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情缘半岛 2022-03-25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其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

《道德经》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在当今的社会上,压力在不断的增加,我们的生活节奏不断的加快,但是滋养我们心灵的场所特别少,《道德经》就成为了指引灵魂的灯塔。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这段话译成现代汉语,其意思是,天下人都说道大,似乎无形,什么也不像。正因其大,所以不像任何东西。如果它像某个东西,就早已成为细小的了。我有三件宝贝,对它执守而珍视:第一叫慈爱,第二叫节省,第三叫不敢为天下先。有慈爱就能勇武,有节省就能宽广有余。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才成为万物之首领。现在的人放弃慈爱而取勇武,丢下节俭而取铺张,舍弃退让而争先,结果是死路一条。慈爱,用以战争则可取胜,用来守卫则能巩固加强。天道要救护谁,就用慈爱来保卫他。

本章说明“三宝”:慈爱、节俭和不为天下先的重要性。有慈爱则能坚强勇敢,有节俭则能宽广富足,不敢为天下先则能先天下而治。为什么?因为这正合乎道之博爱、道之柔软、道之简单、道之谦卑。否则,如果放弃慈爱节俭,争先争高,则必会背道而驰。

老子所说的“三宝”,体现了他遵道而行,无为而无所不为的思想。其中慈爱最贵,既有柔又有爱,正合大道,如水的柔软而滋润万物。所以慈爱能战能守。为什么?因为爱养万物,不与万物争,所以万物甘心归附;因为有弹性,能屈能伸,能进能退,无往而不胜。

一个顺从大道而行的人,大道自然会救护他保护他,无失无虞。为什么?因为他抓住事物发展的规律,所以办事就能成功;因为他与人无争,所以无人加害于他。

世人都爱慕虚荣,都喜欢追求勇武、铺张,为此争高争先,自私排他,贪心不足,所以忙碌不休,痛苦无止境。身心俱为名利物欲所累,怎能不烦恼痛苦?真是庸人自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