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户前三味的世界——江户时代的日本料理

 fairyfail 2022-03-22

据信,江户是18世纪全球最大的城市。德川幕府的参觐交代制度使工商业者大量涌入,构成了市民的主体,他们被安排居住在成排的木质房屋(长屋)中。在这种情况下,开火煮饭成为了一件有安全隐患的事。因此,人们更喜欢到街边的屋台(可以肩扛的流动食品摊)解决吃饭问题。

或许是受到武家文化的影响,江户人普遍追求外表的华丽,脾气急躁且乐于表现。因而,有三种料理速度很快且站着就能吃的路边摊美食,在江户逐渐获得超高人气直到今天,被人们合称为“江户前三味”(断句为“江户前/三味”)。它们就是荞麦、寿司和天麸罗。


荞麦

当代日语中,“荞麦”(そば)二字默认是指荞麦面。

与大多数被视为谷物的其他植物不同,荞麦属于蓼科,而不是禾本科。荞麦是一种在高寒地区生长旺盛的植物,高寒地带其他谷物很难生长,而荞麦的种子蕴含了丰富的蛋白质,因此也成为了当地人的主食。

图片

荞麦田,位于不丹

荞麦有很多种吃法,最受欢迎的则是将其磨成面粉然后加工。不过,因为荞麦面粉麸质(面筋)含量低而缺乏粘性,因此一般需要滚开的水和面,令淀粉糊化,这种纯粹用荞麦粉的面称为“十割荞麦(じゅうわりそば)”;或者在制面过程中使用黏合剂,如小麦粉、鸡蛋,乃至薯类。江户时代最受欢迎的“二八荞麦(にはちそば)”,就是两份小麦粉合八份荞麦粉制作的。(也有说法称“二八”之名起自每碗售十六文钱。)还可以在面团中加入其他的食材,如芝麻、海苔、抹茶,蔬菜,产生特殊风味。

图片荞麦粉依选取的部位分不同的种类:只取芯的叫做更科荞麦(さらしなそば),色白;带壳的叫做田舍荞麦(いなかそば),色黑;去壳而保留种皮的叫做薮荞麦(やぶそば),色绿。同时,荞麦粉也会因荞麦的收割世间与储存期长短,而有新荞麦和陈荞麦之别。

经过和面、揉面、擀面后,接下来就可以制成荞麦面条:在中国北方,这一步一般是用压面机来压,沿孔洞落下的面条直接进入下面的热水锅中煮熟,称为“河漏”,后来音变成为“饸饹”;而在日本,则是将面团用刀具切成均匀的长条形的。

图片

中国压面条的工具·饸饹床,以及日本辅助切出荞麦面的小间板(こまばん)。后者因为要像小马一样有节奏不断移动,故又名“驹板”(读音相同)。

荞麦在日本通常有三种传统吃法:

1、盛荞麦(もりそば):将煮好的荞麦面过冷水,沥干,铺在木盒或竹笊(ざる)中。吃的时候,将以酱油为主的调味汁(つゆ),从一个叫荞麦德利(そばとっくり)的小瓶中,倒入一个被称作“荞麦猪口(そばちょく)”的小容器里,用筷子取面条蘸食。此外还会准备海苔、山葵、葱花、萝卜泥等材料,可以随个人口味添加。

图片

盛荞麦

2、挂荞麦(かけそば):将过冷水的荞麦面再煮,然后放入装满热汤的碗中。调味一般会使用大葱和七味粉,有的会加入陈皮和山椒。

图片

挂荞麦

3、泼荞麦(ぶっかけそば):将过冷水的荞麦面装入碗中,再加冷汤。

图片

泼荞麦

1和3都是加冷汤,也叫“辛汁”(からじる);2加热汤,也叫“甘汁”(あまじる)。

此外。狐(きつね,油炸豆腐皮,据说稻荷神的使者和象征·狐喜食之)荞麦、狸(たぬき,炸渣,读音与“狸”相近,且有投入后会令汤色起变化的特点,被视为与狸相似)荞麦、月见(つきみ,生鸡蛋的黄与满月相似)荞麦、南蛮(ナンバン,加入大葱烹调的肉汤,相传做法起源自从南边来日本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南蛮人用的是当时尚未大量引进的洋葱,锁国之后日本人就改用了大葱)荞麦等做法也很常见,各地也发展出了不同的料理。

现在,也有为了突出荞麦面的口感和香味,只蘸一点盐或水食用的方法。

图片

左上:狐荞麦;右上:狸荞麦;左下:月见荞麦;右下:鸭南蛮

关于荞麦这种植物是日本本土就有还是后来才传入日本,这个问题不是我们要讨论的。已知的是,养老七年(723年)官方曾鼓励栽培荞麦,当时的法令中将荞麦以汉字表记为“曾波牟岐(そばむぎ)”。

至稍晚的平安时代,荞麦还被当时的上流社会视为一种不登大雅之堂,只供农民备荒的粗食。据镰仓时代成书的《古今著闻集》记载,当时的贵族和僧侣们对歌僧·道命(藤原道长之侄)比山民还要嗜食荞麦,认为其他饭菜都无法与之相比一事感到震惊。

那时候,荞麦主要被做成粥,或者麻糬和烤饼。

图片

荞麦粥(そばかゆ)、荞麦麻糬(そばがき)与荞麦烤饼(そばやき)

目前发现的最早记载荞麦面条的文献,是天正二年(1572年)信浓国(今长野县)木曾郡大桑村定胜寺的一份接受捐赠的记录,当时把荞麦面条称作“荞麦切(そばきり)”。除此之外,也有认为荞麦发源自信浓国的其他地方,或者南面的甲斐国(今山梨县)的主张。两国都是盛产荞麦的地区,因此也很难说到底是从哪边开始的。

顺带一提,江户时代信浓国出身的著名俳人·小林一茶就曾经吐槽过自己贫穷的家乡只有大雪、咸菜和荞麦。

图片

长野县的群山与小林一茶

荞麦从甲信的寺庙发源,于江户时代得到推广,地位提高,各地大名甚至也要向将军家进贡荞麦,再也不是如平安时代一般被视为贱物。不过,武士和公家吃路边摊依然被视为羞耻的行为,传说赤穗浪士就曾在复仇之前到荞麦屋果腹,反映了他们当时的落魄,这点直到幕末才有所改变。

图片

由歌川国芳所绘的《假名手本忠臣蔵十一段目·夜讨之图》。《忠臣蔵》即改编自赤穗事件的歌舞伎剧目

17世纪末叶以来,荞麦在庶民中迅速扩展,有些荞麦屋还出现了外卖业务。据万延元年(1860年)江户町奉行所的调查记录,当时全江户已有荞麦屋3763家。它的流行不仅是因为好吃,还有营养上的原因:当时的江户人普遍过食精白米致使B族维生素缺乏而引起脚气病,荞麦事实上成为了一种很好的膳食补充剂。除了面条以外,连荞麦汤也被视为对身体有益而被饮用。

图片

江户时代的荞麦屋台(复原)

久而久之,过年和搬家时要吃荞麦面也成为了一种习惯。后来被发现是诈骗犯的80年代名作家·栗亮平的成名作·《一杯のかけそば》(曾被中国大陆译为《一碗阳春面》收入教材),就是以母子三人在大晦日到“北海亭”吃挂荞麦为主题的。

图片

根据《一杯のかけそば》改编的同名电影(西河克己导演,永井爱编剧,渡濑恒彦、泉平子主演。1992年2月15日上映)海报

随着荞麦面在江户日趋普遍,历史更为悠久、室町时代大行其道、在关西依然占据主流的乌冬,却被江户人轻视起来。当时的民间绘本《化物大江山》中,更是将荞麦与乌冬分出了“正邪”:荞麦被比作源赖光,乌冬被比作酒吞童子。江户的乌冬摊见此情形,也纷纷改挂荞麦的招牌,同时提供两种面食。相对的,今日东京的乌冬店主打关西地方美食,因此不提供荞麦。

图片

荞麦(源赖光)与乌冬(酒吞童子)

荞麦的影响力如此之大,以至于在那以后传入或发明的面条类料理,比如拉面(ちゅうかそば,即“中华荞麦”)和日式炒面(やきそば),在日语中也大都以“そば”来称呼。(当然,今日称呼拉面,更常用“ラーメン”这一音译词)

图片

由まるか食品株式会社生产的“ペヤング”炒面方便面系列,是日本有年头的人气食品,以独特的长方形盒而知名。在包装上可见“やきそば”四字,尽管面条中并不含荞麦粉

近代以后,荞麦屋发展成可以喝酒、闲聊,乃至进行秘密活动的社交场所。而为了与生活节奏的加快相适应,车站、地铁等地的立食荞麦屋也不断涌现出来。

图片

位于札幌站月台上的一处立食荞麦屋

寿司

寿司(すし)作为象征日本的“国食”,在全世界享有盛誉,但当下习见的握寿司(にぎりすし),历史却并不是很长。

“すし”,目前认为是由古日语的“酸”一词而来。其对应的汉字,除了“寿司”以外,还有“鮨【yì】”或者“鮓【zhà】”。尽管在汉语中,这两种所指的都与寿司不是同一料理,但是训读也都读作“すし”。由于这是一种进贡的食品,为了讨口彩,所以出现了“寿司”这种表记;另一方面,关东习用“鮨”来表记,关西则是习用“鮓”。

图片

由喜代村株式会社经营的寿司名店·すしざんまい(总店位于东京银座),若以汉字表记,则为“寿司三昧”。木村清社长的形象和招牌动作深入人心,也成为被模仿的对象


那么,我们就要搞清这几种东西之间的渊源。《尔雅·释器》:“肉谓之醢【hǎi】,鱼谓之鮨。”“醢”为肉酱,则可知“鮨”为鱼酱;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也沿用此说法:“鮨,鱼䏽酱也。出蜀中。”此外,《说文》中也出现了“鲊”:“(“鲊”之古字),藏鱼也。南方谓之䰼【qín】,北方谓之鲝。”说明“鲊”是一种用于储存的腌鱼。稍晚的刘熙《释名·释饮食》则作具体描述:“鲊,菹【zū】也,以盐、米酿之如菹,熟而食之也。”提到了后世寿司的两个要素:鱼与米。

但是,到曹魏张揖《广雅》中却说:“䰼、鮆【cǐ】、鮨,鲝也。”东晋郭璞给《尔雅》作注时,也称“鮨,鲊属也。”可见在魏晋之时这二字已经混为一谈。

而记载“鲊”的做法最详尽的,则要数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全文如下:

“凡作鲊,春、秋为时,冬、夏不佳(寒时难熟;热则非咸不成,咸复无味,兼生蛆,宜作裛【yì】鲊也)。取新鲤鱼(鱼唯大为佳,瘦鱼弥胜,肥者虽美而不耐久。肉长尺半以上,皮骨坚硬,不任为脍者,皆堪为鲊也)。去鳞讫,则脔:脔形长二寸,广一寸,厚五分,皆使脔别有皮(脔大者,外以过熟伤醋,不成任食;中始可啖;近骨上,生腥不堪食,常三分收一耳。脔小则均熟。寸数者,大率言耳,亦不可要。然脊骨宜方斩,其肉厚处薄收皮,肉薄处,小复厚取皮。脔别斩过,皆使有皮,不宜令有无皮脔也)。手掷着盆水中,浸洗去血。脔讫,漉出,更于清水中净洗。漉着盘中,以白盐散之。盛着笼中,平板石上迮去水(世名“逐水”。盐水不尽,令鲊脔烂。经宿迮之,亦无嫌也)。水尽,炙一片,尝咸淡(淡则更以盐和糁【sǎn】;咸则空下糁,不复以盐按之)。炊秔【jīng】米饭为糁(饭欲刚,不宜弱,弱则烂鲊)。并茱萸、橘皮、好酒,于盆中合和之(搅令糁着鱼,乃佳。茱萸全用,橘皮细切,并取香气,不求多也。无橘皮,草橘子亦得用。酒,辟诸邪恶,令鲊美而速熟。大率一斗鲊用酒半升,恶酒不用)。布鱼于瓮子中,一行鱼、一行糁,以满为限,腹腴居上(肥则不能久,熟须先食故也)。鱼上多与糁,以竹箬交横帖上(八重乃止。无箬,菰、芦叶并可用。春、冬无叶时,可破苇代之)。削竹插瓮子口内,交横络之(无竹者,用荆也)。着屋中(着日中、火边者,患臭而不美;寒月穰厚茹,勿令冻也)。赤浆出,倾却。白浆出,味酸,便熟。食时手擘,刀切则腥。”

图片

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六朝以来,随着中日两国首次大规模交流,相信这种料理法也一道传过去了。养老二年(718年)的《养老令》中规定“鳆鲊”、“贻贝鲊”、“杂鮨”为贡品;延长五年(927年)的《延喜式》也提到当时日本有很多地方出产鮨。特别是自日本皇室将都城迁往平安京以后,毗邻琵琶湖,盛产淡水鱼的近江国(今滋贺县)也开始大量进贡此物,成为知名产地。至今,滋贺县依然保留制作“鲋(フナ,即鲫鱼)鮨”的传统工艺。

在平安时代晚期的《今昔物语集》中可以看到以下两条记载:“某女贩鮨,中酒,径呕于鮨桶,乃急急搅和之,客亦不知。”“三条中纳言朝成苦肥满,医告以'夏惟凉渍,冬惟汤渍’。中纳言遂命从者更进瓜渍、鲇(アユ,香鱼)鮨凡数十数,终不得稍减。”

由第一条记载可知,鮨闻起来的味道和呕吐物相似,是酸臭的;由第二条记载可知,既然能用“鲇鮨”来下泡饭,则腌成鮨后用过的米饭是会被丢弃的。在庶民食用稻米还极其艰难的古代,这无疑显得很浪费。于是,人们便开始尝试食用鮨的下脚料,而经过发酵的米饭变得微甜微酸,尚称可口。

图片

鲋鮨

按照传统工艺,鮨的制作需要消耗一年的时间。而到了米食已经相对普及的室町时代,参考其他渍物做法的“生成(ナマナレ)”开始出现,这是一种缩短发酵时间,将鱼和米饭一同食用的料理,追求鱼、饭一同发酵后产生的酸香风味。腌制时的米饭也从《齐民要术》倡导的硬饭变成了软饭。生成与鮨相比,是不耐保存的,这是寿司演进过程的一次重大转折。不过,作为一种新兴产物,生成在当时的武家和公家中并没有流行起来。

此后,为了进一步加快发酵的速度,产生酸味,人们曾试验过加酒(至今鹿儿岛亦有特色料理·酒寿司)、加酒糟、加酒曲,终于在17世纪出现了加醋以直接获得酸味的方法。而醋饭亦衍生出多种变化:将切好的食材用来拌醋饭,即为“散寿司(ちらしすし)”。也有将用醋浸过的鱼肉盖在醋饭上,放入盒中压紧,再切的“押寿司(おしすし)”。寿司卷帘也于此时开始出现,人们把米饭和鱼卷起来以便食用。而这样做会令一些饭粒粘在卷帘上,形状也就不够美观,于是就出现了先铺一层紫菜的方法,这就是卷寿司(まきすし)。这几种至今依然是关西寿司的典型。后来,卷寿司也受关东风俗的影响,演化出种种变体:不止是鱼肉,连生黄瓜、腌萝卜、鸡蛋等其他食物,也被卷了进去;尤为出名的,是在饭团上放置如鲑鱼子、海胆等易洒易碎之物,再将侧周用紫菜包起来的寿司,这种寿司在昭和时代才出现,被称为“军舰卷(ぐんかんまき)”。享和二年(1802年)出版的《名饭部类》,更是记载了全国各地32种寿司的制作法。

图片

左上:散寿司;右上:押寿司;左下:卷寿司;右下:军舰卷

然而,对于急性子的江户人来说,这样的时间也不愿意等。于是,寿司在江户出现了划时代的革命:

“闻有妖术者,仅以其身握出来,鱼鲊盖米饭。”在文政十二年(1829年)结集出版的《柳多留》中收录的这首川柳,是握寿司在文献中最早的出处。相传握寿司是于文政七年由一个叫华屋与兵卫的人发明的:将米饭蒸煮后,趁热拌入寿司醋(除醋外一般还有糖、盐、味醂等,配比各家不同),再快速捏成一口大小的饭团,加一点山葵,最后加一片海鲜,可蘸酱油食用。

江户处于河流入海口,四时皆有极为丰富的新鲜水产:春季有银鱼、蛤蜊;夏季有竹筴鱼、鲣鱼;秋季有鲭鱼、贻贝;冬季有鲷鱼、赤贝;鲽鱼、鲍鱼、虾、乌贼、章鱼更是全年不断。刺身文化亦因此而有坚实基础,用最适宜的刀法处理食材,保证了这种不耐久放,须在鲜时享用的美味更上一层楼。

握寿司一经出现便迅速风靡,引起其他店家纷纷仿效,从而成为江户前料理的代表。


图片

握寿司


至天保十五年(1844年),用调过味的油豆腐皮包菜饭的稻荷寿司(いなりすし,其名之来源,参见上文“狐荞麦”的注解)也开始出现在流动摊上,成为幕末以来江户的流行小吃。而关东与关西对稻荷寿司的理解,则有方形(如米袋)和三角形(如狐耳)的差别。

图片稻荷寿司。其形状为方形,故知其为关东风

这一时期,江户的寿司业还出现了一套行话。试举例如下:

アガリ:上。指茶水。

アニキ:兄贵。指提前准备好的食材。

オドリ:跳舞。指新鲜的食材,多指鲜虾。

カッパ:河童。指黄瓜。(传说河童喜食此物)

ガリ:咀嚼清脆的声音。指腌姜。

クサ:草。指海苔。

シャリ:舍利。指饭粒。

テッポウ:铁炮。指海苔卷。

ナミダ:泪。指山葵。

ナミノハナ:浪花。指盐。

ネタ:“种(タネ)”的颠倒。指铺在饭团上的东西。

ムラサキ:紫。指酱油。

随着寿司的制作已经讲究到每个寿司必须用多少粒米这种程度,寿司也有了从庶民的食物进化为高级料理的趋势,甚至出现了一贯钱一个的寿司。

图片

江户时代寿司摊的风景

明治时代以后,锁国状态结束,寿司也随着出国的日本人被带到世界各地,成为日本的一大文化符号。

图片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日本町,美国最早的日本料理店“大和屋”即开设于此

而制冷产业的完善,使最初只能在沿海城市享用的握寿司深入腹地,也不断有ネタ因此从腌渍中解放出来。但依然有很多人吃不起鱼,只好用时蔬或渍物当成鱼肉摆在饭上,比如用烧茄子仿鳗鱼,用茗荷仿赤贝,用泽庵渍仿玉子烧等,亦形成了一番别样的风雅。

图片

蔬菜与渍物寿司


而令握寿司职人最终遍布日本的契机,则是大正十二年(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

图片

关东大地震之后,很多关东人一度前往关西避难,客观上促进了两边文化的交融。那也是有记录以来,唯一一段大阪的人口数量超过东京的年代

战后,食品极度短缺。昭和二十二年(1947年),日本政府实施《饮食营业紧急措施令》,导致寿司店无法正常营业。后来通过寿司行会志愿者与政府的谈判,定规为:如果拿1合米到寿司店,并支付一定的加工费,就可以加工成10个握寿司(或4根卷寿司)。于是,“10个握寿司/4根卷寿司=1人份”的规矩就定了下来。

图片

1合米约等于180毫升

到了高度经济成长期,基于卫生方面的考量,屋台寿司从屋台纷纷走到室内。虽然也有便宜的店,但寿司店一般被视为高级的料理店。

图片

小野二郎,人称“寿司之神”。现任寿司餐厅“すきやばし次郎”(位于东京银座)料理长


直到昭和三十三年,寿司迎来了它的再一次革命:大阪人白石义明参考啤酒生产线发明了一种回转传递食物的传送带,并开设了世界上第一家回转寿司店——元禄寿司。回转寿司不仅继承了新鲜制作的传统,而且取用方便,价格低廉,只需二、三雇员即可维持餐厅运作,因而得以迅速拓展,成为目前海外(特别是大中华区)最常见的寿司店形式。寿司外送业务也于此时发轫。这两种变化,导致寿司终于回归到了庶民可以享用的美食。

图片

元禄寿司本店,位于东大阪市布施站北口

对外交流的频繁也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寿司的种类更加丰富。可以说,现在就是发扬个性与创造力的“创作寿司”的时代。

图片新派的寿司。牛肉、鹅肝、芝士、玉米、水果、蛋黄酱、辣椒酱等食材,火烤、油炸等手法,纷纷融入寿司的制作中

最后再提一下关于刺身和寿司如何蘸酱油的问题:当下很多人习惯把山葵加进酱油碟里搅散再蘸食,这其实是不太地道的。

食用刺身正确的方法是:夹取一块生鱼放在酱油碟中,再将适量的山葵放在没有蘸到酱油的一面上。这是因为昔日屋台时代酱油碟是共用的,要拒绝浑浊,保持视觉上的清洁;同时,这种蘸法也能使鱼的鲜味,酱油的香味,山葵的辛味做到层次分明。

至于寿司,一般已将山葵点在ネタ之下,因此只需蘸酱油。最好是用手而不是用筷子,打斜着蘸,且尽量不要让饭沾到酱油。至于军舰卷,则是直接将酱油倒在ネタ上。也有一种在ネタ上刷好酱油再呈上的方式,至今仍在大阪流行。

图片

用地道的方法食用,碟中的酱油依然保持清澈


天麸罗

我们都知道,天麸罗(てんぷら)指的是一种将海鲜或蔬菜以面糊包裹,油炸而成的料理。用××来炸,就可以叫“××天”,例如用虾来炸,就可以叫“海老(エビ,与“虾”同音,故日本有以虾祝寿之风俗)天”;用牛蒡来炸,则为“牛蒡天”。但狭义上的天妇罗,只是指炸海鲜,炸蔬菜则被称为“精进扬(しょうじんあげ,何谓“精进”,下文即知)”。

与寿司一样,天麸罗也有一套行话:外层炸过的面糊,称为“衣”,通常由鸡蛋、低筋小麦粉和水搅拌调和而成,也可酌情加入淀粉、米粉等。不同的口味需求,导致衣的配比也各有不同。一般来说,如果希望松软一些,鸡蛋的比例就要高;如果希望酥脆一些,水的比例就要高。

日本人尤其喜欢衣被炸到微微散开的状态,称作“开花”,为了达到它,师傅们会在炸制过程中用筷子将未定型的衣微微拨散。不过,自从炸猪排出现以后,偷懒的人也会通过加面包糠以直接达到此效果,也有加切碎的粉丝的,现在甚至还有将柿种弄碎加入面糊的方法。

图片

《食戟之灵》动画第九话中出现的用柿种炸出的天麸罗

而被包裹着的原料,也称为“种”。通常是用虾、牡蛎、乌贼、海鳗等较为便宜的海产,以及萝卜、紫苏、茼蒿、茄子、藕、芋、牛蒡等蔬菜,后来又有红薯、南瓜、青椒、马铃薯等加入进来。天麸罗厨师们相信,“三分凭手艺,七分看原料”,即使不是如刺身般生食,天麸罗的材料也要讲求新鲜,而不能像现在有些打着“日本料理”旗号的餐厅一样,用那些因新鲜程度不够而做不了刺身的原料来炸。

图片

各种食材都可用来炸制

那么,“てんぷら”这样一个略显怪异的语汇是如何出现的?当今的通说是:在葡萄牙,天主教徒为了遵守斋日不食畜肉的规定,会制作一种以蔬菜或鱼虾经调味后裹上面粉和鸡蛋油炸的食品,这就涉及到tempêro(调味料)、temperar(油炸)、témporas(斋日)、templo(寺院斋食)等读音相近的葡萄牙语词汇,甚至也有认为是源自tempera(蛋彩画)的。自16世纪南蛮人进入日本以后,传教士也开始在日本制作这种食品,从而将这些词汇带到了日语之中。

图片

葡萄牙菜peixinhos da horta(直译为“花园中的鱼”),在通说中被视为天麸罗的原型

最早记载天麸罗的文献是宽文九年(1669年)成书的《食道记》,该书在其下解释道:“细切鸟肉、镰仓龙虾、胡桃、葛根酱。”推测是将上述材料制成肉丸,但已不知具体烹饪法。两年后的《料理献立抄》,则指出是将泥鳅裹面衣下油炸。至宽延元年(1748年)的《歌仙之组丝》中,则明确记载“天麸罗是用种类不限的鱼裹满面粉入油炸,如茼蒿、牛蒡、藕、山药等杂菜,亦可裹上面粉、水、酱油来炸。”这就已经极其接近今日的形态了。

至于“天麸罗”这一汉字写法,比较严肃的说法是,将“天”训为“表面,外层”,将“麸”训为小麦粉,将“罗”训为配合译音的虚字(一说指面衣轻薄如罗)。但也存在一个有趣的传说:江户时代中期,某位名叫利助的大阪青年,偕相好艺伎私奔江户,访问文人·山东京传,提及欲在江户以制售关西式炸鱼维生,求京传赐名。京传说:“你乃天竺(でんさく,“天竺”系“逐电”之倒转,当时惯语)浪人,'呼啦’(ふら)一声如风而来,不如将此物命名为'天麸罗’吧!”

图片

山东京传

虽然,在通说中,天麸罗的出现似乎是南蛮文化传来以后的事。但事实上,早在奈良及平安时代,日本就从中国学会了用米粉制作衣包裹在食材上再烹饪的技法。而佛教也成为油炸料理在日本出现的一个契机:镰仓时期,曾到南宋修习佛学的道元禅师(日本曹洞宗始祖)将当时中国佛寺内的一套素斋规矩引到日本,由于禅僧将料理和食用素斋的过程也视为修持的一种,因此称其为“精进料理”,保持分餐制传统。而到江户时期,自福建东渡的隐元禅师(日本黄檗宗始祖)也带来了明代的素食新形态,由于这种素食主要做给众香客食用,因此称为“普茶(ふちゃ)料理”,即“向普罗大众施茶”之意(一说是与“福清”之闽南语读音相近,隐元即为福清出身),是众人围坐共餐的。僧人受戒律所限不食荤腥,为了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这两种料理都会使用植物油来烹调,而普茶料理尤以大量用油和淀粉,且有仿荤菜式为其特色,炸素菜的出现似乎也成为一种必然。另外,来长崎的华人们综合日、中、西三种口味而发明出的卓袱(しっぽく)料理,也被视为普茶料理的一种延伸,其中就有煎制或炸制的荤菜。

图片

精进料理、普茶料理与卓袱料理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天麸罗并不是由单一的某个外国传来的食品,而是由多种外来食物在日本碰撞、融合而产生的。

毫无疑问,这样的食物,是从日本昔日对外开放的前沿·九州首先出现的:16世纪,在长崎出现了参考南蛮料理做成的 “长崎天麸罗”:在长崎曲折的沿岸捕获的海产,裹上用砂糖、盐、酒调味的面衣,再以猪油炸制。因为味道足够浓厚,所以不蘸其他调料。萨摩国(今鹿儿岛县)则在与琉球人的交流中,学会了一种将鱼肉打成鱼糜,再经调味、塑性的半成食品。由于一般被加工为半月形,所以叫“半片”(はんぺん);亦有说法称此物是由名为半平的日本厨师原创,因此亦作“半平”(读音相同)。而将“半片”(“半平”)油炸,就是萨摩扬(さつまあげ)。当此新潮于17世纪传到有着浓厚佛教传统的近畿之际,人们在鱼饼加入素菜,并改用胡麻油去炸,为了使滋味更丰富,就蘸出汁(だし,以鲣节、昆布煮成的汤,可谓日本料理的底味)食用,因此这种料理被时人称为“蘸汁扬(つけあげ)”。当然,关西其他一些地方喜欢用蘸盐食用(盐也可以加入抹茶、山椒等),也有蘸柑橘系果汁的。

关西人是将这些在西日本诞生、以萨摩扬为代表的炸物,统称为“天麸罗”的。这一叫法在日据时期传入台湾,所以台湾也有了和萨摩扬差不多的食物,被音译作“甜不辣”。

图片

长崎天妇罗、萨摩扬(甜不辣)与蘸汁扬

从山东京传赐名的传说中可以知道,江户开幕后,这种油炸料理也从西日本东传。鱼河岸的商贩们尝试着,将江户前出产的新鲜鱼介在经胡麻油炸制后食用,称为“胡麻扬(ごまあげ)”。油炸后的鱼介不仅去掉了生腥味,还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保存时间,因而开始被贩卖。而廉价的菜籽油也于稍后推广开来,油炸的成本降低了。当时贩卖的形态是:屋台设有容量很深,锅壁也极厚的特殊炸锅(厚壁的锅有助于维持油温恒定),摊主当面炸制,以竹签串起,在调味碟上蘸萝卜泥和酱油食用。与荞麦、寿司一样,由于调味碟是公用的,故只许蘸一次。由于天麸罗兼具美味、快速、便宜(一串只需四至六文)的特点,从而大受欢迎。

图片

江户时代的天麸罗屋

本来,天麸罗作为如荞麦一样的庶民小吃,是不被武家和公家接受的。然而,至19世纪前期,天麸罗也晋身为在料亭享用的高档料理而逐渐远离屋台。例如深川亭文吉创制的 “金麸罗”:面衣中增添少许甜荞(做荞麦面的那种)粉,鸡蛋只取蛋黄,用胡麻油炸制,以追求金黄色的外观。但后来发现这样炸出来会发黑,于是加以改良,将甜荞替换为苦荞,更改用山茶油来炸制,终于制成了豪华绚烂的金麸罗。见此,另一些人产生了竞争意识:面衣中加米粉,鸡蛋只取蛋清,用菜籽油炸制,以追求银白色的外观,这被称为“银麸罗”。(不过,有不少人视银麸罗为邪道,因此趋于消失。)金麸罗与银麸罗的出现,体现了上流社会对天麸罗的制作考究程度的不断加深。

图片

用金麸罗的做法炸出的虾和用银麸罗的做法炸出的牡蛎

料亭在上天麸罗时,会在盘中垫一张折法有讲究的和纸,一方面是吸走多余的油分,另一方面,讲究的食客可以通过纸上油渍的状况看出厨师的功力,油渍越少越浅,说明厨师的选材、火候与手法越到位。

此外,“天麸罗+蜜瓜”的搭配也在料亭中诞生,这些都成为了传统。

图片

蜜瓜,产自静冈县

相传,德川家康在消灭丰臣秀赖的第二年(元和二年,1616年),因食用京都商人·茶屋四郎次郎(亦为家康心腹)进献的京都时下风味——鲷鱼天麸罗中毒而死,故江户城内禁止制作天麸罗。

但事实上,当时进献的“炸鲷鱼”并不是如天麸罗一般有一层面浆作衣,而是鲷鱼片蘸调料粉,再蘸一点面粉就油炸的食物,类似今天的唐扬(からあげ,日式炸鸡块)。况且,根据《德川实录》,家康于当年一月二十一日食用炸鲷鱼,四月十七日才去世,因此排除食物中毒致死的可能性。《实录》记载的家康临死时“暴瘦、吐黑血、臌胀”等症状,史学界已认定家康实际的死因是胃癌,炸物只能算是一个关联不大的诱因。家康本人能享70岁以上的高寿,与他平时留心阅读医药书籍、极其重视养生是分不开的。或许,征伐岁月一向视肥甘厚味如毒药的家康,在所有威胁到他的力量消失殆尽以后,就开始放松自己,连吃了五片炸鲷鱼,从而导致肠胃出现不适。

至于江户城内禁止制作天麸罗的规定,确实是有的,不过那是为了防火。

图片

德川家康

尽管家康吃天麸罗而死的说法在江户时代广为流传,可依然不妨碍末代将军·德川庆喜成为天麸罗控:他有一个直径达五寸的碟子,每当想吃的时候,就让侍从带着这个碟子到城下町去购买什锦天麸罗(かきあげ,将鲜虾段和扇贝丁等入面浆,以勺舀出,在热油中自然炸成饼形),装到堆积如山为止。

图片

德川庆喜与什锦天麸罗

明治以降,国内界限的突破使关西与关东互相交流地更为频繁。关东的酱油与关西的出汁相结合,加上味醂、砂糖,构成了今日天麸罗蘸汁的味型,通常还会在蘸汁中加入萝卜泥,也有加红叶落(萝卜泥与辣椒碎一同醋渍)、腌姜、柚皮、山椒等作为加味的。和歌山县与冲绳县甚至在英系文化的影响下,有用喼汁蘸天麸罗的特殊风味。

图片

除了如本部分第二张图展示的蘸汁配萝卜泥以外,天麸罗亦可蘸山椒粉、盐、柠檬汁等物来食用。比较上档次的天麸罗店往往也会准备这些东西

战争年代,物资供应紧张。然而,越是困苦的时代,人们对于油香的渴望往往就越强烈。而这种渴望,又在那个时代产生出许多悲喜剧:

浙赣会战时,曾发生过一队日军士兵误以缴获的桐油炸制天麸罗,导致集体中毒的事件;

忙于化学品生产的后方工厂,一些职工偷着用原料·蓖麻油来炸天麸罗,并大呼美味异常;

而终战后的冲绳,更是上演了这组活剧不可救药的最终高潮——用机油炸天麸罗…

图片

冲绳战役之后

在从战争的阴云缭乱中走出来以后,日本进入了经济增长期,食品公司也大规模生产调制好的天麸罗粉,终于使得天麸罗“飞入寻常百姓家”,不再那么高高在上。

图片

由日清株式会社生产的天麸罗粉。日清同时也是方便面的发祥地

当然,料亭中的高级天麸罗,就是要吃师傅的手艺,所以价格依然居高不下。

图片

早乙女哲哉,人称“天麸罗之神”。现任天麸罗餐厅“みかわ是山居”(位于东京门前仲町站前)料理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