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概念的误解

 课程教学研究 2022-03-27

大概念的误解——“大概念就是学科中比较重要、关键、核心本质的概念,大概念教学就是用大概念把学科内知识打通”,便于记忆和运用。学科核心概念、关键概念等很有可能就是大概念,因为它们具有非常强的解释力。

图片

实际两者有很大的不同,学科核心概念、关键概念打通的是学科内的知识。大概念打通的不仅是学科内的知识,还有学校教育和现实世界生活的关联。
如果将大概念等同于核心概念、关键概念,那今天就没必要再新造出一个“大概念”的出来,之所以强调大概念,就是针对当前学校教育的关注点在于作为学科专家结论的学科知识学习,而不是具有生活价值的专家思维。

传统教学重视知识逻辑,大概念教学追求认知的结构化,每一个单元目标代表在课程结束后,学生可以掌握且能在现实世界中实际运用的素养
核心素养导向是指要学生学会运用所学解决真实问题,而不是积累大量的零散知识。大概念教学以大概念为核心的目标能保证达成素养,指向培养解决真实性问题的素养。大概念教学一般是以单元为单位来组织,但这里的单元是指围绕素养达成而组织的“集合”。                                 

图片

“大概念”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的“前言”中:“进一步精选了学科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各个学科课标提出的很多都是核心概念,基本概念等

图片

大概念是抽象概括出来的概念。是在经验和事实的基础上,对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加以抽象概括的结果。(来历)
大概念是联系整合概念的概念。是概念的集合,能够将各种相关概念和理解联系成为一个连贯的整体。(概括)
大概念是更能广泛迁移的概念。是超越了个别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加以迁移运用。(迁移能力)
大概念打开了一个崭新的教育教学视角。(房涛学习与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