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吻世界】从普罗旺斯到孟德斯鸠故居

 留美学子 2022-03-27

2581

8

·

线··

寻找孟德斯鸠

从《论法的精神》到晚清名士狱


作者:周励


美籍华人作家,1985年赴纽约州立大学自费研读MBA,1987年经商。1992年发表自传体小说《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发行160万册,获“十月”文学奖。2006年出版《曼哈顿情商》,2020年出版《亲吻世界—曼哈顿手记》,再度引发热潮。

01

(一)序 :艰难年代的恩师

多年前(2015年7月)一个晴朗的下午,孟德斯鸠故居——法国波尔多拉布雷德古堡漂亮的讲解员带我参观完后,问我:“我们这儿很少有中国人来。你似乎对《论法的精神》很熟悉?你从哪儿来?我大二时和同学去过北京长城,太棒了!你是从北京来的吗?”

我想告诉这位戴眼镜的法国姑娘,我出生在上海,从纽约来。但我回答她:“我来自遥远的中国北大荒,我在那里度过了少女和青春时代,在下放北大荒的漫长岁月里,孟德斯鸠一直是我精神上的朋友。”

她像听东方夜谭一样瞪大了眼睛。似乎想听下去。而我的来自纽约罗斯福读书会的团友今晚还在波尔多大饭店“Grand Hotel ”等我,我需要赶回去。我只好匆匆告诉她,17岁时我曾写给中国一家著名报刊一封信,控诉和反对wen ge,因此遭受批判,后来我带着许多书去了北大荒。那里有繁重的体力劳动等待着我,而每天要活下去的精神支撑就是阅读书籍。

我记得收工回来在油灯下读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还偷偷记下了书中这句话:“言语并不构成罪体,它们仅仅栖息在思想里,有时候沉默不言比一切言语表示的意义还更多,所以无论什么地方如果制定了言语是罪体这一项法律,那么不但不再有自由可言,甚至连自由的影子也看不见了!”

“那时, 这句话鼓舞了身处逆境、多灾多难的我。” 我对故居讲解员说:“你要知道, 在那个艰难年代,孟德斯鸠给了我多少支撑!我来这里,就像来看望一位恩师,一位久别的父亲!”

我们一起走在拉布雷德古堡出口的路上,她需要把我送出去,再接待下一批来访客人。

听我滔滔不绝地说了以上的话,法国姑娘镜片后的眼睛似乎湿润了,她给了我一个大拥抱:“ 谢谢你给了我美好的一天!我大学毕业后来这里工作八年了, 最开心的就是听世界各地的人们讲述他们与孟德斯鸠的故事。愿上帝保佑你!”

然后,身穿红色背心,长发披肩的她和我在古堡出口拍下合影。我忘记问她的名字,但我记住了她谈到长城时的兴奋,以及询问我来自何方时那真挚美丽的眼睛。

孟德斯鸠故居:拉布雷德古堡(作者摄影)

孟德斯鸠故居拉布雷德古堡,作者与热情的法国讲解员合影

著名画家李斌《北大荒:油灯的记忆》

艺术再现北大荒女知青的读书场景


02


(二)从普罗旺斯到波尔多:寻找孟德斯鸠

我脚下这片土地——拉布雷德城堡,孟德斯鸠(Montesquieu)1689年1月18日在此出生。他毕业于波尔多法学院,是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西方国家学说以及法学理论的奠基人,与伏尔泰、卢梭合称“法兰西启蒙运动三剑客”。

法国启蒙运动三剑客:孟德斯鸠

伏尔泰

卢梭

让我惊叹的是这里同伏尔泰在费尔奈的故居一样,拉布雷德城堡也是一处荡气回肠、美景迷人的所在。满屋都是他的著作肖像,凝滞的时空中仿佛能看到孟德斯鸠奋笔疾书《论法的精神》的背影。幽静典雅客厅的三角钢琴上,放着英国女皇伊丽莎白来访时赠送的黑白照片……想起伏尔泰和孟德斯鸠对中国皇权截然不同的诠释,我不由更加敬佩这位喝红葡萄酒长大的波尔多人!

哲学家孟德斯鸠自出生便注定拥有“拉布雷德男爵”的封号,“孟德斯鸠男爵”的封号却是在16年后偶然得自伯父的馈赠。

孟德斯鸠直到3岁一直居住在拉布雷德乡间。除童年时光外,孟德斯鸠成人后也长期居住于此。他在《波斯人信札》(Lettres Persanes) 中写到,他的南方口音曾遭巴黎同学的嘲笑,但“想改也难”。

孟德斯鸠在1755年写给古阿斯科的书信中说:“空气、葡萄、加龙河畔的葡萄酒以及加斯科尼方言的笑话,这些都是治疗忧郁的良药 ”。自1951年被法国列为国家历史遗产后,拉布雷德城堡(Châteaude la Brède)内经常定期举办文化沙龙。

我从普罗旺斯来到拉布德城堡的孟德斯鸠故居,在这七百年历史的世袭贵族领地孟德斯鸠撰写的《论法的精神》,被称为是亚里士多德以后第一本综合性的政治学著作。热情友善的法国讲解员(女导游)向我介绍拉布德古堡的历史沿袭,孟德斯鸠生平著作与家族史记,描述了19世纪美国作家《红字》作者霍桑和1977年伊丽莎白女王来此访问情景。她指给我看钢琴上伊丽莎白女皇赠送的照片和墙上镜框中霍桑的亲笔书信。

室内室外的幽雅气息让我感叹:

拉布德城堡啊,你这盛开思想繁花参天大树之地!这幽暗的书房为人类带来了一本改变世界的书:《论法的精神》!

女讲解员几次好奇地问我是哪里来的?她说很少有中国人来故居访问。我告诉她,我是在波尔多广场纪念吉伦特党人的雕像前,听说四十公里之外就是孟德斯鸠故居,立即向导游西蒙请假,放弃了下午品尝木桐葡萄酒的活动,转身小跑到我们的波尔多大酒店——当地最豪华历史最悠久的五星酒店,气喘吁吁地请前台经理立即给我安排一部轿车,几分钟后,司机就带着我开往拉布德城堡了!

我很幸运,从1985年带40美元来美国留学两手空空,经艰苦奋斗仅四年即财务自由, 除了经商外就是捧着书籍在世界各国游荡,这是我要的生活。临时叫车全程接送在旅行中时常发生,譬如那年在伦敦洲际酒店与儿子和女友告别后,我让酒店安排一部私人轿车把我带到丘吉尔的出生地布伦厄姆宫,参观后再送回酒店。前台经理瞪大蓝眼睛对我讲:“轿车来回太贵啦。其实你坐地铁换火车再换汽车也可以去看丘吉尔故居。” 

可是我没有时间!我只是在旅行团行程里挖出一小块时间,冲向我向往的伟大地方。我别无选择。在贝加尔湖我也是临时订一部私人轿车奔赴十二月党人特鲁别茨公爵和妻子的故居纪念馆和地下矿井手铐展示馆!

同样,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我乘着大家去购物的空档,立即叫了一部轿车去《走出非洲》作者凯伦的故居——现在,在开往孟德斯鸠故居的路上, 一路上法国司机放着美国流行歌曲,我则一直在回忆《论法的精神》如何在黯淡绝望的少女年代,为我点燃生命的一线光亮,独自坐在司机后面,我不由热泪盈眶!

凉爽的微风,赏心悦目的翠绿,我徜徉在拉布雷德城堡风景宜人的领地,这座城堡建于14世纪初期,占据林地150公顷,拥有各种珍贵树木,包括橡木,黄杨树和槐树。森林中居住着许多野生动物例如野鹿,山鸡,孔雀,一群牛羊正优哉游哉享受草地和明媚的阳光,附近还有一条泛着蓝色漪涟的清澈小河。

女导游讲,孟德斯鸠经常写信给他的好友说:

“你一定要来拉布雷德城堡做客,这里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地方”。

驶往孟德斯鸠故居途中的森林小路 (作者摄影)

《论法的精神》书籍封面

拉布雷德城堡风景(作者摄影)

法国女导游以流畅的英语告诉我,十九岁时,孟德斯鸠获得了波尔多法学院学士学位并出任律师,二十五岁开始担任波尔多法院顾问,二十七岁时继承了波尔多法院庭长(他的祖父、伯父一直占有这个职务)兼任波尔多议会议长,并获男爵封号。

21岁的孟德斯鸠在1709年第一次游历巴黎,孟德斯鸠博学多才,对法学、史学、哲学和自然科学都有很深的造诣。1721年,32岁的孟德斯鸠对文学产生了极大兴趣,化名“波尔·马多”发表了名著《波斯人信札》,这部书通过两个波斯人漫游法国的故事,揭露和抨击了封建社会的罪恶,用讽刺的笔调,勾画出法国上流社会中形形色色人物的嘴脸,书中还表达了对路易十四的憎恨,说法国比东方更专制。

据说本书的主角是孟德斯鸠的一位中国传教士朋友( 以后我会详细谈到他),孟德斯鸠的处女作《波斯人信札》一炮走红,大受欢迎。我只是有点奇怪,他为什么没有像比他年轻5岁的伏尔泰那样因言获罪,被波旁王朝投入巴士底狱?

1726年,37岁的孟德斯鸠辞去了世袭的波尔多法院庭长职务,离开世袭古堡迁居巴黎,专心于写作和研究。他漫游了欧洲许多国家并在英国呆了两年多,考察英国政治制度。学习早期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728年起到奥、匈、意、德、荷、英等国作学术旅行,实地考察其社会政治制度等。1731年回国后专门从事著述,1734年45岁时发表《罗马盛衰原因论》,以古罗马历史资料来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此时,他已是一位广受尊敬的启蒙思想家。

1748年——此时伏尔泰54岁,卢梭 36岁,时年59岁的孟德斯鸠出版了他最重要亦是影响最大的著作《论法的精神》,这本书在我眼下的拉布雷德城堡书房写成,风靡一时,两年中印行了22版。

孟德斯鸠在洛克分权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孟德斯鸠虽为贵族,却是法国首位公开批评封建统治的思想家,他突破“君权神授”的观点,认为人民应享有宗教和政治自由, 而保证法治的手段是“三权分立”,即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属于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三者相互制约、权力均衡。他指出:“如果一个人或者一个机构同时拥有这三种权力, 那么他就完了。”

1753年,孟德斯鸠荣任法兰西学术院院长。令人扼腕的是,精力充沛的孟德斯鸠1755年在旅途中不幸染病,撒手人寰,仅享年66岁。法国举行国葬。

亲爱的朋友, 如果你想探访拉布德城堡的孟德斯鸠故居,那么,请与我同行来波尔多Bordeaux吧!这里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典雅优美的城市享有“小巴黎”的美誉,多次被评为年度欧洲最佳旅游之地!

但是, 还是让我们先看看那些通往波尔多的迷人小路吧!你会更加理解法国人自由和自豪的精神来自何处?比方说,为什么欧洲启蒙运动三剑客和《论法的精神》会出现在法国?为什么荷兰画家梵高会在法国度过了他短暂一生中最重要的岁月?为什么意大利天才画家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会出现在巴黎的卢浮宫?诸如此类的疑问,你在通往孟德斯鸠故居的道路上皆会迎刃而解!

拉布雷德城堡主人书房的孟德斯鸠肖像

孟德斯鸠故居书桌上伊丽莎白女王赠送的照片(作者摄影)

波尔多大饭店, 作者在这里订小轿车奔赴拉布莱德城堡,来回约100公里(作者摄影)

从巴黎出发去波尔多,必经过圣爱美隆 (Saint-Emillion ),这是闻名遐迩的葡萄酒之乡,联合国教科文世界遗产古镇,7月烈日下我们的车窗外掠过大片葡萄园和金黄色的向日葵地,不禁联想起梵高画笔下的向日葵,以及他1890年7月自杀之前最后那幅《麦田里的乌鸦》,向这片大地行注目礼,悼念梵高去世150年周年。

啊, 普罗旺斯!我们终于见到了一片紫色仙境!

罗曼罗兰说:"法国之所以浪漫,是因为它有普罗旺斯。” 静谧,空旷,欣喜~普罗旺斯富有灵性的柔光,如梦如幻的薰衣草迷醉了塞尚、梵高、莫奈、毕加索和夏卡尔,他们在此展开新的艺术探索,我和团友则在这紫色梦境里寻找他们的足迹,深吸他们的气息!

这激情四射、魂萦梦绕的法国南部之旅!

普罗旺斯大区,全称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蔚蓝海岸,包括风光旖旎的戛纳,尼斯和摩纳哥。法国帅哥导游西蒙让我们面对大海畅饮香槟,彰显法国浪漫情怀。

普罗旺斯紫色梦境和金色向日葵地

法国帅哥导游西蒙让我们面对大海畅饮香槟,法式浪漫情怀。

当然, 这里有梵高的足迹!

我终于来到阿尔勒Arles与梵高相会!

后来我又去了巴黎附近梵高去世的奥维尔小镇,写了《梵高的眼泪》,刊登于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副刊和新书《亲吻世界》。

带着震撼之心徘徊在梵高精神病院花园,他住在二楼,自杀前1889年名作《阿尔勒疗养院的庭园》仿佛是昨天画完,《医院走廊的患者们》,《割耳后自画像》也在这里完成。医院的热风里飘逸着梵高话语--“我想画出触动人心的素描,我想透过人物或风景所表达的,不是伤感的忧郁,而是真挚的悲伤。”

梵高挚爱的罗纳河与黄色墙壁咖啡馆,都留下我们的一声叹息!他曾与高更同住的小黄屋在二战中被炸毁, 好在梵高割耳后入住的医院犹如昨天他还在这儿画画!

梵高割耳后的自画像

梵高名画《阿尔勒疗养院的庭园》

作者在庭院中缅怀画家

作者在梵高咖啡馆

我们又来到法国南部的科涅克(Cognac)古城,以法国干邑之源和弗朗索瓦一世(1494—1547)出生地而举世闻名,弗朗索瓦一世被誉为“文艺庇护者”,他征战神圣罗马帝国查理五世,虽然失败却将意大利文艺复兴带回法国,他盛情邀请达·芬奇来皇宫居住并赐予“法兰西第一艺术家”封号,《蒙娜丽莎》即是那时的达·芬奇带到法国赠送给弗朗索瓦一世的礼物!国王则将这份厚礼送给了博物馆, 如今是卢浮宫的镇馆之宝!

达·芬奇在这座王宫度过生命的最后三年,并最后死在弗朗索瓦一世怀抱中!伏尔泰也在此住过几个月!我不由感叹:伟大国王催生了伟大艺术家的辉煌!

这座达·芬奇(1452-1519)设计的大厅堪称法国奇葩:中世纪巍峨古堡的一端,是弗朗索瓦一世、达·芬奇和伏尔泰旧居;而另一端却是干邑Otard酒窖课堂品鉴、商业销售推广以及法国导游与我们举杯同饮的欢声笑语!

卢瓦尔河谷香波堡Château de Chambord ,1519年年轻国王弗朗索瓦一世下令修建,这座为艺术而生的壮丽皇宫现在正纪念弗朗索瓦一世加冕500周年。路易十四时代莫里哀和拉封丹都是这里的常客。

美轮美奂的布卢瓦皇家城堡,其装饰受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风格影响,据说在弗朗索瓦一世之前法国王宫竟然没有一个雕像!弗朗索瓦一世的挚友达·芬奇晚年在这居住,我在画廊悠然欣赏达·芬奇绘画和但丁肖像,犹如和老朋友意外会面,一个人精神上的朋友圈, 可以是多么丰富精彩!

弗朗索瓦一世肖像

作者在科涅克(Cognac)王宫与布卢瓦皇家城堡

终于,波尔多!我们来了!

波尔多,被誉为“法国的睡美人”,整座城市都是世界文化遗产。我们入住的Grand Hotel de Bordeaux & SPA是波尔多最著名的五星级酒店,整座装潢豪华,散发着浓郁的法兰西传统韵味。

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吉伦特派纪念碑!

永远不会忘记波尔多~吉伦特派纪念碑在最初几分钟带给我的震撼!在欧洲最美的康孔斯广场上,吉伦特派纪念碑(Monument aux Girondins)高耸入云,它竖立于1894年和1902年之间。54米高的纪念柱顶端是振翅欲翔的胜利女神,她右手拿着砸碎的锁链,左手拿着代表自由的橄榄枝,象征法兰西共和国的胜利。下面是喷泉和四匹马拉着的战车,喷泉下即将走上断头台的勇士们相互握手鼓励。而孟德斯鸠的白色大理石雕像也矗立在广场的另一头。

行笔至此,重新翻开我在波尔多广场吉伦特党人纪念碑的留影,依然心潮澎湃,这座纪念碑让我即震惊又悲伤,这是对罗伯斯庇尔及雅各宾派恐怖主义的控诉,谨此纪念被雅各宾党人杀害的22名吉伦特派领袖与成员(他们大多数出生于波尔多,其中一位已死于追捕中)。

1793年10月31日,他们走向断头台时挽臂高歌互相鼓励,喷水池中两位勇士握手告别的青铜雕像栩栩如生,催人泪下,再现了当年场景。而吉伦特党另一位著名领袖罗兰夫人8天后也被送上断头台,据说她从容镇定,面带微笑,临刑前她留下一句传世名言:"自由, 有多少罪恶假以汝名而行!”

我爱细细研究法国大革命恐怖时期的历史绘画,21名吉伦特派领袖是高歌着走向刑场的,他们像真正的绅士那样毫不恐惧, 在最后一夜举行关于正义与勇气的演讲会。他们抬着死去的战友,大义凛然地走向刑场。据说有人把脖子搁到断头台上,开玩笑说:下一次,要让国民公会通过一个宣言,宣布头颅不可侵犯!

1793年10月31日走向刑场的21位吉伦特党人

 罗兰夫人肖像

1793年11月8日断头台上的罗兰夫人

在北大荒的青葱岁月, 我被北大荒画家小屋画册中的大卫的著名油画《马拉之死》所吸引, 我寻思:这位追随吉伦特派的美女刺客,她为何如此憎恨泡在药桶里的马拉?答案很明确:马拉作为领袖的雅各宾政党嗜血成性,杀人如麻!

在法庭上,这位勇敢美丽的少女大声说:“我是为了拯救十万人而杀了一个人,为了使我的国家安宁而杀了一头野兽!我从来就是精力充沛,无所畏惧的!我热爱吉伦特党人是因为他们的善良!“

而这一切,与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法国史学家米涅的《法国革命史》,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构成了我北大荒从少女时代到青春岁月的阅读记忆。我回想起在巴黎先贤祠,看到马拉的灵柩被驱赶出先贤祠的可耻记录(据说被扔进了下水道),杀了无数吉伦特党的他曾被当做英雄, 由罗伯斯庇尔隆重抬进先贤祠的。

而当我站在罗伯斯庇尔度过最后一夜的巴黎市政监狱牢房,望着他写的“我无罪”手稿,另一面墙上则是他1794年7月27日在断头台上被万人咒骂,刽子手拉下他受伤的下巴,他因痛苦大喊大叫的文字记录。从罗伯斯庇尔被塞进铡刀孔的那一刻:法国大革命的恐怖时代结束了!因此,我才会在殉难者吉伦特派纪念碑前会热泪盈眶,并且在第一时间冲向40公里外的孟德斯鸠故居(吉伦特派推崇《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理论)!

作者周励与波尔多吉伦特派纪念碑

《马拉之死》雅克·路易·大卫1793

《刺死马拉后的夏洛特▪科黛》 保罗▪波德里 1860

作者周励在法国先贤祠

追溯恐怖时期的罗伯斯尔上台后,吉伦特派遭到全城搜捕,有的被投入监狱,折磨至死,有的逃到郊野,自杀身亡。才华横溢、风情万种的罗兰夫人也就只剩下上断头台一条路了。有人分析,她后来之所以与激进的雅各宾派决裂,主要是厌恶他们“粗粝冷漠的灵魂”。

雅各宾党人摇身变成对异己进行嗜血杀戮的刽子手,吉伦特派虽然在力量上占据优势,原本有机会结束革命乱象,但他们却因“善良”和软弱而不愿意痛下杀手,结果反被罗伯斯庇尔吞噬!吉伦特派在断头台前的英勇表现,为自己在政治上的软弱挽回了颜面。而罗兰夫人,这个被称作“吉伦特派的灵魂”的女人,虽然追随精神导师卢梭,然终其一生,却没得到自由。

1794年雅各宾派垮台,那些幸免于难的吉伦特派回到国民公会,并恢复了名誉。100年后的1894年,波尔多竖起了宏伟精美的吉伦特派纪念碑。整个纪念碑是一座荡气回肠,非常震撼的艺术品。喷泉中流荡的水象征着吉伦特派22人的鲜血,带给世人的警世箴言还是罗兰夫人在断头台上的那句话:“自由,有多少罪恶假以汝名而行!”

从普罗旺斯到“小巴黎”波尔多Bordeaux,我和美国团友们来到波尔多郊外葡萄酒庄园, 聆听女主人细述酿酒过程。这里几乎每家都是一个葡萄酒制作坊。13岁的托马斯热情协助母亲接待我们,大半个法国喝下来,团友们已亲如一家。这美少年脸庞轮廓像极了年轻时的美男子拿破仑!我发现深褐色眼睛深褐色头发,映衬白里透红的细腻皮肤,正是法国人体美学的精粹“特色”!

当我告别波尔多广场的团友,终于“冲到”拉布雷德古堡孟德斯鸠故居时, 我多么激动快乐。1748年从这里飞出的“三权分立说”犹如一声惊雷,对于1787年的《美国宪法》、1791年-1795年的《法国宪法》和1792年的《普鲁士法典》的制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787年美国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由国会、最高法院与总统分别掌管的立法、司法和行政之“三权分立”政体,乃是践行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之学说。在《美国宪法》颁布六年之后,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及皇后玛丽·安东奈特被革命浪潮推上断头台……徜徉在孟德斯鸠故居安静的书房,犹如听见华盛顿、拿破仑、罗兰夫人那振聋发聩的历史回声。

三权分立理论对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谢林、黑格尔也产生过影响。至今仍然是民主政治的立论根基。《论法的精神》 在全世界受到的欢迎程度,大致与274年前该书问世时一样!如今,全世界无论是自由派还是保守派学者嘴里讲得最多的,不是马克思恩格斯,而是比他们早了近130年的孟德斯鸠!

喜欢阅读的人是幸福的,同时喜欢阅读与行走的人更幸福。令人兴奋的是,孟德斯鸠不光讲高深理论,他那生动的笔触总是围绕着事实展开。而且,许多事实恰恰发生在近三百年之前的中国!

孟德斯鸠的故居的书房客厅和卧房

伊丽莎白女王来访时赠送的照片

孟德斯鸠故居

波尔多家庭酒坊的母与子


03

(三)至今仍然振聋发聩

——孟德斯鸠看中国,忆两位清朝名士

在法瑞边境费尔奈伏尔泰古色古香的书房里,我和普林斯顿大学的美国朋友讨论伏尔泰、孟德斯鸠以及托克维尔对古代中国截然不同的评价。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写道,“被一小撮欧洲人任意摆布的那个虚弱野蛮的清朝政府,在一些启蒙哲学家(伏尔泰)看来竟是可供世界各国仿效的最完美的典范,未免荒谬”(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那时的欧洲,囿于马可·波罗的游记以及明末清初欧洲传教士的见闻,对中国“乐土”的议论远不切实际,遑论十八世纪欧洲宫廷以热衷张扬中国王朝与古典文化为时尚,从凡尔赛到枫丹白露直至维也纳的香布伦宫殿,到处都有极尽奢华琳琅满目的中国屋。伏尔泰更是热情地给中国王朝封了多顶桂冠:“他们帝国的政体实际上是最好的,是世界上唯一的如果离任时不能赢得他百姓的称赞,就要受惩罚的国家”,伟人也有局限啊!我和美国朋友都更喜欢孟德斯鸠对中国的评论。

孟德斯鸠认为:统治中国的就是棍子。他在《论法的精神》中还有多处涉及中国。孟德斯鸠认为“共和政体的原则是品德,君主政体的原则是荣誉,而专制政体的原则是恐怖。” 这里的恐怖是指“国家恐怖”。

博闻强记的孟德斯鸠认为,十八世纪时的“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 “在专制政体之下,君主用恐怖去压制人们的一切勇气,去窒息一切变革的雄心。”“任何人对皇帝不敬就要处死刑。” (见《论法的精神》严复译 第129页)。2019年是孟德斯鸠诞生330周年,也恰巧是法国大革命爆发230周年!我在费尔奈庄园(2019)拉布雷德城堡(2015)重温伏尔泰、孟德斯鸠对中国体制的研究评论,犹如余音绕梁,醍醐灌顶!

伏尔泰颂大清帝国其小部分内容虽可成为启蒙运动的利剑,但因为视角缺失造成的史学遗憾至今仍显而易见。这也是我2015年探访法国南部孟德斯鸠故居的感慨!

孟德斯鸠是第一个将中国划入“专制政体”的西方思想家,他一针见血地总结中国专制政治制度的细节特点,强烈地影响了西方对中国的印象,被认为是“从否定方面将中国列入一种世界模式的第一人”。尽管当时受到不少人的反对与质疑,但18世纪乃是西方中国观发生根本变化,即从以“颂华”(sinophilie)占优转为以“贬华”(sinophobie)为主的世纪。

当时的法国作家大多将遥远的中国描绘成乐土,独有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多对中华帝国专制有犀利批判,而这些论点的形成,与孟德斯鸠在巴黎结识的中国传教士、中法文化交流的先驱者黄嘉略(1679年—1716年)有很大关系,与黄嘉略的交往丰富了《波斯人信札》和《论法的精神》关于中国的内容。

黄嘉略与法国妻子(国画)

路易十四

法国启蒙运动

《孟德斯鸠论中国》

作者周励在伏尔泰费尔奈故居留影

孟德斯鸠在我脚下的拉布莱德城堡书房撰写的名著《论法的精神》共三十一章,其中二十一章都谈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体和法律。

孟德斯鸠在书中引用了一位中国官员的原话:

“皇帝以下的所有官员都是坏蛋,全该杀掉,但杀了我们没有用,下一任仍会和我们一样坏,中国只有靠坏蛋才能治理得了。”

孟德斯鸠认为:“中国是一个以畏惧为原则的专制国家”。

孟德斯鸠生平的同时期,正是大清的康雍乾“盛世”。倘若这三位中国的“明君”听到了孟德斯鸠的理论,估计会毫不留情地把他拉黑,甚至打国际诽谤官司。

孟德斯鸠认为,大清是个地道的专制国家,且毫无改变之心:“人们曾想使法律与专制并行,但任何东西和专制联系起来,便失掉了力量。大清的专制在祸患无穷的压力之下,虽然曾愿意给自己带上锁链,但事实上,它用锁链武装了自己,变得更为凶暴。”(摘自《论法的精神》)

什么叫专制国家?孟德斯鸠将政体分为三类:共和、君主、专制,“在共和政体,人民整体或部分拥有主权;在君主政体,只有一个人统治,但依据确定的法律;在专制政体,一个人根据自己的意志统治一切,既没有法律,也没有规则!”

孟德斯鸠的理论提出不久,就受到来自东方的挑战。很多来华的传教士把大清夸成了花,并认为其治国原则融恐惧、荣宠和美德为一体。一切似乎很完美!

但孟德斯鸠断然否定。他认为大清根本不具有美德和荣宠,只有“一以贯之的暴政”和“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人性摧残”,传教士们是为表面秩序所蒙蔽,实际上,大清完全是以恐惧为原则的专制国家!

“中国的立法者们所做的尚不止此——所谓的儒家礼教,用以约束和统治人民。“

孟德斯鸠身处法国,却对中国的政治和法律了如指掌!在我们的封建社会,皇帝是至高无上的,法律只是形式,官员大多是腐败的,礼教与儒家教育是为了麻痹人民维系其封建统治。孟德斯鸠以锥子般的目光扫视中国的历史,评述与鞭挞都入木三分!

还有讲到中国老百姓的:

“中国人的生活完全以礼为指南,但他们却是地球上最会骗人的民族——向他们买东西的人要自己带秤。而每个商人有三种秤,一种是买进用的重秤,一种是卖出用的轻秤,一种是准确的秤。”

“中国的立法者们有两个目的。他们要老百姓服从安静,又要老百姓勤劳刻苦。在中国,欺骗是准许的。”(参见孟德斯鸠《北方旅行记》,第8卷,363页)

那么,向孟德斯鸠讲这些中国故事的是谁呢?他又是怎样会认识孟德斯鸠的呢?孟德斯鸠故居热情的女讲解员向我提到了他的名字,也是孟德斯鸠一生中有记录的唯一认识的中国人:黄嘉略

黄嘉略,福建莆田人,曾用拉丁文编写了第一部《汉语语法》书籍并编纂《汉语字典》他曾担任过路易十四的汉语翻译。史海钩沉,我对黄嘉略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

1679年,黄嘉略生于福建省莆田县一个殷实的富户家庭,父母都是天主教徒,在他出生不足半月,便受到洗礼,成为一名天主教教徒。他的父亲与西洋传教士何大化往来密切,让他从小跟随何大化学习拉丁文。

7岁时,黄父病逝,黄嘉略被法国传教士李裴理收为义子。3年后,转随法国传教士梁弘仁。22岁之前,禀赋聪慧,思想开阔的他曾有七年左右在中国各地漂泊考察,了解各地民情风俗,这也是他日后在法国与孟德斯鸠谈话的主要谈资。

1701年,耶稣会与其他会矛盾激化,引发了一场中西“礼仪之争”,梁弘仁作为反对耶稣会的一派,被教廷招至罗马,黄嘉略得以同行。三年后长居巴黎。

在法国王家学术总监让-保尔·比尼昂(Jean-Paul Bignon)的推荐下,黄嘉略担任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汉语翻译,兼管皇家图书馆中文书籍的整理编目工作。他用拉丁文编写了第一部《汉语语法》和《汉语词典》,他也是将中文小说翻译成法文、将中国诗歌和音乐介绍到法国的第一人。除此之外,他对孟德斯鸠产生了重要影响。孟德斯鸠曾频繁地会见黄嘉略,听他讲述中国的一切。

黄嘉略的恩师——法国传教士梁宏仁

在黄嘉略旅法的年代,法国启蒙思想家也正悄然崛起。

黄嘉略在当时的法国俨然像汉学的“活化石”,各路名人纷纷前来结交取经,孟德斯鸠也是其中一员。他们对中国的饮食起居、衣食住行,乃至文化观念、制度风俗都畅谈甚欢。

由于黄嘉略的成长与清廷的联系不紧密,往往对于种种弊端也敢直言不讳,因此孟德斯鸠对东方文化能够有一个较为客观的理解。他的著作中有很多方面受到了黄嘉略的启发,文中多次提到“关于中国问题与黄先生的对话。”

黄嘉略对孟德斯鸠的记述仅限于他的日记,此外迄今未曾发现任何其他资料。孟德斯鸠的遗稿中指名道姓提及黄嘉略的有两份,一短一长。短的那份只有几句话,见于他的笔记《随想录》:“我听黄先生说,他刚到巴黎时曾把帽子留在教堂里,因为他在中国时曾听说,欧洲的民风纯朴,人们相互关爱,偷盗和行刑都是闻所未闻的事;所以,当他听说一个杀人犯将被处以绞刑时,深感震惊。”长的那份是一篇谈话实录,手稿22页,译成中文将近一万字,内容十分广泛,多方面介绍了中国的历史文化、民情风俗,以及宗教信仰和政治制度等。

在黄嘉略的三位法国朋友中,孟德斯鸠与他相处的时间最短,两人见面的频率却最高,倘若孟德斯鸠不是因为父亲去世而离开巴黎,他们还会有更多的会见和谈话。可令人遗憾的是,当孟德斯鸠再次来到巴黎时,黄嘉略已经不在人世了。

十八世纪初期,法国人了解中国的热情方兴未艾,民间如此,官方亦然。黄嘉略在这种氛围中来到法国,是当时的法国乃至欧洲唯一的中国人,理所当然地引起法国人的关注。傅尔蒙在谈到黄嘉略时曾说:“一个中国人在欧洲,是一件人人关注的事,德里尔、弗雷莱、戴默莱等许多学者和我一样,经常会见黄先生。”

傅尔蒙在结识黄嘉略之前,对中文一窍不通,斗大的汉字不识一个,遑论其他。在黄嘉略的帮助下,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不同程度地掌握了汉语的基本知识,成为法国第一代非教会汉学家。

孟德斯鸠与黄嘉略相识之后,对中国备加关注,阅读了当时在法国能够找到的几乎全部有关中国的西文著述,并书写了详细的读书笔记。黄嘉略的形象多次出现在他的《波斯人信札》中。

中国成为他研究政治和法律的一个重要参照系,在他的传世名著《论法的精神》中,对中国的论述多次单独成章,相关的论述多达四十余处。在一派热烈颂扬中国的氛围中,他对中国有褒有贬以贬为主的尖锐论述独树一帜,近三百年过去,至今依然使人振聋发聩!

黄嘉略与上述三位法国朋友的交往,产生了三个积极效果。其一,促成了法国第一代汉学家的出现;第二,传授了汉语知识,传播了包罗万象的中国知识,为孟德斯鸠对中国的论述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第三,黄嘉略以真实的形象,向法国人展示了中国人的诸多优秀品质:友善、诚信、刻苦、认真、谦逊、好学等等。

1713年4月25日,黄嘉略与巴黎女子玛丽·克洛德·雷尼埃结婚,育有一女。然好景不长,女儿出生后不久他的法国太太病逝。1716年10月13日,久病缠身的黄嘉略亦在巴黎卡耐特街的寓所病逝,享年仅36岁。他们的混血女儿据悉在20岁左右亡故。至于黄嘉略逝后葬于何处,同样没有记载。

但是,连黄嘉略本人都不曾想到,他在孟德斯鸠的巨著《论法的精神》里永恒不朽地活了下来,并以直言不讳的普世价值观受到世人的广泛尊重。

回顾孟德斯鸠断然否定包括伏尔泰在内的认为大清皇权兼容美德荣宠与威权的“颂华”论, 以“专制的原则是恐惧。”“人们越是心存恐惧,这个政体就越完善。”和“一以贯之的暴政”反驳,阐明“大清完全是以恐惧为原则的专制国家!”时,孟德斯鸠何来如此气贯长虹之底气?也许黄嘉略告诉他自己耳闻目睹的清朝登峰造极的“文字狱”与无数冤案?!但二百年后另一位大清名士的暴毙,再有力不过地证实了孟德斯鸠的结论是多么正确!

是的,我一定要将中国第一位被皇帝下令打死的记者写入此文,让读者体验孟德斯鸠论中国的精准核动力。

揭露《中俄密约》,招致杀身之祸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十月,李鸿章周游列国历聘未归时,上海英文版《字林西报》(我对这家报刊情有独钟,1898年他们首次报道了戊戌六君子在菜市口被杀,引起世界公愤。出国前我在上海外贸局工作,位于中山东一路17号的上海市丝绸进出口公司正是《字林西报》的总部大厦!)

 位于上海外滩中山东一路17号的原《字林西报》总部大厦,目前是AIA友邦保险集团总部

突然披露出一条惊人的消息,把李鸿章赴俄签订《中俄密约》十二条密约内容公布于世。实际上,这个刊发于《字林西报》的《中俄密约》是根据小道消息炮制的,但一经曝光,足以惊世,千夫所指,民怨沸腾,更因为有李鸿章与俄签约时收受了三百万卢布贿赂的种种谣传,使此事闹得沸沸扬扬,对李鸿章口诛笔伐,使其深受恶谥骂名之累。

沈荩揭露《中俄密约》惹杀身之祸

1903年,沙俄利用《中俄密约》进一步向中国东北地区扩张。根据1902年中俄签订的《东三省交收条约》,俄军应分期撤出东三省,但延至1903年4月,沙俄不仅不履约如期撤兵,反而变本加厉地提出七项无理要求。对于这一秘密谈判,外间无从知晓。

此时,爱国反清记者沈荩使用侦探手段,从政务处大臣和外务部会办大臣王文韶之子手中,得到有关《中俄密约》的大致内容,将密约通过天津的英文报纸《新闻报》而公诸于世,一时舆论哗然,国人公愤,引起国内外极大震动。

1903年4月19日,日本公使参加军机大臣荣禄葬礼时,向清政府某大臣核实,证明确有密约七条之议,引发日、美、英诸国强烈反对,对俄国提出抗议,公开诘问清政府,最后迫使清政府拒绝了俄国的要求。一时间,清政府内外交困,颜面丢尽。由此触怒慈禧太后,严究泄密之人,必欲杀之而解积恨。

沈荩(公元1872~1903年),湖南长沙人。性直倔强,雄于胆略。维新变法期间,积极主张变法,和维新派代表人物谭嗣同、唐才常等交往密切。维新变法失败后,沈荩留学日本,并迅速由改良派变成了革命派,长期从事新闻工作。1903年7月31日,因揭露《中俄密约》被慈禧太后下令“立毙杖下”,而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因言被杀的新闻记者。

7月31日,慈禧太后谕旨,“着即日立毙杖下”。刑部接到谕旨,不敢违抗,沈荩受刑殉难的情况极为惨烈,行刑时,先以八个狱卒轮番对其殴打。再用竹杖避开人的致命处笞打,将犯人的全身皮肉打烂、骨节打断,使之全身上下遍布竹刺,痛苦难忍,就这样,对沈荩痛打到两个时辰,沈荩已经血肉狼藉,命如悬丝,气息奄奄。

杖笞之时,沈荩痛楚呼号之声传于刑署内外,狱中囚犯无不毛骨悚然,但沈荩宁死不屈,铮铮铁骨。沈荩被打得“血肉骨裂”、“骨已如粉”。及至打毕,堂司以为毙矣。

不意沈于阶下发声曰:“何以还不死,速用绳绞我”。

这句话让行刑者们觉得很没面子,然后他们就速用绳子把已奄奄一息的沈荩勒死了。他至死都让极权者无地自容!

我想,在血肉骨裂的两个时辰酷刑中,沈荩一定想到了五年前被慈禧砍头的挚友谭嗣同,以及他的绝命诗: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沈荩惨死,震惊中外。慈禧的狠毒传遍天下。《字林西报》《大公报》等全国中英文报刊纸纷纷予以披露报道。当时因笔锋犀利也正在大清朝的监狱里的章太炎,他写了数首祭奠沈荩的诗,《狱中沈禹希见杀》便是其中之一。

1903年被慈禧太后杖毙的沈荩肖像

现在,我望着沈荩的照片,一副极平常中国传统文人的柔弱体貌,清白文雅的面容,照片是沈荩生前赠与驻华英国记者莫理循的。沈荩遇难后,莫理循工工整整地用英文在照片背面记下:“沈克威,杖毙,1903年7月31日,星期五”。

现在,亲爱的读者,我们更明白了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所说:

“专制的原则是恐惧。”

“人们越是心存恐惧,这个政体就越完善。”

“大清政府是一以贯之的暴政。是以恐惧为原则的专制国家。”

本篇长文结尾时,我想起在美国历史书籍中看到,美国建国先驱在制度设计时,“常常求教和引证的先知,就是著名的孟德斯鸠。” 美国总统杰斐逊更是宣称,每个人都有两个祖国——“他自己的国家和法国”。杰斐逊之所以将法国看作人们思想的祖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孟德斯鸠的推崇。

从巴黎到普罗旺斯和波尔多12天的美好旅行结束了,法国导游西蒙在告别晚宴上举杯微笑着对我说:“Julia,You are a Lady。朱莉娅, 你是一位淑女,我们如此高兴拥有你一起同行。”二十位美国朋友报以热烈的掌声。

和作者一同参加普罗旺斯&波尔多之旅的美国团友

我涨红了脸向大家鞠躬致意。我没有告诉任何人,25年前,我的纽约客户也在一次酒会上管我叫Lady——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我用这个称呼,写了一本自传体小说《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我在扉页上写:“此书谨献给我的祖国和能在困境中发现自身价值的人。” 

再见了,孟德斯鸠!

再见了,拉布莱德城堡!

但愿读完这篇文章的朋友,能够在疫情结束后,有机会沿着我的路线走一遍深邃迷人的法国南部,你会收获终生难忘的震撼与美好!

2022年3月25日 完稿·三亚


作者周励在三亚海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