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查理·卓别林和巴斯特·基顿(基顿篇)

 cat1208 2022-03-27

图片

熟悉巴斯特·基顿的影迷都知道他有一个响铛铛的外号叫“冷面笑匠”,这个外号是怎么得来的呢?1920有他主演的首部长片《呆子》公映,这部电影是一部剧情片和之后他所拍的喜剧片有很大区别,唯一不变的是他那一张“面瘫脸”不论他遭受何种“折磨”他的表情都始终如一。这部片是基顿参军后回来拍的第一部电影,在此之前他和刚相识的另一个喜剧笑星罗斯科·阿巴克尔(外号“大胖”)一起拍片,“大胖”可以说是改变他一生命运的人!

图片

他俩初识的时候基顿经常受邀来“片场探班”,当他第一次看到摄影机拍摄电影的时候就爱上了这个玩意儿!回头立马就离开了杂耍团,离开了他呆了21年的舞台。顺便提一下;“在这21年当中,基顿一直和他的家人一起表演,他们组织了一个杂耍团名叫“基顿三人秀”表演的主要内容是基顿在舞台上被当作皮球一样被他父亲丢来丢去【跌倒】成了他引发台下观众发笑的法宝,这个绝技也被他带到了电影里面”,后来他参演了有“大胖”主演的短剧《屠夫男孩》这是他的银幕首秀,在里面演了一个买果酱的男孩,戴着他的标志性的扁平帽。再后来“大胖”阿尔巴克签了派拉蒙去主演故事长片,基顿就接手了他的工作室开始执导和出演短片,那时候的短片统称为“棍棒喜剧”是长片的附加品,只有等影院播完长片之后才会放映,当时由于卓别林和基顿他们的作品太受欢迎了放映商有时会整场连映。在1920~1923年之间基顿总共自编自导自演了19部短片。

图片

基顿是一个机械迷对火车情有独钟,在他的电影里你经常能看到火车,他家的后院里就摆放了一些铁路模型,基顿有这科学家一样的大脑里头装有很多“机械思维”,这也是为什么他构思的很多桥段看上去都非常精巧,“机械+运动”是他发明创作的基础逻辑,短片《电气化屋子》场景安排在一个有全自动设备的屋子里,《一周》的房子是他亲手组装起来的,最奇妙的一幕要数《稻草人》里用餐的这一场景,他把各种佐料用绳吊起来,彼此相互牵引,随手一拉食物就到手,看上去及滑稽又神奇!

图片

和卓别林不同的是基顿他是一个“动作说书人”在他的短片故事里剧情都显得很单调而且还很少有打动人心的情节,他的动作几乎占了全片的所有内容。他很讨厌使用字卡,他觉得跟观众沟通只需要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就能让他们了解当下的情节并get到他的笑点。基顿的笑料是空间和动作调配出来的,这些空间大多数都近似几何图形,和韦斯·安德森一样他在几何学里找到了幽默。他总是把摄影机架得远远的来向我们展现他的平面世界,鼓励观众自己去找出画面上的幽默之处。有时候他会像变戏法一样在里面耍一些魔术的把戏,但大多数时间他都是乐此不疲的在这个最具创意的超现实世界里来回穿梭!

图片

和卓别林相比基顿的演技并不十分突出,显得含蓄!这也得利于他那张伟大的“石头脸”,这并不是说他不会表演,只是没有那么夸张的表情,而是全靠双眼的细微变化。在《剧院》这部带点实验性的作品里,基顿一人饰演了里面的全部角色完成了“一个人的交响乐”。“二次曝光”技术把自己分身、不同装扮区分各个角色、眼神来表达每个人的性格。新蜘蛛侠的导演乔·沃滋为了创作一个富有个性的新蜘蛛参考了很多基顿的表演,特别是针对眼睛的变化让这个几乎没有表情的角色拥有特别的魅力!

图片

基顿所表现的人物形象和卓别林一样,身体瘦弱但却时常走运,聪明、狡猾、而又犹豫寡断,深信世界和人生的荒谬,但又准备接受一切和克服一切。他那种不动声色的镇静和他所创造的荒诞可笑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有人说他的身体像一个芭蕾舞者,但我觉得他更像只猫,不仅跑的快,也很灵活,而且怎么摔都没事!基顿在动作上从来不玩虚的,胆子特别大,干过很多常人想都不敢想的冒险,有很多镜头看了让人惊叹不已!短片《警察》里他曾徒手抓住飞驰而过的汽车,《三个时代》他从楼顶一跃而起,结果摔了下去!最著名的镜头要数《船长二世》里一面厚重的墙在他浑然不觉情形下朝他砸了下来!这一幕在影史上被很多人借鉴。

图片

在戏剧艺术界有一个“第四面墙”的概念,它指的是传统镜框式舞台三面舞台中,面向观众的一面虚拟的墙壁。象征着观众和演员之间,现实和虚拟之间的界限。对于第四面墙,艺术家通常有两种做法,一种是让观众忘记或者忽略第四面墙彻底代入故事中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另一种为打破第四面墙,做法通常是在观众完全代入故事忽略第四面墙时突然打破,造成戏剧性和喜剧感。而基顿是属于后者,他在长片《福尔摩斯二世》里设计了一段最著名的人物穿越电影世界的情节。里面讲述了一个梦想成为大侦探的放映员被陷害失去了心上人,但却无能为自己洗清冤屈,一筹莫展的他在放映机旁打起了盹儿!接下来的一刻奇迹发生了,放映员灵魂出窍了!当发现电影演的和他现实的遭遇一模一样时,于是他走出放映室,从观众席走入荧幕之中,刚开始这个新世界显然不欢迎他,四处碰壁,随着场景的变化,银幕上的映像不断从幻想变成事实,放映员终于化身为机智的侦探福尔摩斯二世!早起打破第四面墙的方法还是比较隐晦,而如今最简单粗暴的方式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就是演员直接对着镜头和荧幕外的观众说话。

图片

卓别林开创了剧情喜剧的先河,而基顿是动作喜剧的奠基人!这两位大艺术家生在同一个时代,却有着别样的人生。一生两人没有多少交集,但却在晚年同台出演了《舞台春秋》中的一小段,这一小段影像让影迷们看到了两位喜剧大师的艺术碰撞也是唯一的次。片段写满了沧桑和回忆,看时是欢笑,看后是悲伤!《舞台春秋》是卓别林晚年经典作品之一。这部半自传式电影诞生于“有声时代”,他们重返舞台在这个不属于他们的时代中仿佛心有不甘的在挣扎着,但却又只能发出无声的叹息向过去挥别。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