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调和气血,它是千古专方!和则无病,病则不和,妙处都在里面

 大山里的蜻蜓 2022-03-20

今天给大家聊一篇,中医常常用来调和气血的一张方子。这张方来源于张仲景的《伤寒论》,它的作用在于和解少阳,现在可能很多中医的爱好者或者学习者,应该猜到了,这是什么方子,它是需要熟练掌握的方子。它就是小柴胡汤。

文章图片1

方子组成:柴胡,黄芩,人参,炙甘草,制半夏,生姜,大枣。

那么它为什么可以调理气血呢?如何理解呢?

给你举个简单的例子,中国象棋,知道的吧。假如双方两边都只剩下了象和士,没有任何可以进攻的棋子,换句话说,任何一方都赢不了对方,这基本上是平局,这在象棋里叫做“和棋”。竟然都分不出来胜负。索性就握手言和,大家都开心。

在中医上,治病也是这样,就比如我们身体出现了一些问题,症状等,矛盾双方,谁也不服谁,谁也打不过谁,最后就僵持在益一起,中医呢,就是要打破这个僵局,在中间调和,劝它们和解。

和解,就是身体舒畅了,气和体顺,病没有了,大家都开心。

所以在这里小柴胡汤,在中间充当的就是和事佬,小柴胡最初的治疗的是外感病,邪犯少阳经。

少阳经是在人体内半表半里的地方。外面的病邪进去了体内,到达了太阳经,但是呢,没有再继续深入,就停滞在这半表半里的少阳经。

邪气想要进去,正气想要把它给驱除出去。它俩就好像在下象棋,僵持住了。少阳经属于胆,肝胆之气受到互相争执场面的影响,不能很好的发挥疏泄等效果,接着会出现,口苦,胸闷,严重的会心烦,头晕。肝胆之气不通畅,接着会伤及脾胃,于是呢还会出现食欲不振,呕吐等。这里就是互相争斗,各有胜负。

有上述症状的人,脉搏多为弦滑,舌苔薄白。这时用小柴胡汤,就可以解决问题。

我再举个简单的医案吧。

患者男,姓宋,60岁。从十几年前开始就有心绞痛,每一次发作,短则一两分钟,长则达到十多分钟。听着感觉很严重是吗,但是他自己呢常常就自行缓解。再接着后面有一次,在吃完饭,忽然出现心前区疼痛,还伴有身体发麻,浑身出汗。这种感觉,他还从未有过。

更可怕的是,在这种感觉消失后,在24小时内有接着发作了20几次。将近一小时一次。患者感觉不对,立刻让家人送往医院。

到了医院检查过后,说是下壁心肌供血不足。

随后刻诊:见宋先生舌质暗淡,舌苔白腻而浊,脉弦,面色晦暗无华,而且还伴有口干口苦、胸闷的症状。他伴有浑身怕冷,肢体冰凉,胃口不好。

文章图片4

随后就开了一张方子,柴胡,黄芩,法半夏,党参,炙甘草,生姜,大枣,当归,川芎,葛根,制附片。

水煎服。

结果患者就喝一剂药,就感到疼痛减轻。再接着服用5剂,疼痛消失。

最后还叮嘱他再用此方药,接着巩固下疗效。

这个医案记载在《四川中医》上,刊发的经验案例。

当时看到感觉很好,所以想与大家分享一下。

再接着讲解一下这是为何?

由于宋先生在检查出,已经确定了心肌供血不足,所以这里是需要活血化瘀的。方子中当归、川芎都具有活血养血的功效。而葛根,则能扩充血管,还可以改善强痛的感觉。

由于患者当时怕冷,四肢冰冷。所以用附子,去温运阳气,温暖自己的心阳。

剩下的几味药,就是典型的小柴胡汤。

你该不会想说,宋先生没有外感病,怎么能用到小柴胡汤呢?庸医?

这是为何,因为宋先生他有明显的小柴胡汤的症状。他的口干口苦,食欲不振,脉弦。与上面描述的小柴胡汤证对比一下。是不是完全一致。所以直接用此方。可以看到用下去之后,宋先生病情很快就有好转。

这就是找到了导致气机不畅的原因。肝郁气滞。肝,主疏泄。气机不畅。临床上甲状腺结节也常常会用到这个方子。

柴胡具有疏肝解郁,透达郁热的效果。黄芩可以清肝胆之热。半夏和生姜,可以降逆止呕,让中焦之气也为之正常。党参健脾益气扶正。生姜与大枣的搭配,还能温固中焦,促进气血生化之源。

这就是小柴胡汤的和解方法。最关键的是通过柴胡黄芩,来舒解肝胆之气。肝胆疏泄正常,气机就正常了。对心气而言,你走你的,该去维持心脏的工作,没人拦着你。对气机而言,通过疏肝解郁,我也轻松了,结果就是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所以说啊,小柴胡汤是调和气血的第一方。它用途十分广阔。几千年以来,不知道劝说了多少次“和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