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姜泻心汤”方证探疑

 醒真 2022-03-23
图片

 《伤寒论》第157条: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鞕,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今天让笔者带领大家一起去深究一下这个条文!

   说是一个人得了“伤寒”(太阳伤寒表实证,可参考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我们知道“伤寒”即是外受“风寒之邪”,因为“寒”性“闭拒”,凝阻经脉,所以患了“伤寒”的人应该是“恶寒”明显的同时,伴随发热、疼痛等不是症状!(可参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所以治疗“伤寒”的方法应该是“发汗”!

图片

   而患者在“汗出”后表证已“解”之后,又出现的新的症状:胃中不和,心下痞鞕,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

   关键的一点来了,这里提到了几个特殊的部位“胃中”、“心下”、“胁下”、“腹中”!搞清楚这几个部位的位置对于后面条文病机理解非常关键!

    “胃中”、“腹中”

    根据第173条描述: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这里首提“胸”,次谈“胃”,后谈“腹”,因为“胸”的位置“高”,而“腹”的位置相对较“低”,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胃”的位置应该是居中的,而这个“中”应该是有“在内”、“在里”的意思,所以我们对于“胃中”、“腹中”有了初步认识! 

    “胁下”、“心下”

    我们对“胁下”的位置应该不陌生,它位于两侧胸胁,属于“少阳”的“经界”,而“心下”的位置则是“胸”之下,“腹”之上的中间位置,因为“胸”属“阳”,“腹”属“阴”,也属于“少阳”的“半表半里”的“经界”范畴,老百姓也熟称“心口窝儿”!

图片

   对了以上位置有了初步认识后,我们继续研究,说是患者自觉胃里不舒服(胃中不和),“心口窝儿”的位置感觉胀闷(心下痞鞕),一个劲的打嗝、嗳气,还口气特别大(干噫食臭),两侧的胸胁觉得不舒服(胁下有水气,可参考《金匮要略》: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而腹部则觉得整天咕噜噜的“叫”,与此同时还伴随着腹泻(腹中雷鸣下利),单纯从这个症状表现上去推敲,我们其实已经有了一些眉目,患者可能体内有了“水饮”(下利),并伴随着“气滞”(痞)!(后世温病所说的湿阻证)

图片

   仲景接下来直接告诉我们治疗方案,用“生姜泻心汤”!

   生姜泻心汤 

   生姜 (切) 四两 甘草 (炙) 三两 人参 三两 干姜 一两 黄芩 三两 半夏 (洗) 半升 黄连 一两 大枣 (擘) 十二枚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生姜”与“干姜”并用是该方的一大特色,该方可分为以下几组!

    苦降之“黄连”、“黄芩”,二者俱有苦寒之性,可以清热降气!辛散之“半夏”、“生姜”,二者配合为仲景蠲痰除饮常用药对,温里补中之“干姜”、“人参”、“甘草”、“大枣”,其中干姜温补里阳之虚,人参补元气之虚,甘草和中益气,大枣增津液,补中!综合分析后得知“生姜泻心汤”的应用背景应该是“寒热互结”引发的“水饮内停”!

图片
​  我们在返回开头的条文,说是一个患了“伤寒”的患者,可能因为发汗过度,伤了里阳,最后导致内生痰饮,与此同时邪热入里,与痰饮搏结后产生的一系列症状,所以应用“辛开”、“苦降”、“温补”的“生姜泻心汤”来对证治疗,其中“生姜”的用量最大,也突出了它行三散水饮的作用!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