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事莫不涉人情:县丞疏请复皇妣不共戴天之仇,明孝宗如何处置?

 文史有趣味 2022-03-21

作者:史遇春

鱼台县丞(今属山东济宁)徐顼的上疏,内阁没有拟旨,直接送进宫内。三天之后,仍旧未见裁定。于是,万安、刘吉、尹直三位阁臣议定,从宫中请出这一上疏。

随后,内臣持了奏本,前来内阁拟旨。

尹直先拟云:

“让法司看了再说!”

所谓法司,即古时执掌司法刑狱的官署。明、清两代,以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为三法司,遇有重大案件,由三法司会审,亦称“三司会审”。

刘吉说:

“如果让法司看了,便要捉拿相关人等,且让礼部去处理!”

尹直说:

“礼部被吉礼、凶礼等事项烦扰,或许无暇处理!”

万安听了刘吉的话,即定拟:

由礼部处理!

于是,此疏便下往礼部办理。

很快,礼部就有覆本:

请求先拘押万家亲戚内眷中那些曾经出入宫闱的人等,然后,再进行究责追问。

世事莫不涉人情:县丞疏请复皇妣不共戴天之仇,明孝宗如何处置?

看到礼部这样回覆之后,刘吉马上就着了慌。

试问:

刘吉为何着慌?

其原因是:

刘吉与万家有通家之好。

关于刘吉与万家的关系,不需要细细探究,其实,从一件事情就可以知其一二。

据《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传第五十六《刘吉传》记载:

“十八年遭父丧,诏起复。吉三疏恳辞,而阴属贵戚万喜为之地,得不允。”

也就是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刘吉遭遇父丧。按照当时的礼仪制度,刘吉去官辞朝,回乡守制(旧时,父母或祖父母去世后,儿子或长孙需在家守孝27个月,期间不得婚嫁、应考、上任,现任官员需离任。)。在守制期间,朝廷下诏,起复刘吉。面对这一状况,刘吉如果直接答应,既显示他于孝道不足、又与制度不符、还会被世人讥刺看轻,甚或有被弹劾违制的隐患;刘吉如果不答应,但他心里又很想出来做官。基于种种,刘吉就表面三次上疏恳切辞让,向朝廷请求,继续守制,完成孝道;但是,在私下里,他却叮嘱万喜悄悄运作,使朝廷坚决起复自己。最后,刘吉成功,皇帝没有许可他的辞让,他被如愿起复。

这一隐秘行为,关系到个人的声誉、风评;关系到仕途之中会不会被人指摘、弹劾;此事只有刘吉知、万喜知。就此隐秘的一端,就可看出刘吉与万喜的关系之深厚。

那么,这位刘吉叮嘱私下为其运作的万喜又是谁呢?

万喜,就是明宪宗所珍宠的万贵妃的弟弟,也就是万家的重要一员。

由此,即可见刘吉与万家关系之不一般。

世事莫不涉人情:县丞疏请复皇妣不共戴天之仇,明孝宗如何处置?

刘吉既与万家通好,时下,万家已经失势,眼看着即将被清算。此时,刘吉心里十分惊惧,恐怕相关事件牵连到自己。为此,刘吉曾私下对尹直说:

“我与万家,大多数时候,都没有什么往来。”

尹直心里当然清楚刘吉与万家的关系,他也明白刘吉为什么会对自己有此一说。

当时,刘吉这样说罢,尹直也就顺便安慰刘吉道:

“关于鱼台县丞徐顼上疏所请事项,只宜宽大处理!如果因此而兴起大狱,株连蔓引,试想,这难道是先帝愿意看到的吗?”

刘吉听尹直这么一说,算是多少松了一口气,他面带喜色,口中说道:

“您这真是盛德之言啊!”

(本篇结束)

世事莫不涉人情:县丞疏请复皇妣不共戴天之仇,明孝宗如何处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