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亲的梦(曾荣莉)

 故事作家协会 2022-03-22

此文发表于《龙湖》2019年4期

父亲和咱共和国同龄。

他出生在一个农民大家庭。爷爷奶奶和当时其他夫妻一样,生过很多子女。据说生了十一个,可养活的只有五个。

那时候太穷了,穷得叮当响。食物极度匮乏,人们整天都在忍受饥饿的折磨,都在“找”吃的。

父亲十岁的时候,碰上“大跃进”,每个生产队成立“伙食团”,到青黄不接的时候,人们更是饥饿难耐。那时“偷”吃的已成为普遍行为。有一天晚上,趁着月夜,瘦小的父亲提着篮子去偷稻穗,却被人逮到了。人家看他又瘦又小,可怜他,便带他回公社去,还给他吃的,让他饱餐了一顿,留他住了一宿,第二天才送回来。这让惊魂未定的爷爷奶奶喜极而泣,感激涕零。

父亲还做过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随着自然灾害的加剧,很多人都饿得不行,营养的极度缺乏,很多人都浮肿了。提起原本肥大而今却变瘦小的裤管,露出肿大的腿,拇指一按会有一个深深的窝,久久起不来。人们见什么东西都想吃。什么胡豆叶、草叶、野菜根等都用来充饥,后来这些东西找不到了,有人开始吃观音土,因消化不了被胀死……于是,每个公社成立了一个“肿病院”,将特别严重的“肿病人”集中在一起供应伙食。十二岁的父亲用红薯伪造了一个“公章”,把奄奄一息的一家老小送去“肿病院”,父亲一大家人终于才度过了难关,活了下来。

奶奶每每讲起这件事,都激动不已,眼泪花花,说:你爸爸是这一大家人的救命恩人啊,没有他,早就没有这一大家人了……

那个艰难的时代过去了,对于父亲,对于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们,对于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百废待兴的新中国,那简直就是记忆中的一个凄苦的梦,一个悲惨的梦,一个刻骨铭心的恶梦。幸运的是那个苦难深重的时代结束了,那个可怕梦厣终于结束了,我们的祖国一步步走向前,有了起色,迎来了土地下放,包产到户。

父亲当过兵,退伍之后做了村里的民办教师,后来就遇到了母亲,有了我们姊妹仨。大家庭也分了家。

我两岁的时候父亲修建了属于自己的房子。东拼西凑,请人帮忙,自己动手,好不容易才建好了五间瓦房。墙是土墙;除了大梁,椽子都是竹子做的;瓦是请人帮忙在自个儿土地里烧制的。而在那时,这样的瓦房在农村已是很高档的了。因为,很多家庭还住的草房。但父母为了修建房子也借了外债,不得不想方设法还人家――人家都是好不容易挤出来的呀!虽说能吃上饭,可大家依然穷呀!

终于,1978年,伟大的时刻来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吹到我们偏僻的小山村。

父母终日劳作,辛辛苦苦,拼了命地干活。父亲既要教书,还要干农活,我们见他都是风风火火的,没歇息。母亲呢,完完全全就是一个主劳力,父亲上班了,全靠她一个人顶着。父母的勤劳能干在我们村我们乡都是出了名的。因为父亲读过书,当过兵,有文化,见识广,在我们村他就是领头羊。他带头旱地育秧苗,带头种杂交稻,种良种红薯;带头将低洼地改成“两用地”,即冬春季种油菜,夏秋季蓄水种稻谷;他还将水田改做鱼塘;用煤油灯供暖、塑料薄膜装上水,上面铺棉被,做成孵化床孵化小鸡……开始的时候,乡亲们不理解,后来纷纷效仿……

我们小时候,总感觉父母有忙不完的事,干不完的活。因此,也很自觉,学习,做饭、洗碗、摘桑叶养蚕等等,巴不得多为父母分担一些。渐渐地,我们家生活也好了起来,乡亲们也渐渐富裕了。我们村人都纷纷建起了木材椽子的瓦房,砖房,楼房……

这是父亲壮年的梦,激情的梦,是他和母亲携手奋斗的梦;更是我们的祖国一步步走向前进,走向光明而美好的梦,日新月异的梦。

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到了21世纪。2009年底,父亲退休在家安亨晚年。

我们姐妹仨都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了,有了自己的孩子,年逾古稀的父母也早已经搬到城里居住。但他们还是常常回老家去,老家也早已变了样,家家户户都是装饰得窗明几净的小洋楼,冰箱、空调、热水器……一应俱全。

父母亲一年会有几次战友聚会、同学聚会或外出旅行,他们是无比幸福的。父亲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用他的华为智能手机给母亲照相。每次外出回来,手机里面存满了相片,我们一回去就喜滋滋地翻给我们看,眉飞色舞地给我们讲……我们看到了相片上装满了鳞次栉比的高楼,新修的大桥,改造一新的街道,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的公园,祖国的山川河流,巧夺天工、璀璨夺目的自贡彩灯,名胜古迹……更看到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相片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每年春节的灯会

父亲最重视孙子们的学习,只要谁进步了,有了好成绩,他高兴得像个孩子,而且立马奖励。他对孙子们说:这真是个好时代啊!以前做梦都没想到会有今天的好日子!你们可要好好干,实现中国梦哟,我的中国梦,就在你们身上!

望着父亲双鬓爬满的白霜,凝视他绽开花朵般皱纹的脸庞,我终于懂了:父亲追寻了大半辈子的梦,共和国历经七十载的风雨兼程,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孜孜以求的强国梦,在祖国即将迎来七十华诞的今天,在新时代的今天,是那样清晰可见,那样灿烂迷人,催人奋进。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