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遗忘”的喜剧之王

 第十放映室 2020-11-13

*多图杀流量,请在WiFi环境下阅读。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喜剧之王。

或许是查理·卓别林,或许是周星驰,或许是憨豆先生。

他们或创造了喜剧的时代,或打破了语言的隔阂。

总之,都是了不起的人物。

但有这么一位喜剧巨匠,十个人里有九个人说不来他的名字,偏偏都看过他的电影,或者说模仿他、致敬他的电影。

成龙、周星驰、诺兰、韦斯·安德森......

他们站在这个巨人肩膀上,创造了无数经典。

这位喜剧大师,就是和查理·卓别林齐名,默片喜剧三杰之一的,巴斯特·基顿

 01.天才  

巴斯特·基顿算是出身演艺世家,老爸老妈都是马戏团动作杂耍演员。

耳濡目染再加上天赋异禀,巴斯特很早就表现出对表演的兴趣。

不到一岁就在舞台上跑来跑去,给台上演员制造麻烦,却意外产生了笑果。

四岁时,和老爸老妈组成基顿三人组,他爸负责高难度杂耍动作,他负责捣乱,以及被爹妈扔来扔去。

就这样惹人开怀一笑的工作,就能让他每周有属于自己的250美元收入,巴斯特不仅是基顿三人组最耀眼的明星,他的成熟稳重,还远远超过了同龄人。

12岁,开上了自己的汽车;21岁,担起了养活全家的重担。

▲纪录片《了不起的巴斯特》

1917年,巴斯特·基顿正式进军电影界,和当时著名的喜剧演员“大胖”罗斯科·阿巴克尔合作了诸多短片;

1919年,当查理·卓别林已经拍了5年电影,巴斯特·基顿刚从一战战场归国,重回电影事业。

就像那个时代所有拍喜剧的电影人一样,巴斯特以拍摄双卷喜剧(时长20分钟左右)入行。

入行不久,巴斯特·基顿就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动作喜剧演员。

区别于卓别林富含感情,有着人文关怀的创作思路,以及丰富的面部表情,巴斯特似乎天生喜怒不形于色,人送外号“冷面笑匠”。

▲卷边帽和冷淡脸构成了巴斯特经典形象

无论人物遭遇什么处境,开心还是难过,害怕还是兴奋,他永远摆着一副冷面苦瓜脸。

他不需要表情来传递感情,动作就是他最好的表达方式。

巴斯特·基顿,注定属于默片时代。

由于默片的技术限制,默片演员们要想逗观众一笑,要么有十足创意,要么有夸张肢体。

显然,巴斯特·基顿是两方面的集大成者。

他有在马戏团历练多年的身手,有灵活的头脑和绝伦的创造力。

他是道具大师,会创造新事物,运用各种道具让观众眼前一亮。

在短片《船》里,巴斯特让一艘普通木船有了模型的设计感和玩具的既视感。

《稻草人》里,巴斯特则为蜗居青年正名,房间再小也能玩出花。

▲半自动化餐桌

▲水缸变沙发

▲床翻过来就是钢琴

在他最富盛名的短片《一周》里,巴斯特·基顿把想象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和女演员饰演的一对新婚夫妻收到了组合房屋的礼物,却因为情敌暗中捣乱,涂改部件号码,导致搭建出来的房子,成了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

巴斯特·基顿,把建筑当作了游戏。

此后电影的笑点,都基于这栋反常建筑之上。

短片最后,巴斯特抛出了最精彩的梗。

夫妻俩带着房子到新居住地的途中,突然被困在铁轨上动弹不得,只见远处驶来一辆火车,眼看就要把他们的新房撞得粉碎。

结果,火车与房子擦肩而过,它们在不同的铁轨之上。

正在主角和观众都松了一口气时候,巴斯特使了一招回马枪。

这种反转再反转的套路,如今自然见怪不怪,但要知道,这可是1920年的电影。

运用视觉的错位和镜头的局限,巴斯特把悬念和惊喜留在了最后一秒。

这场戏,更是对巴斯特·基顿电影规则的完美诠释。

在他的电影里,角色和观众一样,只能看到镜头之内的地方,这样可以让观众随着角色共同经历情绪起伏,享受未知带来的刺激。

他还是动作大师,无论什么惊险刺激高难度的动作,在他身上都不成问题。并且,他不用替身。

在《警察》里,为逃避追捕的巴斯特,搭了个顺风车,只不过没有事先征得车主同意。

《福尔摩斯二世》里,一心想成为侦探的巴斯特,为了追上嫌疑人,从楼顶抱着升降杆跃下,稳稳落在车子里。

集大成者《将军号》里,巴斯特更是在火车上做出了许多匪夷所思的高难度动作。

南北战争期间,身为南方火车司机的巴斯特,因为不能入伍而被心爱的女人冷落,失去爱情的他甚至没有察觉自己坐在火车连杆上,失魂落魄的感觉光用动作就得到了极致体现。

在之后铁路追逐戏里,巴斯特更是亲自上阵,做了许多高难度甚至是危险动作。

在火车还在行驶时候,到铁轨上移开横木。

为什么不把木头丢到一边?答案在下面。

以上,都是巴斯特亲自上阵,没有特效不用替身拍摄出来的效果。

拍出《公民凯恩》的奥逊·威尔斯,曾不吝赞美《将军号》,说它有一种高级的幽默。并直言,这种幽默卓别林都不具备。

这种幽默,或许是巴斯特·基顿对于电影特技的追求。

卓别林创作重心偏向故事情节,其精彩动作设计多是小格局小场景里的复杂变化。

巴斯特更偏向技术动作,大场面大景观更能凸显他的利落身手和精巧布局。

真正把动作和喜剧融会贯通的,巴斯特·基顿可以说是影史第一人。

 02.先驱  

费里尼曾经这么说过:查理是在扮演一个孩子,而基顿就是一个孩子。

相比怎么玩得有意义,巴斯特更在意怎么玩得有趣

巴斯特·基顿的电影里,没有那么多对社会的鞭笞、人性的批判,他的故事,往往都是由简单的起因,刺激的过程,完美的结局组合而成。

之所以这样,和他的创作方式有很大关系。

巴斯特在构思电影时,总是想好开头结尾后,就开始拍摄。

没有剧本,没有中间部分,他如此说:中间部分会自己出来的。

于是,拍电影对于巴斯特来说,更像是一场未知的冒险,而他则是出色的冒险家。

他总是亲自上阵,用真实的动作场面来让观众信服,让他们看到电影里的画面,就会相信那是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事情。

既然是动作演员,又追求真实效果,自然少不了受伤遇险。

脚踝骨折、差点淹死、被大炮震晕。

最凶险的是在《福尔摩斯二世》拍摄期间,巴斯特脖子摔伤,骨头裂开,却直到多年以后才被发现。

在那个没有电脑特效,又不着重故事情节设计的环境里,这样的创作方式看似是理所应当,但这也恰恰是巴斯特电影旺盛的生命力所在。

因为,真实所带来的震撼,与特效完全不是一回事。

随着时间推移,拥有短暂巅峰期的巴斯特·基顿或许渐渐被世人所遗忘,但电影从来没有忘记他。

无数创作者,用继承和致敬的方式铭记他

成龙继承发扬了巴斯特对动作和喜剧的结合,这一点无可置疑。

在成龙的电影里,许多精彩镜头都是对巴斯特·基顿的致敬模仿。

《A计划》中,从钟楼上跌落一幕,借鉴了《三个时代》。

《A计划续集》中,被倒下的竹门楼砸中一幕,致敬了《船长二世》。

或许是巴斯特电影里被借鉴最多的一幕

《飞鹰计划》中,被狂风吹得站不直身子,同样借鉴了《船长二世》。

《警察故事》中,抓住飞驰的公交车一幕,模仿了《白日梦》。

不仅是灵感来源,巴斯特和成龙一脉相承的,是人物对于喜剧的表现方式。

他们外形都并不高大,却敢打敢拼,用杂耍般的动作制造笑果。

在表现喜剧效果时,他们不装傻充愣,而是巧妙地把人物置于弱势地位,在人物全力反击的时候,笑点自然而然诞生。

巴斯特·基顿并不是一开始就不苟言笑,在早期的短片里,他就像所有喜剧演员一样,脸上挂着夸张变形的表情。

但后来收起笑容,却也让他的电影多了一种魔力。电影里,他不再努力讨好、用夸张的表演刺激观众,而是把笑点放置于角色的举手投足之间,为角色设置更多错位处境,让观众去发现去享受。

冰冷面孔和滑稽形体形成的反差,是巴斯特幽默气质的来源。

这种感觉,就像早期星爷和鼎盛时期星爷的差别,由刻意到圆通。

对了,星爷在《唐伯虎点秋香》里,也设计了几处致敬巴斯特·基顿的片段。

被老婆们强迫摆笑脸却笑不出来,只能用手指做做样子,致敬的是《西行》里巴斯特的经典动作。

坐了艘快船追秋香,哪知道这船是沉得快,更是巴斯特百用不厌的笑点。

巴斯特·基顿电影的故事不复杂不煽情,那是因为他的精力都放在电影技术的创新上。

对于空间、道具的运用,都能在之后的电影里看到模仿致敬的痕迹。

▲巴斯特的《船》和诺兰的《盗梦空间》

更多借鉴巴斯特的影视剧

对于电影形式的思考,更是领先整个时代。

打破第四面墙,让片中人物和镜头之外的观众形成互动。

就像《一周》里,女主角洗澡时肥皂脱手,正要捡起来时,女主角突然意识到了镜头之外观众的存在,随后一只大手便遮住了镜头。

《福尔摩斯二世》里,巴斯特更是把技术运用到了极致。

利用双重曝光技术,让他实现了主人公在梦境里灵魂出窍的特效镜头。

然后,把电影剪辑的梗转化成了笑点呈现出来。

在主人公的梦里,他进入了大银幕上正在播放的电影里。随着电影场景不断转换,主人公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疲于应付,营造出一种超现实的幽默。

▲这部电影直接影响了伍迪·艾伦创作《开罗紫玫瑰》

在巴斯特的电影里,镜头不仅仅只担任记录功能,通过特定的角度方位,镜头同样参与到了叙事中。

巴斯特·基顿为电影创造出了更多可能性,让之后的电影人受益匪浅,直到现在。

 03.被遗忘的喜剧之王  

1930年,正在巅峰期的巴斯特·基顿,突然一颓不振,就像从电影界消失一般。

有人说,有声电影的到来终结了默片时代。

这当然是客观的历史原因,但对于天才来说,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创作方式。

查理·卓别林,照样在有声电影时代来临之后创作出了《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等传世经典。

巴斯特·基顿当然不是被有声电影打败,而是被束缚住了天才的头脑和创作的自由。

1928年,在同时代的卓别林、哈罗德·劳埃德劝阻下,巴斯特还是签约了米高梅。

那时的巴斯特还不知道,这个选择是他人生中最大的错误。

巴斯特·基顿拍电影,说起来挺潇洒,没有剧本更不在乎成本,成片拍出来后还会试映,根据观众反应再进行增删改换。

但到了制片厂里,条条框框的制度——预算、时间、剧本彻底限制了巴斯特的发挥。

▲纪录片《了不起的巴斯特》

他彻底失去了掌控一部电影的权力。

在制片厂沉寂多年,巴斯特被时代抛弃,但是他对电影的影响力却无法让人视而不见。

1952年,卓别林在自编自导自演的《舞台春秋》里,请来了巴斯特·基顿,两人在最后一场舞台表演的戏里各显神通。

在这挽歌似的电影里,卓别林和巴斯特,这两个划时代的喜剧巨匠,时隔多年第二次同台表演,留下了难以复刻的经典。

1960年,巴斯特·基顿获得了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从巅峰到谷底,巴斯特在短短十年内经历了大起大落,在这个健忘的世界里,他看起来就如同消失了一般。

但电影从来没有忘记他。

那个无论多危险场景都亲自上阵实拍,就算摔得再惨也不用替身的演员;

无论多滑稽的动作,都能手到擒来的喜剧大师;

创造了无数影像奇迹的电影大师;

这些或技术或精神的遗产,是他留给电影最宝贵的财富。

这份财富价值几何?

看看有多少电影人模仿借鉴致敬他,就能明白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