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家认知治疗的技术方法

 悦乎学习 2022-03-27


在实际运用道家认知治疗的时候,结合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建立了一定的操作程序,分别是松静术、柔动术、病情分析会和保健心得志。

一、松静术

 松静术的练习是让患者学会松静术的动作要领,体会放松训练对肌肉和情绪的影响,并坚持在每天的生活中练习1~2次,进而促进心身的康复。 

(一)放松训练

 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条件下,让患者轻松自然地坐在一个舒适的沙发或椅子上,双手放在腿上,呈随意舒适姿势,这个姿势使患者感到轻松,毫无紧张之感,最好在安静的环境中练习,尽量减少无关的刺激,以保证放松练习的顺利进行。放松的顺序一般是额头→眼睛→面部→颈部→肩部→双上肢→背部→腹部→双下肢。开始训练时患者根据治疗者的指令进行练习,患者从头到脚有顺序地体验肌肉紧张与放松时所产生的感觉,然后逐渐地放松各部分肌群,最后使全身所有的肌肉都保持在松弛状态。对于初学者当不能体验放松的感觉时,可先体验肌肉紧张的感觉然后再做放松动作,比如紧闭双眼和怒目而视时都是紧张,双眼微闭时就是放松;牙关紧闭或用力张嘴时就是紧张,牙关自然微微合拢时就是放松;双手紧握双拳或过度伸掌时就是紧张,双手自然地放下来就是放松等。我们在训练时要求患者自然地坐在椅子上,双脚与肩同宽并自然放在地面上,双眼微闭,牙关微微合拢,头向前微垂,双肩自然下垂,双手分别自然放于双腿上,背部自然靠于椅子上,腹部放松变软,双腿和脚自然放松。当各部分肌肉放松都做完之后,治疗者还可继续给出指示语:“现在你感到很安静、很放松……非常非常安静、非常非常放松……全身都放松了……。”学习后,患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去自行练习,一般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最好安排在午休和晚上睡觉前。 

(二)入静训练

 超觉静默(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TM)简称静默,该练习与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同时进行。方法是在放松训练的基础上调整呼吸和意念,让自己的脑子逐渐忘掉过去的事情,不考虑将来的事情,同时把意念集中于自己逐渐缓慢的呼吸节律上,使自己逐渐进入一种万念皆空的境界,调整自己的呼吸节律,用鼻细、长、匀缓慢吸气使腹部逐渐膨隆达七八分饱满时暂停1~2秒钟,然后细、长、匀呼气,腹部逐渐放松,如此反复训练15~30分钟,自觉地调整神经、精神状态,调控心理活动。入静时,人达到了一种平心静气、泰然自若、心境坦然的和谐心理状态。在实际过程中,要注意掌握动作的要领,尤其是静默术,许多患者在开始练习时,往往不能入静,这时要鼓励大家坚持每天练习,一般来说,松静术适宜在午睡和晚上睡觉前练习。实践证明,入静快,见效快;入静深,疗效高;不能入静,疗效差或无效。每天定时练习,配合有规律的生活方式,能起到更好的作用。松、静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自然,一切顺其自然、真正能做到松静者,其结果必然达到“自然”。有效的松静训练能使心身达到一种轻松愉快、回味无穷的享受。 

 松静术主要是通过放松训练的行为治疗方法,通过肌肉的放松和意念的入静使患者学会有意识地控制心身的心理生理活动,以达到调整机体功能,防治疾病的目的。该方法具有无痛苦、无副作用、能充分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的特点,长期坚持训练可使患者建立一个“生物控制回路”,以消除紧张、焦虑情绪,降低交感神经的张力,使患者的心率、血压下降,心肌供血改善,尤其对心理应激所致的心绞痛、期前收缩、血压升高的疗效较好。同时,入睡前的松静训练有助于缩短患者入睡前的时间,改善睡眠节律,提高睡眠质量。 

 在实际操作时,大部分患者对放松训练容易掌握,只是有个别患者开始时放松的姿势不太正确,这时治疗师或旁观者要及时给予矫正,避免一些不正确姿势影响治疗效果。普遍反应问题较多的是入静的训练,开始训练时,往往患者不能做到完全的入静,有时意念中会出现许多生活中的琐事,这时要及时告诉患者,正是这些日常琐事扰乱了我们的思想,影响着我们的情绪,从而造成我们的心身痛苦。要鼓励患者坚持练习,一般能很好坚持练习的患者,1~2周就能达到入静的效果了。

二、柔动术

 柔动术是将中国古代的太极拳等保健养生方法进行改良,配合呼吸引导创建的一套简单的运动体操,患者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练习(当然也可以做其他的运动)。这套体操分4节,在实际练习中可结合道家处世养生的4条原则分别进行练习,下面分别介绍各节的动作要领。 

(一)呼吸运动

 立位,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两手自然下垂,手心向上,双手叠放于前方正中部,开始时两手缓慢地由下自上向左右打开,逐渐伸平两臂,然后手心向上平举,到头顶部后两手自然会合,并转为手心向下,缓慢地由身体前方放下,恢复原来的姿势;在两手运动时,配合呼吸运动,两臂上举运动时,缓慢均匀地尽力吸气,相反,向下运动时,缓慢均匀地尽力呼气,这样两臂每环绕一圈配合呼吸运动一次,为一个节拍,可以自己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节奏的练习,每次至少练4~8个节拍。同时,可以根据道家处世养生原则第一条的8个字进行练习,即两臂向上运动时(吸气)口中默念“利而不害”,两臂向下运动时(呼气)口中默念“为而不争”。 

(二)肢体运动

 立位,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两手平放在腰间,手心向上,先向左运动,左脚向左前迈出半步,两手心向前,手掌竖起与前臂呈90°,两臂平伸向前方缓慢推出,同时,左腿前弓身体向前运动,两臂伸直后,两脚不动,两臂带动身体缓慢向右转动180°,两臂转到身体右侧时自然收回,这时身体回复到原来的姿势;在肢体运动时,配合呼吸运动,两臂前推时缓慢尽力呼气,两臂回收身体回复时,缓慢尽力吸气,每呼吸运动一次为一个节拍;同时用相反的动作可以换为向右的运动方式,自己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节奏的练习,每次至少练4~8个节拍。同时,可以根据道家处世养生原则第二条的8个字进行练习,即两臂向前推出时口中默念“少私寡欲”,两臂回收运动时口中默念“知足知止”。 

(三)旋转运动

 立位,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两手平放在腰间,手心向上,眼光盯着左手心,左臂缓慢向前、向左伸直后,由左向后向右运动一周,同时带动头部运动,眼光始终盯着左手,旋转一周后,左手从左后方回复到原来的状态;旋转运动时配合呼吸运动,伸臂旋转时尽力吸气,回收时缓慢呼气,每呼吸运动一次为一个节拍;相反的动作可以换为右手的运动,也可以左右手交互运动,自己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节奏的练习,每次至少练4~8个节拍。同时,可以根据道家处世养生原则第三条的8个字进行练习,即手臂向前推出旋转时口中默念“知和处下”,手臂回收运动时口中默念“以柔胜刚”。 

(四)平衡运动

 立位,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两手平放在腰间,手心向上,左手手心向上缓慢托起,同时左脚缓慢抬起,左手托起伸直后向左外方旋转为手心向下,并与左脚同时缓慢放下到原来姿势,配合呼吸运动,手脚向上运动时尽力缓慢吸气,手脚向下运动时尽力缓慢呼气,这样每运动一次为一个节拍;同样的动作与右侧手脚交互运动,每次至少练习4~8节拍。同时,可以根据道家处世养生原则第四条的8个字进行练习,即手脚向上抬起时口中默念“返璞归真”,手脚向下运动时口中默念“顺其自然”。 

 以上每个节拍在实际操作时患者要根据自己的年龄和身体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整,运动的幅度可大可小,一般以早晨练习为好。通过长期的运动训练可以提高人体对精神紧张的耐受性,使患者对精神刺激的反应趋于正常,改善神经、血管的调节功能。但实际练习时,有时候有些患者往往好胜心强,在开始的训练中,要处处争第一,与别人比运动的强度运动的时间等,因此对他们来说,要特别警惕过长时间的自我训练,要避免训练过程中伴有情绪激动,告诫他们在运动过程中也要按照“为而不争”、“顺其自然”等道家养生原则处理问题。另一方面,有些缺乏耐心的患者往往不能够坚持长期训练,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很想通过短暂的训练较快获得效果,对这类患者治疗师要用生活中的具体例子或参考同期治疗有效的患者,鼓励他们坚持长期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病因分析会

 通过病因分析会的讨论,让患者充分认识到在自己生活中与自身发生发展有关的各种心理社会因素,分析形成这些因素背后的价值观,按照道家处世养生原则通过转变价值观而调整情绪和生活方式。 

(一)患者的性格特点和认知误区分析

 由治疗师讲解影响健康的各种心理因素以及常见的性格特点和认知误区,分析总结如下: 

 1.争强好胜,攀比强求 

 他们对任何事都要努力做到最好,总想超过别人,出风头,即使失败了,也要找出一些外在的客观原因为自己辩解,有时暗下决心要超过别人,对做不到的事悔恨痛苦,甚至怨天尤人。 

 2.安排的任务过多,时间紧迫 

 他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经常加班加点,总想赶在时间的前面,追求高效率,自我加压,走路、吃饭都快,对不能很好尽快完成的工作,有时表现为做事缺乏耐心,忌妒别人的成功,不服气或含有敌意。 

 3.要求尽善尽美,完美主义 

 他们对人对事都爱挑剔,对人对己不满意,常表现为得理不让人,因此,常出现人际关系障碍。 

 4.应付方式简单 

 遇事只有一种应付方式,只讲成功,不讲失败,缺乏对事物负面的预见性,当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常表现为惊慌失措,情绪大起大落,大喜大悲。 

 5.对疾病治疗的疗效要求过高 

 对疾病的治疗要求迅速见效,彻底根治,不惜求名医名药,但有时又过度担心药物的副作用,有时候甚至盲目崇拜名医和各种保健药品或“补药”,因此每次看病必须到最好的医院,找最有名的医生,吃最贵的药品,当治疗效果不满意时,常表现为心灰意冷等抑郁情绪。 

 6.忽视自我保健 

 不愿意坚持体育锻炼,不愿意改变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不努力改善人际关系,不按科学的锻炼方式坚持锻炼,经常自作主张,随意加大运动强度和延长运动时间;即使住院时,一天中往往将运动疗法、理疗、针灸、推拿等各种活动安排得满满的,恨不得几天内就将所有病痛全部根治,虽然疲于奔命,却从不愿意承认已经过于疲劳了,一次锻炼常省略了准备期和放松期,突然开始,骤然结束。 

 以上这些是患者常见的认知行为特征,但不一定每个患者都具备全部的特征,在治疗中要求每个患者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认识和评价。 

(二)性格的自我分析

 在每次的病因分析会上都鼓励患者进行性格的自我分析,使患者认识到轻松乐观的心境对健康有益(包括代谢、内分泌、免疫),相反,紧张压抑与悲哀的心境有害健康;痛苦意念与情感的公开、倾诉、发泄、求人分忧、接受社会支持有益健康,相反,痛苦意念与情感的保密、隐藏、否认、拒绝交流有害健康。通过性格的自我分析使患者认识到以下几点: 

 1.与别人具有相同的体验 

 许多人认为,他们的某些体验是自己所独有的。在病因分析会上,当人们聚集在一起时,他们就会发现,自己的许多感受和痛苦并不是独一无二的,许多人拥有类似的想法和体验,当某人交流个人的担忧、想法和情感时,他们常常会感到惊异,原来小组中的其他人也有着相似的忧虑。 

 2.资源和观点的多样化 

 不论他们是在交流信息、解决问题、探索个人价值还是发现他们的共同情感,同病相怜的患者之间都可以相互提供更多的观点,从而提供更多的资源。 

 3.归属的感觉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类对于归属感的强烈需求,通过属于冠心病这样的小组,这种需求可以部分地得到满足,对于参加团体辅导的同类患者来说,被接受的体验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4.间接学习 

 在病因分析会上,患者之间有机会听到和自己类似的体验,他们会认识到“那正是和我一样的问题”。通过其他患者的分析和讨论,认识到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5.类似真实的生活 

 在病因分析会相对安全的氛围里,情感、人类行为以及一些态度如对抗、严厉、恐惧、愤怒、怀疑、沮丧、嫉妒等都可以被辨别出来,并加以讨论。在病因讨论会上暴露这些,用道家处世养生原则重新讨论,可使患者学会表述及应对的方法,并扩展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去。 

(三)行为背后价值观的分析

 我们说道家认知治疗主要是针对价值观的认知治疗,在病因分析会上治疗师要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分析患者行为背后的价值观,通过转变价值观来改变患者的行为和情绪,最后达到患者自己能够分析调整的治疗目的。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通过以下几方面帮助患者进行分析: 

 1.环境因素分析 

 说出近几年的生活中你有哪些重大生活事件,以及你现在生活中感到最困惑的事情是什么。 

 2.生理因素分析 

 你是否有困扰的躯体症状,例如精力不足、胃口不好、睡眠不调、心律不齐、血压不稳等。 

 3.情绪反应分析 

 面对生活中的生活事件(包括家庭、单位和个人的健康状况等),你有哪些情绪反应,如悲哀、紧张、愤怒、内疚、羞愧等。 

 4.行为分析 

 你希望自己的哪些行为生活方式得到转变,以及你认为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对健康更有利。 

 5.认知分析 

 生活中当你有强烈情绪反应时,你对自己有什么样的想法,并且有什么想法会干扰你认为该做的事或该有的思想。 

(四)病因分析会的作业

 根据患者的生活经历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按照家庭作业的形式记录自己的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1.上次会谈我们讨论了哪些重要问题?你从中学到了什么?(1~3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次会谈有什么事使你烦恼吗?你有什么事不愿讲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这一周过得怎样?与其他周相比你这一周的情绪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周有无什么重要的事发生并需要讨论?(1~3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需要将什么问题列入讨论日程?(1~3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做没做家庭作业?你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病因分析会的分析与讨论,患者能够找出自己生活中对健康有影响的行为和性格,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找出了造成这些因素背后的价值观,并用道家处世养生原则进行转变和实施,改变了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减少了以前生活中存在的心理痛苦,对自身的康复和预后起到了改善的效果。 

 在患者性格特点和认知误区的分析时,大部分都能很快发现自己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如办事追求效率、排队缺乏耐心、遇事不服输等,但他们往往认为这种性格是自己几十年形成的,对是否能够改变表示怀疑,这是治疗过程中最大的阻抗。我们发现许多患者是自己不愿意改变自己的个性,而不是个性不能改变,这时治疗师要有耐心,一方面接受患者的一些性格和行为(对于正常健康者并不算缺陷),如A型行为就是市场经济所鼓励的,但这些行为对健康不利。另一方面,要帮助患者分析和认识个性和生活方式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改变的,如许多快言快语的人,经过言多必失的挫折变得寡言少语了,多年戒烟失败的患者经过一次重病住院的经历就完全戒掉了。因此,患者如果自己能够充分认识到性格中对健康有害的一面,积极主动地参与性格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可望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性格自我分析中,开始的时候患者往往不会分析,有的患者不愿意揭露自己性格中的缺点,有的甚至否认自己有A型行为,这时治疗师要进行正确引导和鼓励。比如对于A型行为,首先告诉患者哪些是A型行为,如排队买东西的时候,积极争取首先买到的行为就是A型行为,认识到以后大家就会有意改变了。我们在治疗中一位患者这样介绍自己的经验,他说以前每次来参加心理治疗总是提前从家出来,提前到达治疗室,经过几次讨论后,他认识到自己是A型行为,当有一次参加治疗从家里出来晚了时,他就急忙往治疗室赶,可是,紧走了几步后,自己马上意识到这也是A型行为,自己进行反思,觉得本来参加治疗是为了身体健康,现在为了参加治疗急急忙忙赶路,反而对身体有害,按照“为而不争”的原则,晚了就让它晚吧,经过这样一想,患者当时就放慢了脚步,然后轻松地来到治疗室。对类似的例子治疗师要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让患者在自己的生活中多找这样的例子进行总结和发言,促进治疗的顺利进行。 

 有关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只有在患者进行几次治疗后,治疗师激起了他们治疗的欲望后,再适当布置少量的作业,这样效果更好,如果刚开始就给患者安排太多的作业,他们可能因此而停止治疗。每次对作业的完成情况治疗师要给予精心的分析,有些患者开始时找不到生活事件,这时治疗师要帮助他们学会怎样找到生活事件以及生活中要调整的行为方式,告诉他们,我们讨论的生活方式中的事件不一定是重大事件,比如乘车、购物、处理家庭事务等,甚至是别人的一句话,只要对我们的情绪和行为有影响,都可以按照道家处世养生原则进行调整,这样就增加了讨论的内容和色彩。

四、保健心得志

 通过患者保健心得志的记录,了解患者对道家认知治疗的掌握情况,总结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对道家处世养生原则的理解和应用情况,相互学习不断提高,达到最终的治疗目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每次治疗的最后一段时间,进行一次简单的总结,让患者通过生活中对道家处世养生原则的具体应用,以保健心得志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相互交流成功的经验,这样有助于治疗的发展。现将道家认知治疗干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的保健心得志摘录如下: 

 例1 我是一名冠心病患者,对于养生,以前在报刊杂志上看到一些,过去年轻不以为然,现在人老了生病了,这时才意识到养生的重要性。通过参加道家认知治疗学习,首先我认识到自己过去是一个典型的A型性格的人,年轻时总是争强好胜,从不服输。40多岁就患上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经过多年的磨炼,性格变化了许多,尤其是近几年看到周围的同事、同学有的相继去世,心里十分惋惜,以前对道家处世养生方法“利而不害,为而不争”等一无所知,现在看来,人就应该像道家所讲的那样生活,做到利己、利人、利社会,把助人为乐、我为人人放在第一位,相反如果是人人先为我、助我为乐,必将受到周围人的反对与讥讽,给自己许多精神上的痛苦。通过讨论,我现在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明显与过去不一样了,每月领取退休金,不管多少都感到高兴,忘记不如意,忘记名和利,把健康看作人生的第一需要,做到了淡泊名利,不强求,不攀比,心境豁达,少私寡欲。要做五不看,不看他人的大房子,不看他人的房子装修的多么漂亮,不看他人的菜篮子,不看他人的钱包多么鼓,不看他人穿的是什么名牌的衣服。以平平常常心做平平常常人,过平平淡淡的日子,这就是近一年我学习道家认知治疗后的体会。 

 例2 自从参加道家认知心理治疗学习班以来,我每天都坚持做10~20分钟的松静术,做后感到身心都得到了放松,很舒服,我还非常喜欢道家处世养生32字,我认为32字包含有无尽的哲理,比如“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医疗制度改革以后,我们每月就只有40多元医药费,前两年学校每年还补助750元呢,今年以后可能没有了,但退休的公务员每年还有1个月的工资,在这方面我没有必要跟别人攀比,每年有几百元又能解决多大的问题呢?还有“知和处下”帮了我大忙,今年初,我到邮局给孙子寄压岁钱,回家后看汇款收据时,发现邮局把汇款地址弄错了,第二天我到邮局要求把弄错的地址纠正过来,那位工作人员不但不改正,还说了一些难听的话,还要我再出2元钱才肯改。我让她拿原始的底稿,她又拿不出,后来还是当班的领导打电话核实,结果还是她弄错了,她显得很不耐烦的样子给我改正了。我当时也没再说什么,回家把事情的经过告诉儿子后,他很生气,要去邮电局教训那位营业员一下,我反过来又给儿子做工作,讲“知和处下”的道理,即“温和并非示弱,有理更要让人”,如果因为一点小事,结果弄得很僵,自己的情绪会受到影响,对身体也不好。总之,转变了处世养生价值观以后,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不再像以前那样去硬拼了,这将使我一生受益。 

 通过患者的总结和体会,使患者认识到道家认知治疗对改变行为方式和认知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提高了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得到了心身同治的目的。 

 冠心病患者通过对保健心得志的记录和体会,进一步认识到道家处世养生原则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作用,他们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通过价值观的转变改变了以前的行为方式,减少了心理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有效地控制了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收到了预期的治疗效果。并且他们在实际应用中有的患者还借助于养生歌谣相互交流,相互鼓励,相互学习,重新调整生活的目标。现将患者常引用的“宽心谣”摘录供大家参考,如下: 

宽心谣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每月领取养老钱,多也喜欢少也喜欢

少荤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

新旧衣服不挑拣,好也御寒歹也御寒

常与知己聊聊天,古也谈谈今也谈谈

内孙外孙同样看,儿也喜欢女也喜欢

全家老少互慰勉,贫也相安富也相安

早晚操劳勤锻炼,忙也乐观闲也乐观

心宽体健养天年,不是神仙胜是神仙

 治疗师要告诉患者,日常生活中遇到一般性问题时,尽量按照道家处世养生原则进行处理和调整,这只要大家能够坚持到最后,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五、操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治疗的时间

 针对每组患者,每周要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治疗时间,比如定在每周三下午2~3点,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尽量不要变动,这样一方面有助于患者调整自己的时间,安排治疗;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固定时间来观察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每次治疗的时间是60分钟左右,无论是治疗的早期阶段还是后期阶段,尽量不要缩短或延长时间,如果有个别患者有特殊问题,待治疗结束后再进一步交流。 

(二)治疗的地点

 地点一般选一个比较安静的房间,房间的大小视参加小组人员的多少来定,房间太大时影响交谈的效果,房间过小,大家又感到比较压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三)参加人员

 每组参加的成员数量原则上不超过10人,人员太多时,讨论不能够相互照顾,影响效果。每个小组的成员一旦确定下来,治疗的过程中,最好不要再有新的参加人员半途加进来,这也是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的,因为如果在治疗的中间不断有新的患者加入,就会影响治疗的进度,并且大家相互之间的熟悉又需要一个过程。 

(四)每次治疗的结构

 在最初的两次治疗,每次治疗时,由治疗师用大约30分钟的时间进行道家认知治疗的理论讲解,主要是道家处世养生原则的导入,用20分钟进行松静术和柔动术的示教和练习,最后10分钟对本次治疗进行讨论。中间的6~8次治疗,前10分钟简单复习上一次的治疗和作业,然后由1~2名患者结合自己近阶段生活中的具体感受分析自己的性格,用具体的事例讨论他们行为背后的价值观,用道家处世养生原则进行再认知,每次占30~40分钟,最后10分钟相互交流自己的经验。最后的1~2次治疗,治疗师要求患者在讨论会上交流自己成功的经验,写出自己对道家认知治疗的体会和建议。 

(五)家庭的作用

 治疗过程中有家庭成员共同参加的(如夫妻两个),要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相互监督相互提醒,遇到矛盾和冲突时共同克服,如果家庭中有一人参加治疗,当他的行为方式或生活方式开始改变的时候,其他成员,特别是共同生活多年的亲人(比如夫妻)要鼓励和接受其改变,不能够对其改变进行阻止或拒绝。因为我们在治疗过程中发现,当一个原来做事很认真和执着的人变得超脱和有些退让的时候,周围的人有时候不是很接受和理解。

六、道家认知治疗案例举隅

(一)对冠心病患者干预成功的案例

 性格急躁总是换保姆的退休教授 

 1.案例报告 

 王某,女,65岁,大学退休教授,衣着整洁干净,面貌慈善和蔼,独自就诊。主诉:人际关系困难,性情急躁,为家里保姆总是更换而烦恼。自诉冠心病史6年,主要表现发作性心绞痛,伴有血压升高和失眠。患者退休前在大学任物理学教授,工作勤奋,吃苦耐劳,是教研室主任,平时单位组织的各种活动都要参加,并追求好的效果,有时会因为争名次或荣誉而与领导或同事产生摩擦,从而影响了人际关系。有一次参加教学评比,因为两个教研室的荣誉而和同事吵了架,情绪激动,难以控制。事后失眠、焦虑,到医院检查发现血压高,心电图检查显示心肌供血不足,ST段降低,经修养和药物治疗1周后恢复,但医生建议患者要坚持控制血压,避免情绪激动。尽管医生有吩咐,可是患者在平时工作生活中,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每次遇到不顺心的事就看不惯,对下面年轻教师要求甚严,有时影响人际关系,但事后又觉得事情很小,影响情绪和健康,造成人际关系困难,不值得。患者5年前退休,由于丈夫患有脑卒中在家照顾丈夫,子女都在外地工作,所以家里请了保姆,但是患者总是觉得保姆不够好,有的干活不认真,有的比较懒散,有的是保姆要求增加薪水等种种原因,近2年,家里先后换了5个保姆,患者都不满意,其中有一个,患者觉得还算可以,可是干了2个月就说家里有事不干了。为此患者深感苦恼,因为每个保姆更换都会给患者带来一些不便和情绪紧张,既需要保姆,又对保姆不够放心。 

 2.治疗过程 

 患者接受道家认知治疗后,首先经过治疗师对道家处世养生32字的讲解,理解和领悟了道家处世养生哲学的内涵,患者深受启发,觉得道家处世养生原则正好可以帮助她分析痛苦的原因,还可以指导自己在生活工作中处理人际关系,减少情绪反应,并愿意按照道家认知治疗的要求转变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患者学会松静术和柔动术的操作后,每天坚持练习。接着的治疗是治疗师和患者一起讨论了她的个性特征和价值观,患者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性格特点,主要是患者从年轻时就是个争强好胜的人,过去身体好,遇到事情时可以吃苦耐劳,总是想出人头地,所以很早就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令大家羡慕,过去在工作和生活中曾经获得过不少的荣誉和奖励。另一方面,平时思考问题总是站在自己的一边,缺乏对别人的考虑;性格急躁,脾气坏,属于A型行为。进一步的分析讨论后,患者认识到现在年龄大了以后,这些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自己了,尤其是和现在的年轻人存在代沟,如果还是对所关注的事情要求完美;对自己和周围人要求过高,遇事挑剔,这样就容易产生人际关系矛盾;最后,患者认识到家里总是换保姆的原因,即与自己对保姆要求过高过严有关。比如有一次,发现保姆没有把家里的被子折叠整齐,就很生气地让保姆过来,并告诉保姆应该怎样折叠,结果保姆好像很不耐烦的样子,当时患者认为保姆是花钱请的,就应该把事做好。现在看来,患者当时对保姆要求太高,结合道家“知和处下”的原则,要与保姆和睦相处,以和为贵,要善待保姆,即使当时保姆做得不好,患者如果做到有理更要让人的话,保姆也许会觉得好受些。患者回忆当时批评保姆时,有一种盛气凌人、高高在上的感觉,内心觉得自己是主人,应该操纵和指使保姆,结果保姆干了不到2个月就不干了。现在看来根据道家认知治疗的原则,患者认为:在平时相处的时候,要理解保姆;从问题的另一面去看,保姆来给家里服务,是对自己好,不能够要求过严;保姆来到家里对环境和习惯都要有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尤其是自己年龄大了,性格还和年轻时一样的话,就影响情绪和心脏功能,甚至为一件小事而生气反而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平时要多看别人的优点,不能斤斤计较,经常表扬或者给加薪使保姆高兴和认真工作,工作做好了,达到目的,自己心情自然也就好了。通过这些分析和讨论,让患者当场演示应该怎样对待保姆,如果保姆做的不认真的话应怎样和保姆沟通和交流。这样经过几次治疗后,患者的痛苦慢慢减少了,并且和家里的保姆能够很好地相处了,在治疗后半年随访时,患者告诉治疗师,半年来没有更换保姆。 

 3.分析讨论 

 患者是一名大学退休教授,有很好的教育背景,年轻时由于性格属于A型性格,做事急躁,曾经有过许多成就和荣誉,但随着年龄增加和社会角色的变化,患者的躯体疾病和性格特征之间出现了矛盾和冲突,这种冲突会导致患者不良的情绪反应和冠心病发作。开始道家认知治疗后,经过几次讨论和示范,患者首先理解了情绪和心脏病发作的关系,认识到了既往年轻的工作作风对自己现在这个年龄的冠心病患者已经不再适用,而且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她自己认为应该到了“少私寡欲”的年龄了,尤其是面对疾病,家里需要保姆的照顾,要和保姆处理好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中只要按照“知和处下”就能使自己心情保持愉快,这样不但对别人有利,对自己也很好。通过道家认知治疗,患者自己还评价自己说,年轻时自己积极进取的个性造就了自己工作的成就,但现在已经退休,到了人生的晚年,如果还是根据年轻时的方式处理问题,不但出不了成就,反而会出来疾病,加快疾病的进程,不利于自己的健康长寿。通过治疗,患者在生活中慢慢地转变了处世原则和方法,感到非常轻松和愉快。 

 面对这样的患者,治疗的关键是要帮助患者分析性格特征和冠心病之间的矛盾冲突,让患者理解既往个性和现在身体状况之间的矛盾,结合道家处世养生原则32字,让患者学会选择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即行为和情绪背后的价值观。 

(二)对焦虑症干预成功的案例

 上课紧张的教师 

 1.案例报告 

 张某,男,37岁,离异,某中专教师。主诉:上课时总是感到紧张和不安约1年。现病史:患者2年前因夫妻感情破裂,离婚,11岁的女儿由妈妈抚养,患者一人在单位生活,半年后患者又买了新房子,并很快再次结婚,婚后夫妻感情很好,现在的妻子对患者十分关心,两人生活幸福美满。患者是单位的专业教师,工作一直很好,很受领导和同事赏识,并且是单位仅有的几个可以进行双语教学的老师。1年前,一次上公开课的时候,患者出现紧张焦虑,全身出汗,讲课声音颤抖,事后觉得十分难堪。自此以后,患者出现失眠焦虑,遇事总是紧张害怕,担心事情做不好别人会笑话,上课时每走进教室就会觉得全身不舒服,头部发紧,好像有东西约束着自己一样,上课板书时有时候手会不自主颤抖。患者觉得平时的人际交往也受到影响,不愿意出门和参加社会活动,有些自卑心理,特别是每次接受学校分配的任务时,就会觉得担心害怕,害怕自己会把事情做糟,别人笑话,害怕会当众出丑,即便是很简单的事情患者也会担心,尽管从来没有出现过患者所担心的情况。 

 患者是家里的独子,自幼父母十分疼爱,小时候因为父母工作繁忙,由外婆抚养到上小学的年龄,才回到父母身边。患者的爸爸性格比较直爽、干脆,做事情很果断;妈妈做事总是比较犹豫,但很细致;父母关系一般。患者性格内向,做事谨慎,但是脾气比较犟,从小学习就很好,一直上学到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现在单位工作至今。 

 2.治疗经过 

 在初次接触患者后,治疗师首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了解和接纳,和患者一起分析痛苦的原因以及一起体会患者的痛苦。治疗师向患者介绍有关道家认知治疗的情况后,患者十分愿意参加道家认知心理治疗,经过两次的讨论和学习,患者学会了松静术和柔动术的操作,每天坚持中午和睡前两次的放松训练和一次早上的柔动练习。患者接受了道家处世养生的32字,理解了道家处世养生的内涵和意义。患者分析自己的性格特征,觉得平时对自己要求过于严格,性格中追求完美是导致心理痛苦的根源。在一次病情分析会上患者分析,自己上课时过分关注效果和别人的看法,如果根据道家处世养生中“为而不争”的原则,只要做到上课前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至于上课效果的好坏不要过分要求,这样就不会太紧张了;内心的紧张与不安和自己对讲课效果要求过高有关。另外,上课效果的好坏只是个人能力的部分表现。还有患者认为“顺其自然”很有用,一切事情不能够按照个人期望的结果那样。通过几次的治疗,患者学会了运用道家处世养生哲学32字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了,比如有一次上双语课,患者分析认为上课提前认真准备就是道家所说的“为”了,至于讲课的效果和评价就不去“争”了,这样做的结果上课反而没有出现紧张和焦虑,讲课效果也比较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