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尚钞:人生一场秋雨,所幸遇见你

 乡土大河南 2022-03-25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人生一场秋雨,所幸遇见你



作者 | 刘尚钞

原创 | 乡土中原(ID:gh_06d145e3125e

一、唐朝诗人“小李杜”

唐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块亮丽瑰宝,它为后人树立了一座伟大的丰碑。自唐以后,中国人的启蒙教育都是从唐诗开始的。

这座伟大丰碑的背后,站着一群灿若星河的伟大诗人。“李杜”就是他们中间的代表人物,这当然指的是李白和杜甫。一个是“诗仙”,一个是“诗圣”,都是杰出的伟大诗人,他俩都生活在盛唐。

其实这些代表人物中,还有“小李杜”,即李商隐和杜牧。名气与“大李杜”相比是小了点,但诗词才华并不逊色,同样堪称伟大的诗人,他俩都生活在晚唐。时代决定命运,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一粒尘埃,每个人的命运也都脱离不了他所处的时代。

李商隐一生作品颇丰,诗词成就最高,流传下来的有大约600首。《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收录了24首,单论数量排名第四,排在杜甫、王维、李白之后,足可见其在唐诗中所处地位之高。
要是只谈个人喜好,我更喜欢李商隐。李白是大诗人不假,可这人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常常放飞自我,逢酒必醉,自己倒是过得潇洒,可要是与这样的人共事或做朋友,那必须要有一颗强大的不怕虐的心脏。而相比之下,李商隐更平民化,更接地气,更食人间烟火,更懂人情冷暖,不仅有才华,而且确实也是一位重情重义、善良体贴的真君子。

李商隐是一位情诗达人,他的情诗传唱千古而不衰。他的情诗之所以能够深深地感染人、打动人,穿透灵魂,是因为他的背后,站着一位同样伟大的妻子,给了他宝贵爱情的滋养。

人们熟悉的诗作“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到了今天,多用来形容鞠躬尽瘁干事业的教师科学家等群体,其实这是李商隐的一首情诗,它的本意是描写情人之间相思之深,以及彼此之间对爱情的坚贞不渝。

李商隐是不幸的,因为他出生在晚唐,而且还是一个普通的穷苦人家,官场郁郁不得志,生活上穷困潦倒,一生都在流离颠沛,厄运总是伴随着他。
李商隐又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温柔善良的妻子——王晏媄,收获了人生最宝贵的爱情。他们的爱情感天动地,足以传唱千年。
王晏媄正是站在李商隐诗词背后的那个人,不了解王晏媄,你就无法真正理解李商隐一首首饱含血泪与深情的诗词作品的背后深意。

二、偷看吴王苑内花

晚唐时期,经历了“安史之乱”,盛唐气象已经一去不复返,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激化,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公元813年,李商隐出生在一个穷人家庭。

李商隐是一个没有童年的人。他9岁时父亲去世,身为长子的他开始担负起养活一家老小的责任。打工子弟古来有之,李商隐就是其中较早的那一位。那个年代没有砖可搬,他干的最多的是舂米和抄书,多少带点技术含量。

及至成年,他就开始四处奔波求职以补贴家用。那个时候,唐朝的中央政权已经岌岌可危,内有宦官专权,外有藩镇割据。割据一方的节度使们权力都很大,不受朝廷管辖也是常有的事。这些地方大员们常常需要聘用文人装点门面,并为他们出谋划策,写写画画。而这样的差事正是才华过人的李商隐所擅长的,也同样是他所需要的,因为他要养家糊口。
公元838年,25岁的他遇到了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王十分欣赏李商隐的才华,邀请他西进甘肃泾川,做自己的幕僚。
受聘于王茂元的这份工作,无意中成就了他一生的姻缘。正是在这里,李商隐遇到了他生命中的挚爱——妻子王晏媄。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受聘于父亲门下的穷书生那么多,而王晏媄却偏偏看上了李商隐。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就是这么妙不可言。
如果世上的每一个人都在精打细算地权衡着自己的利弊得失,这个人间也就没有爱情可言。
王晏媄是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儿,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她十分欣赏这个清贫书生的满腹才情,丝毫不在意世俗意义上的门当户对,一心一意想要嫁给他。
常年寄人篱下的生活,使李商隐养成了敏感而自卑的性格,而王晏媄的出现,就像一缕阳光照进了李商隐的内心世界。遇见王晏媄,他的世界开始变得阳光明媚起来。
初次的相见肯定是动人心魄的,李商隐创作了一首《无题》,记录下这美好的相识相见。

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

诗意缠绵朦胧,极尽赞美与惊喜,李商隐简直有点不敢相信天下竟有这样的好事。敏感而多疑,也正是诗人性格的写照。
收获了爱情,李商隐对未来的人生之路充满了新的期待。
李商隐的传世作品中,尤其是无题诗最受后世称道,《全唐诗》中共收录他的无题诗有16首之多。透过他那些缠绵凄迷的无题诗,我们隐约可以看到一个一生都郁郁不得志,左右为难的苦命诗人。
他的无题诗不少都是歌颂爱情的。他是唐朝诗人中当之无愧的情诗王子。
 

三、牛李党争无辜牵

公元838年,李商隐与王晏媄成婚。新婚后不久,李商隐赶赴长安参加吏部的授官考试,他坎坷的仕途由此拉开帷幕。

李商隐的文学才华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他却在复审中被除名,也就是说,连录取资格都没有。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就不能不提到唐朝末期的牛李党争。帝国或王朝末年的时候,常常会有斗得你死我活的党派之争,就像现在的美国。
李商隐16岁的时候,跟随当时的文学大家令狐楚学习,令狐楚曾给予他很多创作上和物质上的帮助,可以说是深受恩惠。令狐楚是牛党集团中的一员,李商隐和令狐楚的儿子还是同窗好友。
而李商隐的岳父王茂元则属于李党,这样一来,相当于李商隐受到过牛党的恩惠,却做了李党的女婿。这样的事情在党争内耗不断的政治大背景下,注定要付出代价。
坊间流传,李商隐人品低劣。《旧唐书》评价李商隐没有操守,恃才傲物。《唐才子传》评价他忘恩负义,没有品德。这实在是天大的冤枉,李商隐百口难辩,被长期污名化。
世人对李商隐误解很深,说他忘恩负义,举止轻佻。事实上,李商隐是一个简单纯粹的人,一个重情重义的人,奈何遭遇时代的洪流。当诗人掉进政客的世界,注定是一场悲剧。
李商隐与王晏媄结婚之后的十几年间,夫妻俩聚少离多,妻子王晏媄在家带孩子做家务,他则四处求职讨生活。因为名声不好,李商隐的求职之路异常艰辛,屡屡碰壁。公元843年,他的岳父王茂元去世,李商隐的处境更加艰难。
王晏媄本来是节度使的女儿,自幼家庭条件优越,可自从嫁给李商隐,她连一天好日子都没有享受过。面对生活上的落差,王晏媄没有一丝一毫的怨言,每当李商隐遭遇到不公正的对待,她都会写信劝慰他,鼓励他,让他继续对生活充满希望。
有人说,好男人就是愿意守着妻子一起过好日子的男人;好女人就是愿意守着丈夫一起过苦日子的女人。王晏媄正是后者。

夫妻二人常常有书信往来。妻子寄来的书信,绵绵长长,给李商隐带来莫大的精神力量。王晏媄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懂李商隐的人,她珍惜丈夫赤子般的纯真,一点点帮他抚平创伤,还要引导他,适应现实社会的生存法则。
长期清贫而操劳的生活,让王晏媄的身体不堪重负,婚后的第12个年头,也就是公元851年春夏间,王晏媄先走一步,撒手人寰,离开了她挚爱的丈夫和孩子。
妻子离世对李商隐打击很大,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像那半死的梧桐独活于世,苟延残喘,想念子女却没有功夫照顾,可怜他们还都那么小。
从王晏媄离开的那一天起,李商隐的人生下起了秋雨,从此以后再无停歇。38岁的他开始走入了人生的至暗时刻,终其一生没有再娶,独自一人把孩子抚养长大。
李商隐的一生都在颠簸流离,除了长安,他的职业生涯遍布甘肃、山西、广西和四川等许多地方,只为混口饭吃。
究竟什么样的人生结局,才能配得上这颠簸流离的一生?

四、此情可待成追忆

公元851年,西川节度使柳仲郢向李商隐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去四川做自己的幕僚。这时他的妻子已经去世,生存是第一位的,李商隐并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这一年的冬天,他孤身一人远赴四川去柳仲郢府上任职。

赴蜀途中路过散关(今宝鸡市西南)时,突遇大雪,天冷李商隐的心更冷。妻子王晏媄刚刚去世不久,痛楚未定却又要离家远行,诗人悲伤的心情可想而知。于是写下了这首怀念亡妻的代表作《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

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奔赴上任的道路十分遥远,偏偏又遇到这么大的雪,可是天再冷也没有人从家中寄来御寒的棉衣了。往事如梦,想起妻子王晏媄以前坐在织布机上织布的情景,再想想从今以后再也没有了“寄衣”之人,怎能不让诗人痛苦哀伤?
失去挚爱的妻子,他的世界开始下雨,李商隐变得郁郁寡欢。
柳仲郢见他无人照顾,他还得一边为生计奔波,一边照料年幼的子女,于是决定把官府乐伎赏赐给他作妾室。对妻子王晏媄的离世,李商隐在情感上一直难以接受,他走不出王晏媄的影子,于是写下了一封情真意切的回绝信。
李商隐在回信中写道:前两天,我在张评事那里,看到了您的手书,得知大人您有意赏赐一名乐籍女子,为我缝补衣衫。感恩您如此礼遇我,锦茵象榻,石馆金台,我又岂能不全心全意效命。乐籍女子一事,实在是因为我早年曾经学道,又经历这么多坎坷,渐渐参透了玄门奥义,对于男女情爱之事,已然没有任何追求。
他拒绝柳仲郢,其实并非真像他说的那样,一心向道,而是他心里明白,他再也不会遇到一个像王晏媄那样懂他的人。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其中最著名的两句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首诗久负盛名,却也最含混难懂。作者在诗中追忆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伤感自己的不幸遭遇,寄托了悲愤感慨的心情,借用大量的典故,表达出真挚浓烈而又含蓄深沉的情思。
最为世人接受的说法是,这首词藻华美、对仗工整的诗作,正是写给已故妻子王晏媄的悼亡诗。结合李商隐的生平,我觉得这种说法最靠谱。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康震老师曾经讲到,在追忆往事的诗词名篇中,有两句最打动人心的诗句,其中之一便是李商隐所作的“只是当时已惘然”,另一句则是纳兰性德所作的“当时只道是寻常”。两个人的两句诗,看似都是平平常常的文字,却成为诗词中的不朽经典。深以为然!
李商隐和纳兰性德两个人,都是情诗王子,又都是中华优秀诗词文化的传承者和佼佼者。不过让世人分外痛心的是,两位情诗王子却都短寿。李商隐仅仅活了46岁,在妻子王晏媄去世7年之后,李商隐就追随而去。纳兰性德更是只活了31岁。
 

五、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在四川总共工作生活了四年多的时间。

客居四川的日子里,一个秋日的雨夜,李商隐幻想着妻子还活着,还在北方遥远的家中盼着他回家,内心升起无限的思念,他写下了这篇最著名的《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你问我何时回家,我回家的日期还定不下来啊!我此时唯一能告诉你的,就是这绵绵不尽盛满秋池的巴山夜雨了。咱俩什么时候一起坐在家里的西窗下,共剪烛花,相互倾诉一下今宵巴山夜雨的思念之情,那该多好啊!

妻子询问,诗人作答。独居异地的孤寂凄凉,想念妻子的无限深情,在一问一答之间,在现实与想象之间,展现得真挚委婉而又充满伤感。
诗人的愿望永远不可能实现了,因为这个时候,他的爱妻已经离世,他们永远不可能一起秉烛长谈互诉思念了!诗人一定哭了,那个世上最懂他疼他爱他的人再也回不来了!
生者和逝者在诗歌里重逢,他想告诉妻子:对不住,我这一生太不成功,没能把你照顾好,让你跟着我受委屈了!
这是一首怀念亡妻的不朽诗篇,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感人至深。堪比后世大词人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没有人能够想到,李商隐这位在诗歌世界里纵横弛聘、风流无限的男子,竟是人世间难得的有情人。
还有一句话,他一直想对妻子王晏媄说:人生如一场秋雨,但至少还有你,化作微光温暖了我!
 
(全文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