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金重宝:宝鸡中国青铜器博物院

 wwz266 2022-03-19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彼徂矣,岐有夷之行。子孙保之。

——《周颂·天作》

图片

《周颂·天作》,是周人祭祀岐山的乐歌,也是赞颂太王古公亶父与文王业绩的乐歌。

《史记·周本纪》里说,古公亶父在位之时,因受游牧民族的侵扰掠夺,不得不率领周族离开豳地,迁移到岐山脚下的周原,豳人携老扶幼,一并迁移,附近的古国也纷纷归附。周太王于是在周原建筑城郭,兴建宫室,废除戎狄习俗。

由此,周朝在这里肇基,周文化在这里启源。

斗转星移,八百年的礼与乐溃于一旦,默于大地。直到一锄一镐,由汉以降,周的礼器,周的文字,逐现于世。

如今博物馆中所展大孟鼎、毛公鼎、大克鼎、虢季子白盘、散氏盘……,如此这般被称作“国之重器”的青铜器物,皆出土于宝鸡境内,于是,宝鸡便有了“青铜器之乡”的美誉。

青铜器的华美纹饰和雄浑气魄令人迷醉,若是青铜器的深度爱好者,那么,宝鸡石鼓山上的中国青铜器博物院,可堪为青铜器的圣苑。

图片

此图来自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官网

选址石鼓山,本就不凡。如今珍藏于故宫博物院的10件石鼓,篆刻着关于秦的长诗。唐时,10件石鼓出土于此,韩愈曾做诗一首,名曰《石鼓歌》:“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石鼓山之名,也因此而得来。

位于山腰上的青铜器博物院,外形独特,以高台门阙和青铜厚土为语言,石鼓为建筑基座,顶面为铜镜模样,山下仰望,恢弘厚重,一面石鼓,惊天动地。

图片

图片

馆内陈列,以“青铜器之乡”、“周礼之邦”、“帝国之路”和“智慧之光”为主题,囊括1500多件商周青铜器。

宝中之宝,首推何尊。

图片

尊,是盛酒器,为商代后期及西周早期的常见器物。何尊,西周早期贵族“何”铸造,通体以高浮雕、浅浮雕与减地阳线法结合,器身上张扬的扉棱,极具立体感。

何尊尊贵之处,在其腹底12行122字的铭文中,有“宅兹中国,自之乂民”一句,句中的“中国”,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中国”二字,且铭文所记周成王五年迁宅成周的重大史实,使何尊更具史料价值。因其尊贵独一,被永久禁止出境展示。在宝鸡青铜器展中亦有盘点,点此回顾

图片

2003年1月,宝鸡眉县杨家村的五位农民在土崖上取土,无意中挖掘发现了被称作杨家村窖藏的27件青铜器。

青铜窖藏,是周原上特有的埋藏器物的方式。推其原因,或是因为仓皇逃离而匆匆掩埋,或是贵族所做的预备措施,无论哪种情况,这批青铜终是被遗忘,它的主人也再未返回周原。

这批窖藏,有铜鼎12件,鬲9件,壶2件,盘、匜、盂、盉各1件,器主人为单逨,单是族氏,逨是名。

27件器物中,单五父壶曝光度颇高。壶腹部上龙头突起,龙身向左右伸展,呈盘旋状,龙头虽双目紧缩,但又似怒吼。壶颈两侧分别是龙首衔环耳一个,远观之,似龙昂首挺立。整只壶以龙及龙纹为元素,既有行云流水般的动感,还自带青铜器的凝重气质。在宝鸡青铜器展中亦有盘点,点此回顾

图片

图片

盘,盛水之器,一般与匜配套使用。

杨家村窖藏的盘,一般称作逨盘,堪称是一部青铜史书。在宝鸡青铜器展那篇中,我介绍过庄白村的史墙盘,共有284字铭文,叙述武王征四方。

而逨盘有372字铭文,提到了西周的12位周王: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厉王和宣王,这就印证了《史记·周本纪》中关于周王次序的记录,甚至,还可以大致推出西周各王在位时间的长短。

图片

图片

如若挑选一件复刻的青铜器作为收藏,那么,我一定会选择杨家村窖藏中的逨盉,这件盉,是我所走过的博物馆中,见过的最漂亮的盉。

图片

盉,是一种盛酒器,用来调和酒、水的器具。这件逨盉,上方是凤鸟型盖,双翼欲展,仿佛即将飞翔。凤鸟上的羽毛纹路,纤毫毕现。盉盖与器身以虎形链连接,小虎侧头,作攀爬状,很是可爱。鋬为兽首型,流为管状,流口处别出心裁地做成了龙口大张的样子,想象美酒从龙口倾倒而出的瞬间,如同甘露播撒,又美又充满了如今所说的仪式感。

图片

图片

图片

有些美,是无法言说,无法占有。博物馆下的青铜器商店,其中就有逨盉的仿制品出售,工艺、纹路,且不论与原件失之千里,原器物的精气神,全然无法复制。在机械化的精密之中,浪漫的想象早已丧失。

图片

四十二年逨鼎,来自于杨家村窖藏。腹部饰环带纹,耳外侧饰凹弦纹,器身铸有扉棱,足跟部饰饕餮纹。逨鼎铭文记录了王对逨的册命。

图片

三年兴壶,出土于扶风县庄白村一号窖藏。腹、腰、颈用两条素带相隔,环饰曲波纹,兽耳对称,双环贯耳。

图片

青铜爬龙,被称为青铜第一龙,商周青铜龙之王。龙角饰圆涡纹,斜折线纹及弦纹。整个龙身呈弓形,尾巴上卷,高大宽厚的龙脊由尾巴向头顶部延伸。龙头处双齿相勾合,鼻梁斜挺。由于爬龙四足残断,据推测可能是某青铜器上的附耳。

图片

㝬簋,是目前发现的商周时期最大的青铜簋,被誉为簋中之王。双耳呈象首形,腹围和方座上饰直棱纹,颈部和圈足饰一周窃曲纹,簋体下有正方形方座。㝬簋腹底有124字,根据铭文内容,作器者为周厉王本人。周厉王,执政期间发生了有名的“国人暴动”。该簋即为王器,在发现的青铜器中,王器极为少见。

图片

亻朕匜(yingyi),前一个字是单人旁加朕字,输入法打不出来,暂且分家。这件器物的意义不在于其造型,而在于其在中国法律史上的地位。腹底和盖铸上共有铭文157字,记录了一桩2800多年前的判决,也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判决诉讼书。

图片

单叔鬲

图片

图片

青铜器的展示中,有专门一部分是给到了来自于一个史料上未曾出现的诸侯国——弓鱼国。

弓鱼国的墓葬分布在宝鸡的茹家庄、竹园沟、纸坊头三地,除了青铜器,还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和陶器等。

筒状提梁卣,大小共两件,花纹、形制相同,出土于竹园沟墓地。卣,上方有盖,两侧有提梁,两端饰以圆雕兽头。常见的卣多为圆形,筒状的卣甚为少见。

图片

出土于纸坊头的四耳簋,同样以造型而取胜。

这件簋的一大特点,是以直棱纹和乳钉纹带装饰器腹的主要部位;另一特点,是在簋耳及垂珥上,以24个不同大小的圆雕或浮雕牛头作为装饰。

图片

图片

这种以小牛首作为装饰的做法,目前仅见于宝鸡地区出土的青铜器上。而四耳形式的簋,也仅发现三件,另外两件,一件于上世纪20年代出土于宝鸡戴家湾,如今在美国,另一件则出土于石鼓山4号墓。

在茹家庄墓地中,则出土了若干件动物形态的青铜器。一件貘尊,似羊似猪,背部站着一只小老虎;一件鱼尊,以鲤鱼为形象,背部中空,背部的鱼鳍上开有一小孔,酒可从此注入尊重,这件鱼尊的细节之处也有趣味,四个小人为底托,脸部还可见表情;一件象尊,也是腹部中空,背部开口,口子上是双环盖子,鼻子是流,鋬则利用了象尾的样子。

图片

图片

图片

茹家庄墓地中的青铜器,还有一件不得不说。名为刖刑奴隶守门鼎,图像化了刖刑这一古代酷刑。该物件上为鼎,下为炉,炉体正面有一小门,门前站立着一个缺左足、断右臂的奴隶,侧身屈膝作守门状。我在周原博物馆也见到一件,只是造型有些不同。

图片

刖刑,是将罪者的左脚、右脚或双脚砍去,其他的酷刑还包括墨、劓、宫等,到了汉文帝时期,这几种刑罚或被废除,或被减轻。

鱼伯双耳方座簋,腹身饰两组大兽面,兽面圆目,双角向内卷曲,鼻梁处有突起大扉棱,兽面两侧饰两组回首折身夔龙。两兽耳作牛头,牛角翘立,两耳侧竖。牛头上有虎盘卧,虎前爪抓攫牛耳,口衔牛首。圈足连接四方高座,方座四角各饰浮雕小牛头一组,四壁饰大牛头四组。

图片

图片

在展馆的基本陈列中,“帝国之路”不应被忽略,这一部分的展品以秦帝国的崛起之路为展陈线索,主题涵盖了非子养马、襄公立国、文公东猎、武公创县、宣公刻石、穆公称霸以及始皇加冕的历史节点。

学界中的一般说法,秦有九个都城,历经了八次迁徙,从西往东。与都城的迁徙相呼应的,是秦人力量的不断壮大。

图片

图片

第一处都邑:西犬丘

第二处都邑:秦邑

第三处都邑:汧(如今在陇县有一座秦源文化园)

第四处都邑:汧渭之会(汧与渭河的交汇处)

第五处都邑:平阳(秦献公与秦武公所居之都邑)

第六处都邑:雍城(遗址在宝鸡凤翔县城南)

第七处都邑:泾阳

第八处都邑:栎阳(遗址在西安阎良区武屯镇)

第九处都邑:咸阳(遗址在咸阳窑店镇一带)

还是在宝鸡青铜器展的文章中我曾盘点了秦公镈与秦公钟,这几件器物于1978年发现于宝鸡太公庙村。镈钟上的铭文大意是说秦公接受天命,建立国家,不负上天,广聚贤才,安邦定国。秦公镈与秦公钟还从另外一面证明了史料中的都邑平阳所在。

图片

图片

两侧扉棱由九条龙蟠绕而成,上延至舞部连接成钮,钲部正背两面扉棱各由五条龙和一只凤鸟盘曲而成,舞部有一龙一凤相背回首。

我是瓦当的爱好者,而秦之雍城的瓦当则是极品之一。在雍城发现的瓦当,多以动物纹为主,有凤纹、虎纹、鹿纹等。雍城,又是我极喜爱的一个名字,两千多年前的雍城,是一座被水所环绕的城市,河谷纵深,水量充沛,全不似今天的黄土漫漫,尘土飞扬。否则,又怎么会创造出《秦风·蒹葭》这样美的诗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时间若充沛,那么“明月照琼琚——古代玉器与艺术生活展”也是值得一看。

图片

进入周代后,玉使用的范围更加广泛,包括朝聘、会盟、祭祀、丧葬、服饰、交易乃至服食等,均需用玉。

图片

玉璜

图片

玉琮

图片

玉环

图片

玉佩

图片

玉璋

图片

玉鹿

图片

玉虎

图片

在这一时期,因为玉本身所具有的柔和温暖的温润感,使得玉和人的品格联系起来。《礼记 · 聘义》中记载的孔子的一段话,就以玉来譬人。

“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

如此,白璧无瑕也逐渐成为华夏民族对于美好人格的最高赞赏与向往。

出青铜器博物院,石鼓山上还有陈仓石鼓阁、周秦文化景点可供游览,可惜展馆中的件件精彩文物已让一众人造景点黯然失色。

说到周王朝,“凤鸣岐山”是第一印记,隐隐有着一种伟岸的光芒。在饱览周之礼与周之器后,这四个字,与我而言,不止是颂德,也不止是历史,它已经成为我眼前这片土地的意象了。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