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鲜卑人

 思明居士 2022-03-23

鲜卑族起源东胡人(这种说法比较广泛),东胡人是中国北方的一个较大游牧部落联盟。东周时匈奴人自称胡,东胡人生活在匈奴人的东边,中原人就把他们称为东胡,东胡并非他们自己的称呼。

东胡人的兴起和强盛比匈奴人早得多,从商代到西汉,存在了1300年。战国时期,东胡活动区域紧靠燕赵两国,即东北和蒙古草原,燕赵两国和东胡人经常发生战争。匈奴兴起时,也受到东胡人压迫。秦朝末年西汉初年,匈奴首领冒顿单于(公元前234年-公元前174年)击败东胡人,东胡部落联盟瓦解。一支退往乌桓山(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以北,大兴安岭山脉南端)称为乌桓;另一支退往鲜卑山的称为鲜卑(鲜卑山目前不确定在哪,也有说法鲜卑族名称并不是因为鲜卑山而来),鲜卑人具有白种人的特征。

东汉初年,公元45年鲜卑人随匈奴侵扰东汉边境,鲜卑人开始被中原人知道,正式登上中国历史舞台。随着匈奴的分裂,鲜卑人击败北匈奴,摆脱匈奴控制,逐渐占据了蒙古草原。

西晋末年,由于八王之乱,西晋国力大大削弱。北方的少数民族纷纷进攻中原,史称五胡乱华,鲜卑人是主力。十六国时期,鲜卑人建立了多个国家。

慕容皝建前燕(337年~370年)

慕容皝第五子慕容垂建后燕(384年~407年)

慕容皝幼子慕容德建南燕(398年~410年)

慕容皝孙子慕容泓建西燕(384年~394年)

慕容云(后燕惠愍帝慕容宝的养子,高句丽人)建北燕(407年~436年)

慕容吐谷浑(前燕慕容皝的伯父)建吐谷浑(313年—663年)

乞伏国仁(一说是匈奴人)建西秦(385年~400年、409~431年)

拓跋乌孤建南凉(397年~414年)

拓跋猗卢建代国(315年~376年),代国是北魏的前身

拓跋珪建北魏(386年~534年)

北魏是鲜卑人建立的最大王朝,拓跋珪是代国宗室,386年重建代国,396年改国名为魏,史称北魏,定都盛乐(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398年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山西省大同市)。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改革的最终结果促进了北魏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但也直接导致了后来鲜卑族在中国历史舞台的消失。

孝文帝拓跋宏(467~499年)是北魏的第八位皇帝,在位期间,改革鲜卑旧俗。规定鲜卑人改穿汉服,禁止使用鲜卑语,改用汉语,鲜卑姓改汉姓,鼓励鲜卑人和汉人通婚。拓跋姓改汉姓元,孝文帝拓跋宏改名元宏。这一系列的改革,鲜卑人失去了自己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鲜卑人最终消失,融入汉族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也有少部分融入其他民族。

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534年~550年)和西魏(535年―556年)。东魏被权臣高欢(鲜卑化的汉人)把持,高欢儿子高洋废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建立北齐(550年~577年)。西魏被权臣宇文泰(鲜卑人)把持,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废西魏恭帝拓跋廓,建立北周(557年—581年)。

北周于577年灭北齐,统一北方,北周政权后来被杨坚(汉人)掌握,581年杨坚废北周静帝宇文阐,建立隋朝(581年~618年),随着北周的灭亡,鲜卑人慢慢走进历史。

隋唐时代的姓氏长孙,独孤,尉迟,慕容,宇文等都来源于鲜卑族。隋炀帝杨广和唐高祖李渊的母亲独孤氏是亲姐妹,唐太宗李世民母亲窦皇后,唐高宗李治母亲长孙皇后都是鲜卑人,所以隋唐皇室都流着鲜卑人的血液。可能正是这种血统关系,唐王朝最为包容,开放,各国的人只要有才能,都可以到唐王朝做官。包容开放是能形成大唐盛世的重要原因之一。

鲜卑族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共出现了600多年,其最终的消失是其自身的选择,也是因为汉文化的强大。很多小的民族对于汉文化的景仰,放弃了本民族的文化,各个民族不断融合,汇成了汉族这条大河,汉文化就是华夏民族大融合的纽带。

文章图片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