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历时小字典》第二部6:假

 爱雅阁 2022-03-23
《汉字历时小字典》第二部6:假

 假   jiǎ



  
假,《说文》小篆图片[1],左方图片是“人”。右方图片是“叚”,表示读音。假,字形不明。

汉朝文字一继承小篆
图片,写作图片[2]。

汉朝文字二图片[3]。

汉朝文字三图片[4]。

楷书图片[5]。

假,本义不明。

假,有“借”(动词)义。
《书·伊训》:“皇天降灾,假手于我有命。”

“借”,即“暂时使用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即“借用”,使用某物,即“凭借某物做某事”,因此引申为“凭借”(介词)。引申类型:因果引申。“使用某物”是因,引申为“凭借”是果。
《荀子·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借用”引申为“借用不存在的事物来说明某事”,即“设想”(动词)。引申类型:目的引申。借用不存在的事物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某事。
《汉书·贾谊传》:“假设陛下居齐桓之处,将不合诸侯而匡天下乎?”

“设想”引申为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即“假如、如果”(连词)。《正字通·人部》:“假,设辞。”引申类型:词性改变。从动词改变为连词。
《荀子·正名》:“假而得问而嗛之,则不能离也。”
杨倞注:“假或有人问之。”


旁证:“借”有“借用”义(《左传·定公九年》:“尽借邑人之车。”)。又有“凭借”义(《左传·成公二年》:“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 又有连词“假如”义(《诗·大雅·抑》:“借曰未知,亦既抱子。”)。

“借用”引申为“暂摄某职务”(动词)。《吕氏春秋·审分》:“假乃理事也。”高诱注:“假,摄也。”引申类型:性状近似引申。“借用”是“暂时使用”,
“暂摄某职”是“暂时行使某职位的权力”,都有“暂时”的含义,性状相近,因此引申。
《史记·项羽本纪》:“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
张守节正义:“未得怀王命也。假,摄也。”

“借用”即“暂时使用一下”,因此引申为“权且、暂时”(副词)。《广韵·马韵》:“假,且也。”引申类型:因果引申。“借用”有“暂时、权且”的含义,所以引申。
《诗·小雅·小弁》:“假寐永叹。”
郑玄笺:“不脱冠衣而寐曰假寐。”
闻一多新义:“假寐,即姑寐,犹言暂时寝息也。”

借用某物”即“不是真的拥有该物”,“不是真的”引申为“虚假的、虚伪的”(形容词)。《说文·人部》:“假,非真也。”引申类型:因果引申。“不是真的拥有该物”内含有“并非真的”的含义,这是因。引申为“虚假的”是果。
白居易《古塚狐》:“假色迷人犹若是,真色迷人应过此。”

“虚假的”引申为“以虚假的冒充真的”,因此引申为“冒充”(动词)。引申类型:作用引申。使用虚假的东西的作用是为了冒充真实的,以达到蒙骗的目的。
《三国演义》第十四回:“操大喜,先发人往袁术处;次假天子诏,发人往徐州。”


jià


假,王力拟上古音图片[6]。暇,王力拟上古音图片[7]。两者读音相近,因此“假”有“
”义,表示“空闲、空余时间”,引申为“假期”(名词),所谓“请假”,即“申请休息,把原本要工作的时间改变为空余时间,脱离工作”。《广韵·祃韵》:“假,休假也。”《字汇·人部》:“假,假告休沐也。”这种情况属于同音近音假借。
范甯《启断众公受假故事》:“五月给田假,九月给授衣假,为两番各十五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