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感树洞|孩子需要的是被理解,而不是被激励

 阿布的书柜 2022-03-24

树洞提问:

我女儿上初三,有时候会和我们顶嘴,但不是那种叛逆的孩子。平时待人温和,有些在意别人的评价。目前主要问题是,在学习上不管我和她爸爸怎么劝,她都显得懒洋洋的,没有精神,干事没有效率、磨磨唧唧。我们想带她去医院,尤其是去急诊或重症监护室呆上一天,这样能激励孩子吗?她的状态能有所改观吗?

壹点心理专家团树辉(实战派心理咨询师、树辉心理创办人):

查看原图

刚看到你的问题时,我都惊呆了:父母是怎么想到通过吓唬孩子来解决问题的,难道不担心把孩子吓坏吗?如果仅仅凭借我所看到的问题来展开咨询,我想我会以一种不太友好的方式开头。

我可能会说:“难为你怎么想出了一个这么好的主意,您是医生吗?您自己在感到工作没有干劲儿、生活没意思的时候有没有想过用这种方法试一试呢?”相信我这样一说你肯定会感觉不舒服,因为这样的回答已经不是在帮助你解决问题,而是有些“嘲讽”的意味了。可是有一个声音告诉我:“先等一等,一个如此令我感到惊讶的问题背后,一定另有隐情。”

心理学里把我内心出现的这个声音叫做“节制”。我为什么会感到惊讶呢?是因为我对你的想法不理解,而不是因为你的想法有多么不好。当我觉察到这一点,我会试着重新理解你。

当我仔细看完你的问题,我发现自己开始理解你了,面对孩子在初三呈现出的状态你很焦虑,你对她的一些行为表现很不理解。但同时你也看到了孩子的优点,比如她待人温和,虽然有时候顶嘴,但是称不上是叛逆,我觉得你对孩子的这些理解都是正向的,有利于你和孩子的相处。

但是你不理解孩子为什么会在意别人的评价,都到了初三这么关键的时刻,为什么面对学习,不管你怎么劝她都是懒洋洋的、没精神。你可能在想:“都到这么关键的时刻了,怎么还有功夫在乎别人的评价呢?到了该冲刺的时候了,怎么不能咬咬牙冲上去呢?”

你看,在你和孩子之间隔着一堵墙,这堵墙的名字叫做“焦虑”,面对她的事情你比她还着急,你比她还焦虑,在这种状态下你首先需要做的不是激励她,而是处理好你的焦虑。

你要接受这样一个客观事实,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他们非常需要来自外部的积极评价,所以你女儿在意别人的评价是她成长到这个阶段呈现出的客观规律。中考很重要,但是我们接受并遵循孩子成长的规律更重要。

面对中考,你的孩子一定会感受到压力,她比谁都清楚学习的重要性,所以这时候不需要你用常规的方式去劝她,而是需要在她愿意的时候和她讨论,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她需要你做什么。

这样你既能缓解自己的焦虑,也能帮助孩子缓解她的焦虑。如果孩子没有明确的要求,父母做好自己日常该做的就可以,如果孩子需要帮助,父母可以及时出现。

你可能会问:“我如果按你说的这些去做,问题就能解决吗?”我要诚实地告诉你,我不确定结果会怎样,但是肯定会比你现在把观察到的孩子的一些表现指认成“懒洋洋、磨磨唧唧、颓废”要好得多。

因为你也说了,你的孩子是很在乎外部评价的,当你带着这些评价去和孩子相处时,可能还不等你开口她就会拒绝和你沟通了。

我还可以肯定,这远比你在过度焦虑的状态下想出来的主意更可行。你带孩子去医院无非是想告诉她:“和处于病痛中的人相比我们要幸福太多了,我们要好好珍惜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呀……”然后希望孩子可以因此受到启发,孩子最好这样想:“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你的这些想象很难在孩子身上实现,因为你过度焦虑,把孩子的表现理解为她不懂得珍惜,这本身就是一个误区,这远远比焦虑那堵墙更可怕。

当你这样实施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两个问题,第一,你的这个想法很难实现,孩子不可能去医院呆上一天;第二,即便她为了你不再唠叨勉强同意了,你发现她回来后没什么变化,因为她的问题不可能按你想象的解决。

如果你能像我理解你的问题那样理解你的孩子,如果你明白你需要重新看待孩子的行为,如果你愿意尝试一下,我很期待你在尝试过后的反馈。

作者树辉:实战派心理咨询师、树辉心理创办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