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像学的早期肺癌,影响预后的因素有哪些?

 肺腾助手_ 2022-03-25

自2020年初新冠肆虐以来,如今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广大人民群众从主观上和客观上都对于“肺健康”有了更多的关注,经由胸片,胸部CT发现的肺结节、早期肺癌逐渐增多,从客观上逐渐改变肺癌确诊即晚期的事实。众所周知,在肿瘤的治疗中,整体上来说,早期的效果比晚期的好,积极规范治疗的效果比不治疗的好。而我们目前在体检中发现的肺结节,在影像学中的表现有多种多样,有“磨玻璃结节(GGO)”、“实性结节”、“混合成分结节”等。今天,我们着重来看一下,在术前诊断为I期的纯实性结节的肺癌患者中,影响其预后的因素到底有哪些?

今年2月16号,发表在《肺癌》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答案。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们回顾了上海多家医院的肺癌患者,经过层层筛选后,总共纳入了340例术前临床诊断为I期的纯实性结节的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了规律的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5.72年),并进行了基因突变的检测。先看结论:


突变导致复发时间缩短,但并不影响总生存期

在340名患者中,突变率为55.9%,在突变中,EGFR的突变约占了7成。对于有突变和野生型患者发现,有突变的患者整体5年无复发生存率(51.6%)低于野生型患者(65.7%),这个结论与之前的一篇推文中“EGFR突变患者术后应注意什么”的结论相吻合,就是有驱动基因突变的患者,其术后发生复发转移(骨转移、脑转移)的可能性更大,需要规律的随访,积极治疗。

野生型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更高

但是,虽然有突变的患者复发率相对较高,但两组之间的总体生存期并没有显著差异。所以,对于有突变的患者,还是之前的观点,需要规律随访,监测有没有骨、脑转移的发生,积极治疗。

两组之间5年生存率没有显著差异


吸烟不会影响复发时间,但会缩短总生存期

在患者临床信息的统计中,在非吸烟者中,突变的整体发生率是高于有吸烟史的患者的,在作者对影响患者预后因素的统计中发现,吸烟史虽然并不会导致复发时间的缩短,但有吸烟史的患者的整体生存期是明显短于无吸烟史的患者的。关于戒烟,我们也推送过很多次了,既往无法改变,但是戒烟可以从今天开始!!!


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无复发生存和总生存期的关键因素

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在此研究中,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是术前影像学诊断评估的临床I期患者,而如若术后病理诊断发现有淋巴结转移的话,最终的病理分期结果就会与术前结果不一致,导致最终的分期向II,III期靠拢。整体分期靠后了之后,自然也就会出现复发时间缩短和总生存期缩短了。

影响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作者也做了其他的分析,比如,对EGFR、ALK、ROS1、KRAS等单独进行分析发现,EGFR的突变才是导致复发时间缩短的罪魁祸首,而根据肿瘤直径来判断的话,肿瘤直径越大,生存期有缩短的趋势,但各组间并没有显著性差异。

 

KRAS的突变状态不影响无复发生存期

其实在这个研究中,作者们主要关注了一个“小”问题,对于纳入研究的患者的限定条件很严格,只是临床诊断I期,纯实性结节肺癌,而并没有其他类型的。对于我们的启示来说,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方面关注术后病理有没有基因的突变,如果有,带来可用靶向药物治疗的同时,在复查过程中,一定要相对积极的关注有无复发和转移的发生!

早期肺癌患者,做完手术之后,要关注一下自己的病理报告,因为肿瘤的最终的病理分期可能与术前的临床分期有差异,有的可能术前诊断有淋巴结转移,但是术后病理诊断只是淋巴结的炎症,那这样分期就相对早期一些,而有一些可能在术前分期是早期,但是术后病理发现有淋巴结转移,那可能分期就靠后了一些。同时,现在对于非小细胞肺癌,大多都是建议完善一个基因检测,无论是在医院抑或在第三方公司完善基因突变的检测,有助于针对性的选择术后治疗的药物。最后,定期随访很关键,如若因疫情困扰,可以按规定向社区报备后选择别家医院复查。

_________

肺腾病友群

_________

本文作者及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Sun K, Li M, Shang M, et al. Impact of genetic status on the survival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stage I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ith a radiological pure-solid appearance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2 Feb 16]. Lung Cancer. 2022;166:63-69.

_________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