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种治疗小儿遗尿的中药.pdf

 刘雁辉 2022-03-18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小儿遗尿的中药。
背景技术
小儿遗尿中医称“遗溺”,俗称“尿床”。是指患儿夜间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本病若长期不愈,可影响小儿的精神和生活。
本病病因有寒热之分,病机为肺、脾、肾三脏气化失常,膀胱失约而成。西医治疗本病疗效不显。近年来,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好、疗程短、治愈率高,能够有效地治疗小儿遗尿,且无毒副作用的中药。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治疗小儿遗尿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的组份组成:甘草12—15g、干姜6—9g、益智仁9—12g、覆盆子9—12g、菟丝子9—12g、鸡内金9—12g、山药9—12g、桑螵蛸6—9g、太子参9—12g、黄芪12—15g、乌药9—12g、小茴香6—9g。
本发明中药配制简单,成本低,药源广,使用方便,疗效快,治愈率高,无任何毒副作用。
本发明中药:甘草配干姜,辛甘化阳,以温中焦之阳。太子参甘平,黄芪甘温均归脾肺经,二者相配以补脾肺之气。山药甘平,归脾、肺、肾经,既补脾胃又益肺肾。鸡内金甘平,归脾、胃、肾经,既健脾消食又固精止遗。益智仁、覆盆子,性温,归肝、脾、肾经,能益肾,固精,缩尿。桑螵蛸,甘、咸、平,归肝、肾经,能补肾助阳,固精缩尿,为治遗尿之要药。小茴香、乌药,辛、温,能散中下焦之寒,且行气止痛。菟丝子,辛、甘、平,归肝、肾经,能补阳益阴,固精缩尿,明目止泻。诸药相配,益气健脾、温肾固摄,则遗尿自止。
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水煎服用,每付药煎两遍,共煎出150ml,早晚各服一半。经多年临床应用验证,能够有效地治疗小儿遗尿。临床应用总有效率90%,治愈率8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治疗小儿遗尿的中药,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的组份组成:甘草12—15g、干姜6—9g、益智仁9—12g、覆盆子9—12g、菟丝子9—12g、鸡内金9—12g、山药9—12g、桑螵蛸6—9g、太子参9—12g、黄芪12—15g、乌药9—12g、小茴香6—9g。
实施例2:一种治疗小儿遗尿的中药,其优选是:甘草15g、干姜9g、益智仁12g、覆盆子12g、菟丝子12g、鸡内金12g、山药12g、桑螵蛸9g、太子参12g、黄芪15g、乌药12g、小茴香9g。
一种治疗小儿遗尿的中药临床疗效总结:
一、一般资料:本发明的中药,多年来应用于临床,治疗数十例患儿,特别是虚寒型小儿遗尿,效果更好。大部分患儿为8—10岁,服药6天为一疗程,轻者一疗程即显效、两个疗程即愈,重者两疗程即显效,三疗程即愈。湿热型的患者不宜使用本方。
二、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本发明中药剂量为8—10岁患儿用量,临床应用时,可根据患儿体重及年龄增减药量。本中药水煎服,一日一剂,煎煮两遍。先用凉水将其浸泡1小时,第一遍煮沸后再文火煎30分钟,滤出药液约100ml,第二遍煮沸后再文火煎40—50分钟,滤出药液约100ml,两遍煎出的药液混合,早晚各服100ml,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及寒凉食物。
三、治疗效果,经临床观察50例患者中,治愈40例,好转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治愈率80%,好转10%,无效10%。
四、典型病例:
1、张XX,男,8岁,2008年1月就诊。其家长代述:患儿自幼到现在,一直经常尿床,每隔2—3天就有一次尿床。平素畏寒、怕冷、易患感冒。曾四处求治未见好转。查:患儿体质瘦弱,面色萎黄,舌淡苔卜白,脉沉迟。给予本发明中药服用一疗程,尿床次数减少,再复一疗程诸症消失痊愈。随访至今再未复发。
2、董XX,女,10岁,2008年5月就诊。患儿自幼到现在经常尿床每周有1—2次。伴有疲怠乏力、纳差、畏寒、怕冷。查:舌淡苔卜白,脉沉迟。给予本汤药服用一疗程,诸症消失痊愈。随访至今再未复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