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台惜纸亭见证传统“敬字惜纸”历史

 窗前有树905 2022-03-24

新屋王村的惜纸亭

有关惜纸亭的起源,宋人张舜民《画墁集》中的一个故事非常有意思。王曾的父亲爱惜字纸,见到遗弃的字纸,他都会拾起,并用香水洗净,然后焚化。王曾父亲的善行最终得到回报,他的儿子王曾进士及第。

这是一个爱惜字纸得到福报的故事。

也称惜字亭敬字亭

听上辈人多次说起惜纸亭,旧时天台古城的民居内和街巷旁曾建有惜纸亭,只是现已一座也找不到了。真正看到惜纸亭是在天台东乡的灵溪古村,灵溪古村属天台县太平乡三都,现属三合镇,灵溪既是溪名,又是村名,村因溪而得名。当年的龙山书院就在灵溪村村口,现只存书院的门楼,门楣上刻有“龙山书院”四字。书院内供文昌帝君像,文昌帝君主管文运。有书院和文昌阁的村庄,自然会有读书人,读书明理,呈现的是奚氏家族耕读传家的家风。

惜纸亭是在一幢称为余庆楼的民居中,这幢民居俗称“新三推”。大门的门楣上写有“居仁由义”四字,就在这幢民居大门内侧,现存一座惜纸亭,亭旁有一口水井,村民称它为“字纸亭”。听房主说,他的祖上是读书人,院中曾出过十多位秀才。仔细观察这座惜纸亭,发现惜纸亭由青砖砌成,上刷白灰,亭的侧面留有一圆洞,用于投放纸张和点火之用,惜纸亭的白灰部分已剥落,露出了青砖,亭内侧有被烟熏黑的痕迹。听房主说原惜纸亭上部有一道出烟口,上面有一个瓦顶,瓦顶之上的墙面有一方灰雕的图案。当时出烟口和瓦顶均已损坏了,上面长了一些花草。现这座惜纸亭已修缮一新,圆洞之上题有“字纸亭”三字,上面的出烟口和瓦顶也已修建。

惜纸亭也称惜字亭、敬字亭,是古人焚烧字纸的亭子。追溯惜纸亭的历史,源自古人深深地敬畏文字,对于与文字有关的纸张都怀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后来,对文字的崇拜渐渐演变为对字纸的敬惜,宋朝就出现了用来焚烧字纸的惜纸亭,至明清时期,惜纸亭就非常普遍了,尤其在中国南方这块重视读书的地域。

文字不只是传递信息,它同样显露一个人的学问与身份。用过的纸张,是不能随意乱丢的,字纸平时也不能掉到地上,让人践踏,也不能以字纸垫在椅子上,坐在字纸上,生怕玷辱了神圣的文字。平日用过的字纸要恭敬地收好,在路旁看到的纸片,一律都得拾起,放入门旁的这座惜纸亭内焚烧。在古人的心中,文字就是如此的神圣,字纸就是这般的高贵。

灵溪村的惜纸亭是建在民居之内,可以说是属于房主个人的。还有一类惜纸亭是建在公共场所,是属于大众的,这类惜纸亭多建在书院、祠堂和村口附近。天台新屋王村口的路旁还保存有一座惜纸亭,亭建于小溪坑西岸,属于公共的惜纸亭。新屋王村是天台街头镇的一个自然村,位于大山之中。新屋王村面溪依山而立,层层的民居白砖黑瓦,错落有致。沿着山石铺就的山路而上,就走进了一座古老的村庄。转个弯,就看到了一座颇为讲究的门楼,石板门框上刻有图案,门楣上的石匾上题有“岩泉仙界”四字,看来当年宅主定是一位读书人。能隐于青山绿水之中,过着晴耕雨读的生活,的确是一位仙人了。

对字纸的敬畏之情

与村民的闲聊中,听到最多的人物就是叶世仁,就是他出资建造了村口的那座惜纸亭,那是清同治年间。忙完田间的劳作,太阳也就下山了,叶世仁回到家后,将写过的字纸收集好,放入一只竹篮中。这些纸有的是他自己写过的,有的是他在路旁拾来的。他提着竹篮,走向村口,在村口的路旁边,立着一座惜纸亭。他将竹篮中的那些字纸放入亭中,然后,点燃了这些字纸,字纸在亭内燃烧,一缕青烟从上面的洞中冒出,飘浮在天空中。叶世仁坐在亭旁的溪石上,他点了一盅烟斗,烟斗的烟跟随着亭中的烟,渐渐地飘向远方。夕阳的红色,如同亭内的火焰,最终染红了一泓溪水。叶世仁背着手,也回家了,在上坡的路口,他回望了一眼夕阳中的惜纸亭,眼角泛起得意的涟漪,像溪水,也像云彩。

一百五十多年过去了,惜纸亭依然立在溪边,时光的流水只带走了天空中那缕青烟。我站在亭旁边,细细地观察,这是一座四面的方亭,共有上下二层,高四米多,亭身由青砖建成。底座为石砌须弥座,顶部是葫芦状的石顶。亭的下一层正面开着圆形的洞孔,洞孔由一块青石打成。这个洞孔用来投放字纸。洞孔之上有一块书卷形的题额,上面写着“惜墨如金”四字,两侧各有一只猴子的石刻,悬于下层的檐下。“猴”与“侯”同音,于是就有了“封侯拜相”的寓意。封侯拜相意为居于侯相之位,爵位崇高,这也是每一位读书人的梦想。惜纸亭的上层也有一个拱形的洞孔,这是出烟口,出烟口之上也有书卷形的题额,上书“纸亭”二字,两侧有一副对联,联曰:“易古结绳治,同今观象文。”字体遒劲有力。古时没有文字,人们结绳以记事,而今人们以书写在纸上的文字来记事,字纸有着重大的意义,对联读来颇有韵味。

无论是灵溪村民居中的惜纸亭,还是新屋王村村口的惜纸亭,传递着的都是对字纸的那分敬畏之心。敬惜字纸的信仰并没有随着惜纸亭的消亡而消失,在读书人心中,总会有一座无形的惜纸亭,对字纸的敬畏依然流淌在他们的血液中,生生不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