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昆华药师】奴卡菌的特点与治疗

 壹城时雨 2022-03-28

“昆华药师”

案例分析

患者基本情况:

男性,58岁,既往类风湿关节炎2年(服用糖皮质激素2年),因“反复发热、咳嗽、咳痰、胸闷及胸痛1月余,伴双下肢疼痛2周”入院。入院诊断:1、肺部感染?2、皮肤软组织感染?

住院经过:

入院初始抗感染方案为:左氧氟沙星 0.5g ivgtt qd。

入院第12天双下肢清创+VSD引流术,入院第13天脓液革兰染色见:丝状细菌,直角分枝,疑似奴卡菌。治疗加用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SMZ/TMP)片 400mg/80mg po q12h。

入院第14天痰查奴卡菌弱抗酸染色阳性。

入院第15天脓液培养:豚鼠耳炎诺卡菌;PACEseq(脓液):豚鼠耳炎诺卡菌(检出序列数99)。目前患者仍间断发热,停用左氧氟沙星改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0.5g ivgtt q6h;SMZ/TMP片 400mg/80mg po q12h改为800mg/160mg po q12h

入院第16天患者诉时有眼花,视物模糊。CT: 左侧枕顶叶皮层区占位,结合病史考虑脑脓肿可能性大。加用利奈唑胺0.6g ivgtt q12h

入院第29天患者体温正常,精神状态可,双下肢引流管拔除。

出院诊断:

1、肺奴卡菌病;2、皮肤奴卡菌病;3、脑奴卡菌病。

出院带药:

SMZ/TMP片800mg/160mg po bid+利奈唑胺0.6g po qd。

图片
那我们来认识下奴卡菌引起的感染

奴卡菌病(Nocardiosis)

是奴卡菌(又称诺卡菌)属引起的局限或播散性脓性疾病,可呈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经过,以慢性多见。奴卡菌病在全球各地均有散发,以成人较儿童多见,男性居多;无季节性。另外,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死率和复发率较高。

图片

图片
生物学特性

1、广泛分布于土壤、腐烂的植物、粉尘及水中;

2、需氧、革兰阳性杆菌,隶属于放线菌目、棒杆菌亚目、诺卡菌科;

3、外形类似放线菌,菌丝纤细可分枝;

4、部分抗酸染色弱抗酸性(注意和结核相鉴别);

5、繁殖速度慢,需时2d至数周(在特殊培养基);

6、为条件致病菌(不是人体正常菌群),一般不呈内源性感染(痰培养阳性结果意义很大)。

图片
感染部位及主要致病类型

1、肺奴卡菌最为常见(约75%);

2、肺外奴卡菌:神经感染(最常见,通常为脑脓肿)、蜂窝组织炎、足菌肿、角膜炎等;

3、主要致病菌有星状奴卡菌(占80%以上)、巴西奴卡菌或豚鼠奴卡菌等。

图片

图片
感染危险因素

1、通常见于免疫抑制及有基础肺疾病的患者(多见于器官移植、艾滋病、应用激素、恶性肿瘤化疗;肺部基础疾病:肺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慢阻肺);

2、少数有免疫正常患者(约2.9%)。

图片

图片
药物治疗

1、主要奴卡菌药敏特点,见表1。

表1主要奴卡菌药敏实验a

图片

a+=有效;-=微弱有效或无效;+/–=可能有效,但通常耐药;空白=药敏结果变化或数据不充分。

b米诺环素、莫西沙星和替加环素对诺卡菌属的某些种属有效。

c是一类细菌复合群,是引起临床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d除非进行额外的检测,一些实验室可能将盖尔森基兴奴卡菌报告为星状奴卡菌。

e通常对阿米卡星敏感,对其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

f通常对阿米卡星和其他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

2、首选治疗与有效的药物:

  • 首选:SMZ/TMP15mg/kg/d(以SMZ计算)分2-4次静脉注射给药或口服,随后减量为10mg/kg/d;

  • 有效:上述表格药物为有效的药物,其中利奈唑胺几乎对所有奴卡菌有效,有学者认为其适用于重症感染、播散性奴卡菌病及磺胺类药物过敏者。

3、联合治疗方案(治疗奴卡菌病多主张联合用药):

二联方案:

  • SMZ/TMP+亚胺培南/上述表格推荐其它任意1种有效药物;

  • 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头孢曲松/头孢噻肟/SMZ/TMP等。

三联方案:

  • 阿米卡星+SMZ/TMP+亚胺培南/头孢曲松等(常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肺外播散性疾病的治疗)

4、疗程见表2。

表2奴卡菌病治疗疗程

感染类型

疗程

肺或播散型

免疫功能正常者

6-12个月

免疫功能缺陷者

12个月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

12个月

蜂窝织炎、皮肤淋巴结病

2个月

骨感染、关节炎、喉炎、鼻窦炎

4个月

足分枝菌病

临床治愈后6-12个月

角膜炎

局部:直至症状缓解

播散型:症状缓解后2-4个月

图片

最后做一个小结:

奴卡菌为条件致病菌,免疫抑制缺陷的患者多见;

奴卡菌治疗首选为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

利奈唑胺是临床治疗奴卡菌的有效选择之一;

奴卡菌病治疗疗程较长。 

图片

参考文献: 

[1]田丹丽,梁春坡.肺奴卡菌病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20,37(14):1783-1787.

[2]Dennis L.Kasper,Anthony S.Fauci编,胡必杰,潘珏,高晓东等译.哈里森感染病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530-535.

[3] John W. Wilson MD. Nocardiosis: Updates and Clinical Overview[J]. Mayo Clin Proc,2012,87(4):403-407.

[4] 《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热病)第48版》

[5]De La Cru O,Minces LR,Silveira FP.Experience with linezolid for the treatment of nocardiosis in organ transplant recipients[J].J Infect,2015,70(1):1520-1524.

图片

内容:杨雪婷

审核:张志清

编辑:侯   迪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