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老难题的平安解法

 易简财经 2022-03-28

中国老龄化加速,解决养老问题迫在眉睫。然而,现实却是养老产业的发展远滞后于老龄化趋势,养老床位无法满足普罗大众的需求,居家养老的老人们难以享受医养服务、社会适老化改造进程缓慢,舒适养老成为一种稀缺资源。

过去,许多企业试图破局养老,但最终都因运营模式难以为继而黯淡退场,如何找到一个可持续的养老模式,是解决中国养老产业的根本。这一模式如何解答?在前不久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老龄化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保险”高频出现36次,这或许预示着保险是解决养老问题的一把钥匙。

的确,在经历十余年的探索后,头部保险公司打磨了一套相对成熟的“保险+医疗+养老”模式,一些此前已积累丰富客户资源、医疗资源及养老资源的保险公司一旦全面整合资源,势必搅动整个养老市场。

平安便是这样一个撬动角色。近日,平安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重磅上市,将依托集团医疗健康生态圈优势,整合社会优质养老资源,以1个专属管家、10大服务场景和1套监督体系,为居家老人提供省心、省时又省钱的服务。“保险+居家养老”已成为平安寿险改革中下一个重要发力点。

养老难题的平安解法

难题——中国养老形势严峻,

供给与需求极不匹配

中国养老形势远比数字表露出来的更为严峻,原因是供给与需求极度不匹配。

过去10年,中国“老得”太快。七普数据显示,2010年~2020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上升了4.63个百分点。根据官方预测,“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口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即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超过20%或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超过14%。

而与之相对的是,我国养老资源供给仍非常短缺。全国政协委员孟丽红在今年两会上就提出,与日益庞大的老年群体以及愈发多元的养老需求相比,现有养老产业发展水平无法与其匹配,原因包括养老产业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亟须完善;养老机构和服务人员专业化程度低,服务水平不高,奉行的养老服务观念仍较陈旧,仅提供最基本的日常护理服务,严重滞后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生理和心理安全等需求;养老产品种类和内容也相对匮乏。

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养老服务发展报告》也提到,在中国养老虽然是国之必需,但养老产业特别是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却相对滞后。

以核心养老资源为例,2019年,我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20.4万个,养老床位共计775万张,比上年增长6.6%,每千名老人所拥有的养老床位30.5 张,与先进国家50-70张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养老难题的平安解法

以老人的医疗刚需为例,以往,老人们多选择去医院咨询医生解决,或让子女帮忙,但这样的方式费时费心费力,热门医院的热门科室甚至要提前数天才挂得上号,并且现在多用互联网挂号,老人难以适应,对于一些出行不便的老人而言,去医院更是难上加难。而子女工作繁忙且并不专业,应对父母高频的医疗需求也有心无力。

更为重要的是,对于老人而言,疾病预防应该前置于疾病救治,而这需要专业人士的日常指导,普通医院难以提供相关服务。《中国养老财富储备调查报告(2021)》显示,养老服务供应与需求匹配上,“专业、丰富、可承受”成为关键词。

在我国,居家养老依然是主流选择,官方数据显示,我国约90%的老人更愿意居家养老,如何在居家的基础上,还能为老人们提供更专业、更丰富、更普惠的服务,显然将面临服务标准不明晰、专业人员短缺、医疗护理资源难以触达、居家老人安全性难以保障、房屋适老化智能化改造困难、老人精神需求不易满足等诸多难题。

养老难题的平安解法

破局——平安深谋布局,

高质量满足三大需求

从丰富养老供给倒推可以发现,一个可持续的养老服务模式至少要满足三大需求即服务能便捷触达居家老人,因为这才是中国养老的“大部队”;应对居家养老场所进行智能式的适老化改造,这事关老人安全大事;保证医疗服务的便捷度及高水平,毕竟医疗是养老的刚需。

普通公司能做到其中之一已为不易,要同时做到三点,则需要企业具有强大的复合能力,这部分正好是平安的强项,得益于"一个客户、多种产品、一站式服务"的综合金融模式及"金融+生态"战略的持续推进,平安医疗生态圈之中不同板块有机联动,呈现强大的聚合效应。

首先,平安目前已在全国多个省市开设分支机构,代理人队伍庞大且向高素质转型,拥有非常多客户,这为养老服务触达居家老人提供了强大基础。

其次,平安的科技力量强大,可赋能智能式适老化改造。截止2021年12月末,公司科技专利申请数较年初增加7008项,累计达38420项,公司人工智能专利申请数排名从全球第三位跃居至第一位,金融科技、数字医疗专利申请数排名也居全球第一位。

如在去年12月举办的“全球首届糖尿病综合管理国际人机大赛”中,平安AskBob “AI医生”的糖尿病综合管理能力以92.4 vs 89.5媲美参赛国际内分泌主治医生团队,这表明AskBob“AI医生”已经达到跟国际知名医院专科医生相当的诊断、治疗方案水平。

再次,平安在医疗健康领域深耕多年,在各细分领域均有布局。2014年,平安好医生成立;2016年,平安医保科技成立……2020年9月,平安首次全面披露医疗生态圈战略,将旗下医疗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打通,全面覆盖政府、用户、服务方、支付方、科技5大方面。

其中,平安智慧医疗服务政府端,平安好医生占据用户及线上医疗服务端、平安智慧医疗占据线下医疗服务端,平安人寿、平安养老险、平安医保科技、平安健康险服务支付端,平安医疗科技研究院等提供技术研究支撑。同年,平安还斥资21.8亿元投资日本第五大制药企业盐野义,进一步壮大医疗生态圈。

2021年,平安通过参与方正集团重组,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也融入了平安医疗生态圈,至此,线上线下彻底打通。

时至今日,平安线下健康医疗服务网络已覆盖11万家药店、4.9万家诊所和超过2万家的体验中心,合作的机构超过1.5万家,有30万名以上的医生,覆盖超过100个城市;线上则有2000名自建医疗团队,可提供7*24小时全天候远程诊疗。

养老难题的平安解法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平安在养老方面也苦练内功多年,除了日常推出养老保险产品,积极参与个人税延养老险、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外,还较早布局了高端养老产业,2012年便启动进军养生养老产业的首个项目——浙江桐乡平安养生养老综合服务社区,集生活、疗养、田园、休闲为一体;2021年,平安发布“平安臻颐年”康养品牌及首个高端产品线“颐年城”,通过“金融+医疗+康养”结合的模式,聚焦服务3%的机构养老客户。

养老难题的平安解法

解题——平安推居家养老新解法,

带来“省心、省时、省钱”新体验

以往,保险公司大多采用养老社区这种模式介入养老产业,而公开数据显示,到去年5月份,共有10家保险机构投资了47个养老社区项目,床位数超过8.4万个,且入住门槛较高,显然,这一供给无法满足庞大老人群体的需求;而入局养老的地产、互联网企业又没有养老、医疗基础。

据悉,平安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以1个专属管家、10大服务场景和1套监督体系,让客户充分体验到“老人舒心、子女放心、管家专心”。

如针对有线下就诊需求的老人,平安支持全国百强医院、三甲医院绿通服务,为行动不便、流程不熟的老人提供就医便利,解决就诊问题。

而远程诊疗则可以解决老年人随时问诊需求,据悉,平安居家养老服务依托平安健康约2000名的自建医疗团队,可为老人提供7x24小时全天候远程诊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平安还打造了6大保证体系,确保居家养老供应商的服务质量,代表老人监督服务过程,可防止老人因健康误导乱就医、乱花钱,节省医疗和养老服务费用。

这三项服务基本覆盖了老人日常随时问诊、医疗指导及医院就诊等刚需,但平安想得更为周到,即防大于治及个性化定制,在居家养老中加入了大量疾病预防、意外防范方面的服务,特别的针对不与子女共同居住的老人,平安居家养老服务推出了360度智能守护体系,通过智能监测设备,结合管家平台,实现设备发现异常时监测系统和管家及时响应,必要时通知紧急联系人、医生介入等。

另外,平安居家养老服务还通过专业专家团队和管家平台,为每一位老人量身定制专属方案,即为老人提供一个全方位的“摩天轮”测评,从健康、饮食与起居等10个维度进行诊断,覆盖超20个专业量表,测评结果由专家进行解读,并根据老人实际需要提供进一步的深度测评,为老人定制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

因此,从逻辑来看,兼具保险、医疗、养老、科技资源的平安居家养老模式完全走得通,为缓解养老产业供给不足带来了一种全新解法。

于己而言,这种模式全面盘活了平安体系内的所有资源,提高整个集团发展效率,最终又将反哺各个板块,形成良性互动,打通转型之路,也与目前市场上主流的保险介入养老产业的形式不同,打造差异化优势。

于行业而言,平安模式充分体现了普惠,服务养老大局,同时,平安的养老服务也为整个行业打了样,推动养老服务标准化,减少行业乱象,并且,平安的居家养老模式是开放的,面向的是整个养老服务领域的优质供应商,将带动行业向前向好发展。

新时代下,孤独与疾病不应该是老年的底色,让老人活得更有尊严,更有质量是整个社会的使命,平安已迈出一大步。正如平安董事长马明哲所言,“让平安的康养服务惠及千家万户,让子女安心,自己放心,大家开心。”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