病等。心绞痛发作时出现的间隔支阻滞与前降支病变有关。 四、实践一下 ![]() 图5:来源临床心电图分析与诊断 1、分析:V1、V2导联R波增高,RV1或RV2≥RV6,V2的R/S>1。 1)I、V5、V6导联无q波 2)V1、V2导联R波增高 3)QRS波时间正常 4)电轴不偏 2、结论:左间隔支阻滞 参考资料:诊断学第九版、明明白白心电图、心电图10日速成、临床心电图分析与诊断、黄菀心电图学第六版、临床心电图全解、经典心电图图谱、中国心律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