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师承医案分享71胃脘痛

 本能学堂a昨年 2022-03-19

​        胃脘痛为胃气郁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导致的以上腹胃脘部发生疼痛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其在脾胃肠病证中较为多见,发病率较高,中医药治疗效果颇佳。根据脏腑生理病理相互关系的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治疗慢性胃病不能独用胃药,只有选用调理肝胆与脾胃药物相结合的方法才能提高疗效。因为水谷的受纳与运化,在于脾的升清、胃的降浊,而脾升胃降须依赖于肝胆的疏泄条达。

经方小柴胡汤是医治足少阳胆经功能失调证的代表方剂。运用小柴胡汤化裁治疗胃失和降证,即在治疗胃病时运用一些调理肝胆的药物,其效果比单纯运用胃药明显得多。因此病虽病位在胃,与胆相关,又与足之三阴肝、脾、肾关系密切。正如清代医家黄元御所云:“甲木克戊土痛在心胸,乙木克己土痛在脐腹。”临床上运用《伤寒论》“小柴胡汤”及《四圣心源》“柴胡桂枝鳖甲汤”自拟方“清胆和胃汤”化裁治疗胃脘痛,疗效显著

清胆和胃法治疗胃脘痛

吕某,女,35岁。3月11日初诊。

主诉:胃脘部嘈杂疼痛3年,加重1个月。

初诊:3年前因生气后逐渐出现胃脘部嘈杂不适、烧心,无反酸,偶有疼痛,服雷尼替丁、硫糖铝及中药木香顺气丸、香砂养胃丸等无效。后检查胃镜提示:胆汁反流性胃炎。又服庆大霉素、熊去氧胆酸等似感减轻,但病情反复,近1个月病情加重.

现症:胃脘部嘈杂不适、闷胀疼痛,烧心,心烦,口干,口苦,头晕,大便基本正常,嗳气频频,纳差,大便正常。病人性情急躁,上腹部无压痛。舌红,苔白厚腻、中间微黄,脉弦。

中医辨证:胃脘痛(胆胃不和)。

西医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

治法:清胆和胃。

处方:小柴胡汤合左金丸加减。

柴胡20g,黄芩15g,半夏15g,黄连12g,吴茱萸3g,白芍20g,连翘20g,茵陈20g,乌贼骨20g,焦三仙各20g。3剂,水煎服。医嘱:忌食生冷及辛辣食物,调情志。

二诊:3月14日。病人服药3剂,自觉胃脘嘈杂不适减轻,纳食增加,嗳气减少,余症同前。舌红,苔白腻,脉弦。处方对症,上方加枳实10g以加强疏肝理气之效。6剂,水煎服。

三诊:3月21日。病人目前精神好,述胃脘部嘈杂症状已基本消失,纳食增加,口干、口苦、头晕等症状相应减轻。舌红,苔薄白,脉弦。上方去乌贼骨,加党参15g,使邪去后脾胃得复,寓补于清疏之中,使补虚而不腻滞。6剂,水煎服。

四诊:4月10日。病人复诊,自述经过前一段的治疗,胃脘部嘈杂不适等症状消失,饮食正常,偶感口干口苦,无头晕。舌淡红,苔薄白,脉弦。上方去焦三仙。6剂,水煎服。

感悟

中医学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机理早有论述。《灵枢·四时气》云:“善呕,呕有苦……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沈氏尊生方》云:“胃痛,邪干胃脘病也……唯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清代黄元御云:“木生于水,长于土,土气冲和则肝随脾升,胆随胃降。”脾胃居于中焦,主司受纳消化功能,脾以升清为顺,胃以降浊为和,清升浊降才能维持人的消化吸收与排泄功能,而这一过程有赖于肝之正常疏泄,使胆汁顺降以利消化。忧思恼怒,肝失疏泄,肝胆郁热逆乘脾胃,胃部症状因此而生。或因饥饱失常、劳倦过度、久病本虚致脾胃虚弱,此时更易诱发肝胆郁滞,使虚者更虚,郁热更重。如果将宏观的中医辨证与微观的病理变化相结合,则本病属幽门开闭功能减退,胃的排空能力低下,此与脾胃虚弱相通;胆汁反流多合并胆道感染,炎症刺激引起十二指肠内压增高,迫使胆汁不能顺降,并逆流入胃,这与中医肝气郁结、疏泄无权、胆汁逆而入胃的理论吻合。该病案的关键在于幽门功能低下致胆汁反流于胃,使胃黏膜组织充血、水肿、糜烂,这与中医气滞血瘀,肝气横逆,乘伐胃气,胃失和降,则脾不升清,胃浊上逆的病理变化相通。总之,胆汁反流性胃炎以脾胃气虚、升降失常为发病基础,肝胆郁火移入于胃为其主要病理机制。
本病案因患者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木郁化热,横克中土,导致脾胃升降纳运失常,而出现一系列脾胃失和的症状,故本病案症状在脾胃,实因肝胆木郁横乘中土而为,治当清疏肝胆,和胃降逆。故用小柴胡为少阳经之主方,实为肝胆与脾胃同治,具有清疏肝胆,健脾和;另配左金丸为《丹溪心法》治疗肝火犯胃证的代表方,黄连、吴茱萸相配,一则清泻肝火,二则降逆止呕。诸药合用,可使肝胆疏利,脾胃调和则诸症自除。早期以嘈杂湿热征象为主,故用乌贼骨收敛制酸,待嘈杂好转,去乌贼骨,加党参使邪去后脾胃得复,寓补于清疏之中,使补虚而不腻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