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反思

 云语禅心 2022-03-22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一首诗歌,文章语言简洁,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娓娓向我们诉说着,轻轻拨动着我们的心弦。读着读着,我们的眼前仿佛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蒙蒙细雨中,雷锋怀抱着因迷路而啼哭的小孩,一边低声安慰着,一边遮挡着孩子不让他被雨淋湿,泥泞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串串脚印;布满荆棘的小路上,瘦弱的雷锋背着年迈的老大娘,吃力而坚定地走着,汗珠顺着他的脸颊向下流……这样感人的画面,如果孩子们缺乏想象、体验,是根本无法感受到雷锋乐于助人的精神真谛的,也根本不可能和课文产生共鸣。所以,如何让孩子们也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这是课堂教学的重、难点。

以第四小节教学为例。我把学生分成两组展开想象,进行角色体验——一组体验年迈的老大娘,一组体验雷锋叔叔。

首先,以荆棘图片出示,一根长满小刺的枝条或许不足为惧,但是当孩子们看到整条路全是带刺的荆棘时,都惊呆了,有些孩子甚至自言自语地说:“哇,这样的路怎么可能走得过去?”

就在他们惊讶不已的时候,我说:“现在,你们就是这位年迈的老大娘,当你来到了布满荆棘的小路边时,你会自言自语地说些什么呢?

生1:“这小路全是荆棘,我怎么过去啊?”

生2:“怎么办?我肯定是过不去了。”

生3:“全是荆棘,走过去肯定会被刺到,真是要我的老命啊。”

师:是啊,老大娘正犹豫着,为难着,雷锋叔叔看见了,他会热情地对老大娘说些什么呢?

生1:“大娘,我来背你过去吧。”

生2:“大娘,别怕,我背你过去。”

师:看着这个个子不高,瘦弱的雷锋叔叔,大娘连忙说——

生1:“不不不,不用了。”

生2:“老大娘边摇手边说:'不用,不用,谢谢你了,小伙子。’”

生3:小伙子,这条路全是荆棘,我们是不可能过去的啊。

师:在雷锋叔叔的坚持下,老大娘终于同意了。雷锋叔叔在老大娘面前蹲下身子。他背着老大娘,小心翼翼地走在布满荆棘的小路上。没走几步——

孩子们仿佛也融入到了这个情境当中,有学生马上接下去说:“荆棘把雷锋叔叔的裤子划破了。”“雷锋叔叔的手被荆棘刺到了。”

师:是啊,荆棘可能划破了他的裤腿,他的手可能也受伤了,可是他都坚持着,背上背着老大娘,雷锋叔叔还可能怎么样?

孩子们都陷入了沉默,他们的思维还没有真正打开,还都局限在雷锋被荆棘所伤。于是,我接着引导:“在生活中,你有背过你的爷爷奶奶们吗?”话音刚落,就有孩子接上茬了,“很重的,根本背不动啊。”这句话似乎很快和其他小朋友达成了共鸣,聪明的孩子就会由此及彼,说:“这时候,雷锋叔叔一定很累了,汗水都流下来了。”

师:是啊,汗水顺着雷锋叔叔的脸颊流了下来,他甚至都有点气喘吁吁了。这时候,背上的老大娘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孩子们都体会到了瘦弱的雷锋背着老大娘走过这条荆棘小路是多么的不容易,所以,自然而然地能说出满心的感谢。既然能表达出老大娘对于雷锋的感激之情了,那么孩子们对于雷锋叔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也就有了进一步的体会、感受。

通过拓展雷锋和老大娘之间的对话,将课文简洁的诗句语言读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孩子们想象的这幅画面里,他们感受着雷锋全心全意为他人的乐于助人的奉献精神,即使受伤了、即使很累很辛苦,但都甘之如饴。这时候的雷锋叔叔不再是那个离我们年代久远的雷锋叔叔了,他们也更加明白了“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含义,明白了毛主席为什么要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雷锋乐于助人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大家,也鼓舞、激励着大家行动起来,向雷锋叔叔学习。

(将抽象的文字演化成一幅幅灵动的画面,符合小学生,尤其是低段学生思维的特点——低段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切合他们的胃口——诗歌不再是一个个方块字的机械组合,而是通过想象,给这些晦涩的汉子带上了情感,满足了他们感性学习的需要。“一句话,一幅画”,当然会演绎出事半功倍的学习之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