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个厕所就能逃脱?

 新用户9793ddzn 2022-03-19
讲《鸿门宴》,学生一直不明白,刘邦怎么上个厕所就轻易逃脱了呢?
 
原文如下: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学生的疑问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刘邦怎么能如此轻易地逃脱?他们一行五人是怎样走出鸿门的?项羽的部下没有阻拦吗?
 
乍闻曹无伤密报,项羽就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他的部下不会不知道霸王的怒火吧?刘邦自己送上门来了,项羽军帐外不可能没有戒备吧?既然如此,刘邦脱身独骑轻易走脱,就没有人发现没有人阻拦?是不是项羽的部下玩忽职守、守卫失责?
 
其二,刘邦不辞而别,项羽为什么不生气?

原文如下
 
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张良回复的不辞而别的理由是“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这也太不符合逻辑了!刘邦是来谢罪的,怎么还会担心项羽督过?听到这么牵强的理由,项羽居然不生气?范增都要气死了,项羽居然不生气?
 
其三,鸿门宴上,项羽不杀刘邦,真的只是因为他的“妇人之仁”“刚愎自用”“有勇无谋”“沽名钓誉”“缺乏远见”吗?
 
要解开疑虑,可以从两方面深入分析。
 
一方面,在张良的筹划下,刘邦应对得当、筹划周密。
 
首先,刘邦成功拉拢了项伯。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协助项羽掌管军事,项羽对他颇为信任。刘邦“兄事之”“约婚姻”“不敢倍德”“ 日夜待将军”等一系列神操作,骗取了项伯的信任。项伯帮刘邦献策,充当刘邦的说客,甚至在鸿门宴上还充当了刘邦的保镖,常翼蔽沛公。
 
其次,刘邦巧妙掩饰了自己的野心。“封府库籍吏民”是为了“以待将军日夜待将军至”,“遣将守关”是为了“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成功地把自己装扮成了“有功之人”,把野心勃勃掩饰成毕恭毕敬。
 
再次,刘邦步步为营,成功浇灭了项羽的怒火,消除了项羽的疑虑。项伯的一番说辞,让项羽改变主意,由“击破沛公军”变成“善遇”;刘邦亲见项羽谢罪时的一番说辞,既告知项羽曹无伤乃小人,又坦陈兄弟同盟的不改初心,项羽疑虑顿消,对范增的眼色、示意都默然不应。
 
樊哙闯帐更是锦上添花。他怒气腾腾,硬闯入鸿门宴,怒发冲冠,目眦尽裂,直视项王。所谓英雄惜英雄,项羽绝不会老羞成怒。项羽赐卮酒,手下呈上斗卮酒;项羽赐彘肩,手下献上生彘肩;没有刀光剑影,却是杀气腾腾!樊哙毫不示弱,饮斗卮酒,啖生彘肩,威风凛凛,挫败了范增等人的阴谋。
 
接下来,樊哙的一番话更是振聋发聩,不但延续了项伯刘邦的主要内容,还在此基础上,斥责项羽“欲诛有功之人”,实乃“亡秦之续”!这样的毫不客气的尖锐斥责的话,只能由樊哙来说!只能在樊哙饮斗卮酒啖生彘肩之后再说!项羽无言以对,说明他很是认可樊哙的说法。
 
安排张良留谢也是妥当至极。其一,“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可谓深思熟虑,异常谨慎;其二,借口不胜酒力,合情合理;其三,献上赠礼,合乎礼仪;其四,担心督过,已至军中,断敌后招。
 
从拉拢项伯到令张良留谢,刘邦应对得当、安排周密,成功让项羽消去怒火,成功让自己安然脱身。
 
另一方面,项羽此时还不想杀或者说不能杀刘邦!
 
从古至今,确实很多人认为项羽放走刘邦是因为项羽的“政治幼稚病”,或者说项羽有妇人之仁,上了刘邦的当。
 
不可否认,项羽在鸿门宴上没有杀掉刘邦,从他的最后命运看,是个不可弥补的重大失误,但只从这个结果逆推出“项羽缺乏政治智慧”,显然并不成立。
 
项羽并非没有政治智商做事轻率任性的莽夫鲁汉,在斩杀宋义这件事上就突出体现出项羽拿捏政治局势很有分寸感,具有很强的判断力和决断力。
 
司马迁曾在《史记·项羽本纪》里说项羽“才气过人”,说他“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这句话不仅仅指他“力能扛鼎”,更应该是对他综合素质的肯定。在司马迁看来,项羽绝不是那种赳赳武夫,而是在政治、军事方面都具有很强能力的人。
 
那么,项羽怎么会在鸿门这里突然“幼稚”了呢?
 
首先,项羽的自负之心得到充分的满足,故而不想杀刘邦。曹无伤一告密,项羽便大怒欲发兵,并自负地认为可“击破沛公军”,范增进一步告诫“急击勿失”,似乎也说明他对项羽的“发兵”存疑,需要火上浇上一把油。但项伯私见张良后,对项羽说“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无疑淋上了一桶水,浇灭了项羽的怒火。刘邦口口声声的“勠力攻秦”“待将军”“望将军”“不敢倍德”等一系列迷魂汤,更是让项羽放松了警惕。
 
范增说项羽“为人不忍”“不足与谋”,也不是没有道理,但这并非项羽不杀刘邦的根本原因。项羽如此而为,也许有他更深层次的政治考虑,一定是他为实现政治理想和目标而做出的最佳选择。
 
私以为,项羽大概是不想背负“不义”之名,不想陷入“不义”之境,故而不能杀刘邦。
 
刘邦对项伯强调“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告诫项羽“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刘邦向项羽澄清“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樊哙更是直接斥责项羽“沛公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以上种种,无不高举“义”旗,大义凛然。
 
而当时,除了刘邦,还有其他各路诸侯并力攻秦。项羽如果杀了刘邦,则极易背负“不义”之名,陷入“不义”之境,这对其大业实为不利。
 
嗜杀,尚武,这是西楚霸王的优势,也是他的劣势。
 
综上所述,刘邦这边,应对得当筹划周密,张良樊哙等人配合天衣无缝;项羽这边,未能协调一致,范增的建议不听,项伯甚至还成了刘邦的谋士、说客、保镖!

无需多言,胜负已定,刘邦当然可以轻松逃脱!
 
《鸿门宴》是《史记》中极其精彩的一篇,司马迁对这位失败了的英雄倾注了太多的感情,使其具有永远的人格魅力。巨鹿之战的辉煌胜利使项羽乐观的估计战争的形势,丧失了应有的判断能力,也构成了他对战争的一种近乎盲目的自信和崇拜,并进一步铸就了他的悲剧性格。
 
项羽不屑于小计谋,他梦想用他所崇尚的武力去解决一切问题。最终,项羽用性格的笔为世人书写下了只属于他的人生篇章,算是一种对自己的薄奠。无论是独夫的刚愎自用还是英雄的顾盼无奈,无论是力能扛鼎拔山,还是乌江别姬自刎,光照至今的永是夕阳般的英雄末路的辉煌与悲壮。

坦率,对英雄而言,是美德;对政治家而言,是幼稚。
 
而鸿门宴上的刘邦,则尽显一个政治家的韬略与智慧,笔者不想多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