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诊断学之舌诊

 文香阁 2022-03-25

传统

CHUNFEN

通过观察舌质和舌苔的变化,

了解机体生理功能

和病理情况的诊察方法。

舌的外形

舌是一端附着于口腔底部,一端游离的扁长形的肌性器官。从解剖上看,舌的上面称舌背,舌的下面称舌底,均是中医舌诊的观察部位。

图片

1.舌背

①舌体——舌前部游离部分(人字沟之前);

②舌根——附着口腔底之部分(人字沟之后);

③人字沟——舌根和舌体间的人字形皱襞;

④正中沟——舌质中间一条不明显的直行皱襞。

2.舌底

①舌系带——舌底连于口腔底部的细带;

②舌下肉阜——舌系带两旁两个小突起,是舌下腺开口之处;

③舌下静脉——舌系带两侧纵行的大静脉及小静脉。

图片

舌的脏腑分部:

   舌尖 —— 心肺

   舌中 —— 脾胃

   舌根 —— 肾

   舌边 —— 肝胆

舌质:舌之本体肌肉脉络组织 —— 脏腑虚实、气血盛衰

              (神、色、形、态、舌下络脉)

舌苔: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 —— 病邪性质、浅深

              (质、色)

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

舌质荣润,舌色淡红,大小适中,柔软灵活;

苔薄白均匀、干湿适中,不黏不腻,揩之不去。

生理变异:年龄、性别、体质、气候等

图片

01望舌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SPRING

图片
图片

⼀、舌【色】

(⼀)淡红舌:气血调和——正常人、病轻

(⼆)淡白舌:①气血两虚、②阳虚

1.淡白光莹,舌体瘦薄:气血两虚★★

2.枯白舌:脱血夺气

3.淡白湿润★,舌体胖嫩:阳虚★水湿内停

(三)红舌:①实热、②阴虚

1.舌色稍红,或仅舌边尖略红:外感风热表证初起

2.舌体不小,色鲜红:实热证

3.舌尖红:心火上炎

4.舌两边红:肝经有热

5.舌体小,舌鲜红少苔,或有裂纹,或红光无苔:虚热证

(四)绛舌:①里热亢盛、②阴虚火旺

1.舌绛有苔:①温热病热入营血、②脏腑内热炽盛

2.舌绛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①久病阴虚火旺、②热病后期阴液耗损

3.舌绛少苔而润:血瘀

(五)青紫舌:血气瘀滞——①热极、②寒极、③血瘀、④酒毒★★

1.全舌青紫:全身性气血瘀滞

2.斑点舌(舌有紫色斑点):①瘀血阻滞于某局部、②局部血络损伤

3.舌色淡红中泛现青紫:①肺气壅滞、②肝郁血瘀、③气虚血行缓慢、④先天性心脏病、⑤药物食物中毒

4.淡紫舌(由淡白舌转变):舌淡紫而湿润——①阴寒内盛,阳气被遏,血行凝滞;②阳气虛衰,气血运行不畅,血脉瘀滞

5.紫红舌、绛紫舌(由红绛舌发展):舌紫红、绛紫而干枯少津——热毒炽盛,内入营血,营阴受灼,津液耗损,气血壅滞

6.青舌黄苔(逼热上浮)★:寒内盛

7.紫舌白腻苔★:毒内盛

中医诊断学

图片
图片

02 望舌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SPRING

图片
图片

(⼀)老、嫩舌

1.苍老舌:实证,实邪亢盛,正气未衰,邪正交争,壅滞于上

舌体苍老,纹理粗糙,舌色较暗

2.娇嫩舌:虚证,气血不足,舌体脉络不充;或阳气亏虚,寒湿内生

舌体娇嫩,纹理细腻,舌色浅淡

[意义] 虚、实

  老舌——实证  嫩舌——虚证

(⼆)胖、瘦舌★

1.胖大舌:①水湿内停、②痰湿热毒★

⑴舌淡胖大:①脾肾阳虚

⑵舌红胖大:①脾胃湿热;②痰热内蕴;③湿热酒毒

⑶舌淡胖嫩黄滑润苔:阳虚★★水湿化热

2.肿胀舌★

⑴舌体肿胀红绛:①心脾热盛;②热毒上壅

⑵舌局部血络郁闭,青紫肿胀:先天性舌血管瘤

3.瘦薄舌:气血阴液不足

⑴舌体瘦薄而色淡:气血两虚

⑵舌体瘦薄而色红绛干燥:阴虚火旺,津液耗伤

(三)点、刺舌:①脏腑热极;②血分热盛

1.颜色

⑴舌红而生芒刺:气分热盛

⑵点刺色鲜红:血热内盛、阴虚火旺

⑶点刺色绛紫:热入营血,气血壅滞

2.部位

⑴舌尖生点刺:心火亢盛★

⑵舌边有点刺:肝胆火盛

⑶舌中生点刺:胃肠热盛

(四)裂纹舌★★:①邪热炽盛;②阴液亏虚;③血虚不润;④脾虚湿浸;⑤先天性

1.舌红绛而有裂纹:①邪热炽盛;②阴液亏虚

2.舌淡白而有裂纹:血虚不润

3.舌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兼见裂纹:脾虚湿浸★★

4.生来就有,裂纹中有苔覆盖:先天性舌裂

(五)齿痕舌★:①脾/气虚 ②水湿内盛

1.舌淡胖大而润,舌边有齿痕:①寒湿壅盛;②阳虚水湿内停

2.舌质淡红,舌边有齿痕:①脾虚;②气虚

3.舌红而肿胀满口,舌有齿痕:湿热痰浊壅滞

4.先天性齿痕舌:舌淡红而嫩,舌体不大边有轻微齿痕——病中见之提示病轻,多见于小儿、气血不足

中医诊断学

图片

舌【态】

图片

(⼀)痿软舌:①伤阴★;②气血俱虚★★

1.舌痿软而淡白无华:气血俱虚

2.舌痿软而红绛少苔或无苔:①外感病后期,热盛伤阴;②内伤杂病,阴虚火旺

3.舌红干而渐痿者:肝肾阴亏★,舌肌筋脉失养

(⼆)强硬舌★★:①热入心包(舌无所主);②高热伤津(舌体失柔);③风痰阻络(肝风夹痰)

1.舌强硬而色红绛少津:邪热炽盛

2.舌体强硬、胖大兼厚腻苔:风痰阻络

3.舌强语言謇涩,肢麻、眩晕:中风先兆★

(三)歪斜舌:中风★、喑痱、或中风先兆——肝风内动,夹痰夹瘀,痰瘀阻滞一侧经络

(四)颤动舌:肝风内动(热盛、阳亢、阴亏、血虚)

1.久病舌淡白而颤动:血虚动风

2.新病舌绛紫而颤动:热极生风

3.舌红少苔而颤动:阴虚动风、肝阳化风

4.舌紫红肿胀而颤动:酒毒内蕴

(五)吐弄舌★:①心脾有热;②热毒神闭动风;③神识痴呆

1.吐舌:舌伸于口外,不即回缩——①疫毒攻心;②正气已绝

2.弄舌:舌反复吐而即回,或舌舐口唇四周,掉动不宁——①热甚动风先兆;②小儿智力发育不全

(六)短缩舌★★:寒、热、痰、气血虚

1.病情危重

⑴舌短缩,色淡白:气血俱虚★★

⑵舌短缩,青紫而湿润:寒凝筋脉★

⑶舌短缩而胖,苔滑腻:痰浊内阻★

⑷舌短缩而红绛干燥:热盛伤津★

2.先天性舌系带过短,即绊舌

舌下【络脉】

图片

1.舌下络脉的部位:舌系带两侧纵行的大络脉,管径<2.7mm,长度不超过舌下肉阜连线至舌尖的3/5,呈淡紫色,脉络无怒张、紧束、弯曲、增生,排列有序

2.观察舌下络脉的主要内容:长度、形态、色泽、粗细、舌下小血络等

3.望舌下络脉的方法

①让病人张开口将舌体向上颚方向翘起,舌尖轻抵上颚,勿用力太过,使舌体自然放松,舌下络脉充分暴露

②首先观察舌系带两侧大络脉的长短、粗细、颜色,有无怒张、弯曲等异常改变

③然后观察周围细小络脉的颜色、形态有无异常

5.舌下络脉异常的临床意义

①气血不足:舌下络脉短而细,周围小络脉不明显,舌色偏淡

②血瘀(原因:气滞、寒凝、热郁、痰湿、气虚、阳虚)

舌下络脉粗胀,或呈青紫、紫红、绛紫、紫黑色,或舌下小络脉呈暗红色或紫色网络,或舌下络脉曲张如紫色珠子大小不等的结节改变

中医诊断学

图片
图片

03

望舌苔

图片

01

苔【质】

(⼀)薄、厚苔:邪正盛衰、邪气深浅

·【薄苔】:①正常舌苔;②外感病初起在表;③内伤病较轻

·【厚苔】:①痰湿;②食积;③里热

(胃气夹湿浊、痰浊、食积、热邪等熏蒸,积滞舌面所致)

1.舌苔由薄转厚:邪气渐盛,或表邪入里,病进

2.舌苔由厚转薄:正气胜邪,或内邪消散外达,病退

3.舌上复生薄白新苔:提示正气胜邪,为病退

4.薄苔突然增厚:邪气极盛,迅速入里

5.厚苔骤然消退,舌上无新生舌苔:正不胜邪,或胃气暴绝

(⼆)润、燥苔:津液盈亏和输布

1.舌苔由润变燥:热重津伤,或津失输布

2.舌苔由燥转润:热退津复,或饮邪始化

·【润苔】①正常舌苔;②有病而体内津液未伤

·【滑苔】水湿内聚:①痰饮;②水湿;③寒湿★;④阳虚

·【燥苔】(1)津液已伤:①高热、大汗、吐泻后;②过服温燥

2)津失输布:①痰饮★、②瘀血★(阳气被遏,输布障碍)

·【糙苔】(1)舌苔干结粗糙,津液全无:热盛伤津之重证

2)苔质粗糙而不干:秽浊之邪盘踞中焦★

(三)腐、腻苔★:①痰浊;②食积;③脓腐苔主内痈

1.病中腐苔渐退,续生薄白新苔:正气胜邪,病邪消散

2.腐苔脱落,不能续生新苔:病久胃气衰败,属无根苔

·【腻苔】:湿浊内蕴,阳气被遏★,湿浊痰饮停聚舌面

1)舌苔薄腻,或腻而不板滞者:①食积;②脾虚湿困

2)舌苔白腻而滑:①痰浊;②寒湿内阻

3)舌苔黏腻而厚,口中发甜:脾胃湿热

4)舌苔黄腻而厚★:①痰热;②湿热;③暑湿

·【腐苔】:阳热有余★,蒸腾胃中秽浊之邪上泛,积聚舌面:①食积胃肠、②痰浊内蕴

·【脓腐苔】:①内痈;②邪毒内结——邪盛病重

(四)剥(落)苔★★:①胃气不足;②胃阴枯竭;③气血两虚;④全身虚弱

1.部位:①舌苔前剥——肺阴不足;②舌苔中剥——胃阴不足;③舌苔根剥——肾阴枯竭

2.消长、变化

①舌苔从全到剥:胃的气阴不足,正气渐衰;

②舌苔剥落后,复生薄白之苔:邪去正胜,胃气渐复

3.先天性剥苔:部位常在舌面中央人字沟之前,呈菱形

①舌红苔剥:阴虚;

②舌淡苔剥或类剥苔:血虚、气血两虚

③镜面舌★色红绛者:胃阴枯竭,阴虚重证★;

④舌色㿠白如镜:营血大虚,阳气虚衰

⑤未脱落处有腻苔:正气亏虚,痰浊未化;

⑥花剥苔★:胃的气阴两伤★

(五)偏、全苔

1.病中见【全苔】,常主邪气散漫,多为痰湿阻滞

2.舌苔【偏于某处】,常示所分候脏腑有邪气停聚

①偏于舌尖部:邪气入里未深,胃气先伤

②偏于舌根部:外邪虽退,但胃滞依然

③仅见于舌中:痰饮、食浊停滞中焦

④偏于左或右:肝胆湿热

(六)真、假苔:辨别疾病轻重、预后

1.【真苔】(有根苔)

①病初中期见真苔且厚:胃气壅实,病较深重

②久病见真苔:胃气尚存

2.【假苔】(无根苔)

①久病出现假苔:胃气匮乏,不能上潮

②望似无根,刮后有新苔:疾病向愈

02

苔色

(⼀)白苔:正常舌苔、表、寒、湿、热★

1.苔薄白而润

正常舌象、表证初起、里证病轻、阳虚内寒

2.苔薄白而滑

外感寒湿、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3.苔薄白而干

外感风热

4.苔白厚腻

湿浊内停、痰饮、食积

5.苔白厚而干

痰浊湿热内蕴(注意:新世纪第⼆版为腻)

6.积粉苔★:苔白如积粉,扪之不燥

瘟疫、内痈(秽浊湿邪与热毒相结)

7.苔白而燥裂,粗糙如砂石

燥热伤津,阴液亏损

(⼆)黄苔:热证、里证(或表、虚、寒证)

1.舌尖苔黄

热在上焦

2.舌中苔黄

热在胃肠

3.舌根苔黄

热在下焦

4.舌边苔黄

肝胆有热

5.舌苔由白转黄,或呈黄白相兼

外感表证化热入里,表里相兼阶段

6.绛舌,黄白苔★

气营两燔

7.薄黄苔:热势轻浅

风热表证、风寒化热入里

8.黄滑苔★★:苔淡黄而润滑多津

①阳虚★寒湿之体,痰饮聚久化热

②气血亏虚,复感湿热之邪

9.【黄糙苔】

苔黄而干燥,甚至苔干而硬,颗粒粗大,扪之糙手

10.【黄瓣苔】

苔黄而干涩,中有裂纹如花瓣状

11.【焦黄苔】

黄黑相兼,如烧焦的锅巴

12.黄腻苔:黄苔而质腻

湿热、痰热内蕴、食积化腐

(三)灰黑苔★★:阴寒内盛、里热炽盛

a.寒湿病:多由白苔转化而成,舌苔灰黑必湿润多津

b.热性病:多由黄苔转变而成,舌苔灰黑必干燥无津

1.舌边舌尖部呈白腻苔,而舌中舌根部出现灰黑苔,舌面湿润

①阳虚寒湿★内盛、②痰饮内停

2.舌边舌尖见黄腻苔,而舌中为灰黑苔

湿热★内蕴,日久不化

3.苔焦黑干燥,舌质干裂起刺

热极津枯之证

4.【霉酱苔】:苔黄黑

①胃肠素有湿浊宿食,积久化热,熏蒸秽浊上舌面

②亦可见于湿热夹痰之病证

中医诊断学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