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延安走笔 / 郑建岐(陕西)|| 丽春杯文学大赛

 清涟一荷 2022-03-18

《当代文学家·丽春卷》(当代文学出版社)火热征稿中!  

知名·专业·权威

丽春卷·2022·总第七期

(网纸同步)

原创·精品

丽春卷

丽春杯·老舍文学创新奖大赛征文启事

暨瑞冬杯大赛评选揭晓公告

(详情点击进入)


□ 美刊佳作 □

延安走笔
(散文)






文/ 郑建岐(陕西)

到延安看看,领略一下先辈用信仰和生命铺成的革命圣地,一直是我和妻子向往已久的梦想。

在夏日骄阳似火的一天,我们乘汽车从宝鸡出发,一路上贪婪地看着窗外的景色,只见延安沿途的道旁,山上都披着郁郁葱葱的绿装,这无疑是退耕还林、建设秀美山川的成果。从黄陵到洛川,公路两旁的苹果树挂满了果实,绚丽多姿。这里是我国著名的苹果基地。国道上奔驰着许多来来往往延安产的原油大罐车和天然气大罐车,我们的司机为了躲避这些车辆,一会方向往左打,一会往右打,人坐在车上随着方向的摆动,身子一会倒向左边,一会倒向右边。经过5个多小时的风尘颠簸,我们终于来到了仰慕已久的革命圣地——延安。

中午,我们匆忙用餐之后,冒着酷热的“桑拿”天,前往枣园、杨家岭、王家坪等革命旧址参观。途经延河桥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对面山顶那座巍峨的宝塔,她和延河交相辉映,犹如一座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宝塔山上,在我看来,她是永远记载昔日的硝烟和中国革命最艰苦岁月的标志……感慨之余,我们不知不觉来到了枣园。走进枣园,道路两旁昂首挺立着一株株高大的枣树梨树,既像气宇轩昂的卫兵,又像迎接远方贵客的礼兵。


据导游介绍,枣园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机关所在地,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遂改名为“延园”,现旧址大门石柱两侧尚有康生所书“延园”二字。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此居住期间,继续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开展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七大”,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领导全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团结、和平建国,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我们随着导游参观了枣园中央书记处小礼堂旧址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张闻天、彭德怀等老一辈领导的旧居和中央医务所、幸福渠等景点。最后,我们来到了“为人民服务”讲话台。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枣园后沟的西山脚下,出席了张思德烈士追悼大会,亲笔题写挽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并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讲话。“为人民服务”从此成为指引中国共产党人为革命奋斗不息的坚定信念和战无不胜的昂扬斗志。

参观完了枣园,我们又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王家坪革命旧址参观。王家坪位于宝塔区西北约4公里处,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这里是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司令部(后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部)的所在地。也是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叶剑英、王稼祥等领导同志和中央军委及八路军总部所属机关负责同志住过的地方。在这里,中央军委、八路军总部在这里领导解放区军民坚持了八年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王家坪革命旧址分为南北两院,南院为政治部,北院为司令部。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发表了《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等重要文章。朱德为七大起草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和撰写了《中国共产党与军事战争》《克服困难,向前迈进》等文章;在这里,伟大领袖毛泽东挥笔重新写下了他初到陕北时对彭德怀同志的赞扬诗:“山高路远沟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看完了王家坪革命旧址,我们随着导游来到了1996年被中宣部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延安革命纪念馆”。展馆正门上方悬挂着由郭沫若1971年来延参观时题写馆名的红色匾牌。纪念馆前是一大型广场,广场平坦开阔、绿地成片,繁花似锦。广场正中巍然耸立的是毛泽东铜像,铜像由著名雕塑师程允贤设计,高5米、重约3吨,连基座通高8.15米,基座上镌刻着江泽民同志手书的“毛泽东在延安”。铜像名为“高瞻远瞩”,毛泽东身着中山装,双手叉腰目视远方,浩气凌霄。我们随着游览的人群进入馆内,该馆陈列面积4000余平方米,展出照片及文物近2000件,还有模型、油画、雕塑及场景复原等辅助展品,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珍贵历史照片,集中反映了中央工农红军1935年经过长征后到达陕北延安的一系列的革命活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初到陕北与刘志丹、谢子长领导的西北工农红军会合、洛川会议、直罗镇战役、延安文艺座谈会、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离开延安时与边区军民挥手之间等历史照片,每幅珍贵的历史图片里都珍藏一段真实感人的故事……在这里,记述了党中央和毛主席转战陕北13年间,与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一起在延安窑洞里写下的卷卷雄文,指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记载了老一辈革命家用小米加步枪推翻了蒋家王朝的重大历史事件;记载了在延安窑洞开展的“延安整风”运动;记载了抗日军政大学培养出大批优秀中华儿女奔赴血与火战场的壮烈英雄事迹。在这里,我们还看到了1942年陕甘宁边区经济遭受严重的困难时期,边区抗日军民积极响应党中央、毛主席发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伟大号召,开展大产生运动的一些实物展示。那时,战士们一手拿枪,应对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一手拿起锄头抢修“幸福渠”,开垦南泥湾……硬是把昔日的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中学时,在读《菜园小记》《记一辆纺车》中,作家吴伯箫生动地给我们再现了当年战士们种瓜种菜、种庄稼、纺羊毛、纺棉花、做军服的情形。今天,我们亲眼目睹了当年延安军民凭着一双能打仗、能劳动的手,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对边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的梦想。在毛主席和周恩来旧居前,我和妻子拍了照,尤其是妻子穿着八路军的灰色军装、手摇纺车的照片,还真有点像当年的女“八路”。此时此刻,我不由得想象出当年战士们“天当被,地当床,手把纺车制服装”的艰苦战争年代。延安的大生产运动,不仅在物质上战胜了困难,更培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引导我们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次日上午,车跨过王家坪大桥,顺着延河北行3公里,便到了杨家岭。这是一条风景秀丽的小山湾,是1938年至1947年中共中央所在地,进入旧址大门,翻过小石桥,迎面就是浑厚朴实、庄重壮美的中央大礼堂。就是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中共七大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第一次把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确立下来,这对于中国革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被永远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史册。在半山处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同志的旧居,在最东面有一个用土垒成的院子,背靠南山挖的并排六间窑洞,是毛泽东当年的旧居。就在这孔窑洞里,毛泽东挥笔写下了《新民主主义论》、《纪念白求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许多重要著作,极大地鼓舞着全党全国人民满怀信心地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在这里他和美国记者侃侃而谈,提出“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我们还参观了刘少奇、朱德等领导人当年住过的窑洞。窑洞基本上保持了原来的陈设和面貌。一间卧室约五六平方米,摆一张简易的木板桌,一间工作室兼会客室也约莫七平方米,再有一间小厨房。中央领导人当年的住房都是如此。会客室墙上挂着许多反映当年战斗生活的照片,从中可以看出老一辈革命家生活的艰苦和清贫。


当我们离开时,一支身着陕北民族服装,头系“白羊肚手巾”,手敲腰鼓的演出队唱出的一曲曲《山丹花开红艳艳》《南泥湾》《解放区的天》等激扬高吭的歌声,回旋在我的耳边,仿佛把人们带到了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艰苦年代……

走在延安的山路上,每一步踏响的都是一段有历史意义的动人故事,每一寸土地都书写着不同寻常的中国革命史,每一个窑洞都诉说着动人心弦的一张革命蓝图;这里的一树一草、一洞一渠、一纺车无不回响着强劲的历史足音;这里的每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都有一段惊心动魄的经历。那故事、那经历听起来没有颓唐,没有怨尤,在这块贫瘠干燥的土地上深深扎根。站在这块曾被沸腾的热血烫伤的土地上,所有的历史已无情地甩在了身后,只有这穿透泥土脏器随着季节的变幻而搏动的窑洞,依然呈现着一种不变的风云。

我用一颗虔诚的心触摸着延安,是延安用甘甜的乳汁滋润了八角帽下疲惫的脸;是延安用挺直的脊梁肩负起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和希望……

我忽然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一直魂牵梦绕想去延安,原来这里有激励人们不忘历史、珍惜今天、勇做时代先锋的一种爱国主义精神……

延安,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圣地!


【热搜榜】

【散文】早春盛开的白莲” /  梅花山人(江苏)

【散文】又见雪花纷飞 /  徐承丽(辽宁)

【散文】虎年再访中圳村 / 谢瑞山(江西)

【小说】豆子,好吃 / 孙培春(广西)

【小说】团圆年 / 李雁春(吉林)

【散文】被耳朵唤醒的灵魂(一) / 冶金莲(青海)

【散文】冬行板埠村 / 谢瑞山(江西)

【诗歌】诗词四首 / 张进萍(青海)

【诗歌】风吹着故乡(外一首)/ 孙辉(陕西)

【散文】怀念岳父 / 王宇鹏(陕西)

【诗歌】倔强的风 / 李德平 (四川) 

【散文】故乡的童话/王宇鹏(陕西)

【散文】再聚首,已白头/马辉(广东)

【诗歌】致敬,钦州的“火焰蓝”/张蔓燕(广西)

【诗歌】诗三首/陈亭伊(福建)

【散文】槐/李秋红(陕西)

【散文】童年的泥河湾/王奎华(河北)

【诗歌】心中的太阳/ 李艳斌 (陕西)

【散文】我家门前的老枣树/韩红(河南)

【小说】路边的女人/周良阔(四川)

【散文】生存规律/王晓萍(辽宁)


本期责任编辑:零下


当代文学家


2020.07.02 started publication

大型文学季刊
安徽·合肥
‍‍‍‍‍‍‍‍‍‍‍‍‍‍‍‍‍‍‍‍‍‍‍‍‍

作者风采


陕西作家:郑建岐




作者简介:
   郑建岐,男,(微信名天外来客)194912月生,中共党员,1965年参加工作,历经“工、农、商、学、兵”;2009年公务员退居宝鸡市。现为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诗词学会会员。先后有近200篇文章发表在国家和省、市级报刊杂志上,有20多篇文章获奖,有8篇文章被收入《中国新世纪经济理论经典文库》、《中国当代社科文库》。并出刊了《岁月有痕》、《案首墨痕》两集册子。

投稿快引

微信、邮箱投稿皆可。邮箱投稿需同时加总编微信告知,处理快捷。

凡未郑重授权原创首发的稿件以及实为剽窃、拼凑的稿件,造成平台违规,并由此引发其他法律纠纷,一切后果将由作者承担。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并对作者实施在本平台禁发稿件一年的处罚。作者投稿本平台,即表明认同本条款。

——总编微信:cmj86188;

    收稿邮箱:1030221204@qq.com

——投稿细节,七素齐全。

    ◇第一行:题目+郑重声明:本人原创,授权当代文学家平台首发!

    ◇第二行:文/作者(省份)

    ◇第三行开始:正文

    ◇文末:个人简介+邮寄地址(含手机号)

             +风采照。

——邮箱投稿:粘贴,并同时以附件形式上传文档后发送。

2021瑞冬卷目录(点击进入)


本刊顾问团队介绍

文学顾问:

孔灏

中国作协会员,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连云港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市作协副主席。

文学顾问:

相裕亭

中国作协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副秘书长。


文学顾问:

徐继东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

文学顾问:

李锋古(已故)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本刊法律、书法、摄影顾问及主播团队

《当代文学家》杂志社作家理事会理事、特约作家讯息发布!点此了解!


本社最新出版信息

本平台作者、小说编辑周毓麟先生新文集
我当代文学家出版社出版问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