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与听书稿写作的那些故事

 天上成 2022-03-25

今天听书稿写作营的小作业是”我与听书稿写作的那些故事“,这个题目我很喜欢,正好可以梳理一下近段时间的学习和收获。

当初报名听书稿训练营的初衷,是希望自己能够赚稿费,因为在我写了100多篇的听书稿笔记后,我收到了挺多的正面反馈。

有人说我笔记总结很到位;有人说我结构很清晰;也有人告诉我,与其看别人的拆书稿文章,不如自己写......

再加上我确实喜欢看书,也对听书稿的写作很感兴趣,就抱着跃跃欲试的心情报名了。

听书稿的有每日打卡和大作业两种作业形式,还有每天群里的干货分享,各位班班的碎碎念,更有老师不定时地答疑解惑,让我每天都收获满满。

音频课程,前期是每天听一课,后面直接一次性听完了。边听边截图,存到印象笔记里面去。有时间再听第二遍,继续把笔记补充完整。

每日打卡,都是一些小作业,比如阅读感悟、拆解思路、拆解样稿结构等等,是那些只要你愿意思考和行动,就能完成作业的。

所以我一般有碎片化时间就写,反正也花不了多少时间,不喜欢拖拉。

但大作业的提交,还是给了我一些的挫败感。

1.第一个大作业是思维导图,我先后修改了3遍。

第一遍,我把听书稿的思维导图和做笔记的思维导图混淆了,导致输出来的结构完全不符合要求。

读书笔记的思维导图,是对文章重点信息的梳理和总结,对格式和逻辑没有要求,只要按照自己的思路就可以。

听书稿的思维导图,就像一篇自媒体文章的写作框架,对严谨性和逻辑性要求很高。

第二遍,我按老师的点评意见进行了修改,老师说我进步非常快,属于那种坐着火箭进步的人。从这句话,足以看出我第一遍思维导图的”差强人意“。

第三遍,我卡在第一个二级类目的解答上。二级类目是”为什么孩子聪明却混乱?“要用三个原因来回答,但我只想到一个原因。

后来在我的反复思考和老师的提示下,我最终通过了老师的点评。

2.第二个大作业是开篇创作,两遍过稿,效率还可以

我之所以能够快速过稿,与我之前做过100多篇的拆书稿笔记,是有关系的。虽然之前没有刻意去拆解过样稿,但对这种文体的结构,也算是“见多识广”了,所以动起笔来,还算比较轻松。

再加上我有认真地听课,按课程所教的方法,去京东、当当这两个平台,抓取了我需要的信息。我只要按照输出结构,把它填充进去就可以了。

3.第三个作业是写正文的第一部分,已改三遍,第四遍修改稿已提交

写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特别难,不知要如何下笔,甚至想要放弃。但我知道一点,先完成再完美,硬着头皮写吧。

每当写不下去的时候,就翻翻书,有一点灵感后,马上动笔写。所以写到最后,我自己都觉得逻辑混乱、语句不通,感觉像是文字的堆砌。

但我还是提交到了小程序,与其一个人死耗,不如让点评老师带着我一起成长。

点评老师给了我一些意见和思路,我就按着老师的方法一点一点地去修改、去打磨,在完成了第二轮,第三轮的修改后,我有了一点小小的收获:

写正文的时候,要紧扣小标题,同样一句话,转换一下表达方式,也能做到紧扣标题。另外提出一个观点,要有相应的例子来佐证观点

今天早上第三轮修改已经完成,在反复读稿的过程中,我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觉得自己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我第一次对自己所写的内容感到很满意。

通过这几次的作业完成情况和和老师的点评建议,我总结了以下几个经验:

1.认真听课,这是基础

听书稿的所有课程,我都已经听完并做了笔记,有的甚至听了好几遍。

在做作业的过程中,遇到卡点,不知道如何写下去的时候,我就会去翻翻笔记,找到破解的思路。

2.多看书

在写思维导图和开篇创作,我基本是看前言和目录、重点章节部分;写正文部分,就看对应的几个章节。

听书稿是对书本的二次创作,想要写好一篇听书稿,万变不离其宗的就是多看书。

你想要的答案,书中都能告诉你。

3.先完成再完美

我在写每个阶段的作业时,一直坚持先完成再完美的原则,那怕自己写得很差,都没有关系。

作为一个新人,有不懂,有疑惑都是正常的。与其自己焦虑和担心,不如提交之后,让老师来给我们点评。

老师的一句话,也许就能够点醒我们,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4.提前完成作业

每个阶段的作业,我基本上都是提前完成的,不会拖到截至日期。

这样做的好处是,不容易焦虑,还能有更多时间来修改,得到更多点评的机会。

5.选择效率最高时段写稿、改稿

每个人一天的能量都有高有低,写稿、改稿是一件特别消耗能量的事情,所以我一般会选择早上的时间。

早上完成写稿后,及时提交。老师一般都是晚上点评作业,我会在睡觉前看一下点评意见,知道自己大概存在着的问题,然后在半夜睡不着,或是早起的时间段,第一时间完成改稿的动作。

在老师给我的评语中,”进步很大、效率很高“出现的频率最高,也是老师对我最好的鼓励。

接下来我会继续认真完成作业,虚心接受老师的每一次点评,按着老师的思路一点点的打磨和修改,让自己学有所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