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济学普遍原理说,此次新能源车涨价潮是正常现象 | 汽智

 汽车有智慧 2022-03-28

进入2022年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关键词是涨价从造车新势力到传统车企中的新能源品牌都进行了一轮涨价甚至特斯拉已经历经多轮涨价

据不完全统计,小鹏、威马、零跑、哪吒已经调价完毕,理想将于4月1日起开始涨价,其他如几何、比亚迪等,也都调价完成,总计下来,已有近20家新能源车企 40款车型宣布涨价,涨幅少则千元,多则上万元。

而此番涨价的理由如出一辙——原材料涨价。

这不难理解,2022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上游的锂、钴、镍等材料价格,都处于疯涨状态。近日,电池级碳酸锂的均价突破50万元/吨,同比2021年初增长涨幅已经达到了900%,镍同样身价暴涨。

这也使得不少新能源车企难以扛住成本压力,甚至“卖一辆亏一辆”。这迫使着新能源车企不得不走上涨价这条路。

可大家的困惑在于,这波凶猛的“涨价潮”会引起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变动吗?

专业人士认为,至少在目前来看,应该不会,“虽然有政府补贴退坡的因素,但此次涨价潮主要原因还是供关系的不平衡,待市场重回正轨后,新能源汽车价格还是会降下来。”

颇有道理。

按经济学的普遍原理,商品价格浮动取决于供求关系,而在汽车产业中,车企一方面是终端市场的供应商,也是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需求方。

以整个电动车的产业链来看,基本分为四个层次,锂、镍等原材料供应——电池、芯片等零部件加工——整车制造出厂——销售至消费者手中。

在此原理下,如今的国际形势正处最复杂阶段,疫情、战争等不稳定因素制约着矿产的开采,再加上电动车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使得原材料供应速度根本赶不上电动车生产的速度,这导致电池、芯片原材料的价格开始疯涨。

这首先导致的结果就是电池和芯片供应商们通过提价降低电动车制造的扩大需求,但车企又会将上游的涨价转移到终端消费者身上,这就造成了如今的电动汽车产品普遍涨价的结果。

从根本上讲,电动车涨价是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甚至完全可以归结为纯市场行为,而市场经济的一个最重要功能就是自我调节,从而达到供求关系的平衡。

或许,电动车的需求一定会继续增长,但在市场的刺激下,政府和上游供应企业会想尽一切办法加大原材料供应力度,从而达到市场的相对满足,也会形成车企制造成本的相对下降。

“当今国际社会的不稳定环境,一定会结束,届时经济发展会重回世界重心,汽车制造产业链也会重回正轨。”业内人士如是说。

同时,业内人士还分析到,“新能源车的规模效益非常明显,随着产业规模大幅度增长,新能源车的固定资产折旧等成本能更好地分摊。单车制造成本在指数型成长阶段更易发挥规模优势。”

这就是经济学上的规模效应,也是影响商品价格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规模效应下,生产成本摊销下降,公司可以主动降价让利客户,营业利润率并未受影响。因为成本下降让利客户的同时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价值,保证了其可以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所以说,归要结底,新能源车这门生意,资金投入大、生产周期长、技术挑战多,供应链、政策上的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到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但随着新能源车市场保有量的增加,降价才是新能源汽车的整体趋势。

现在,需要观望的,只是市场调节这只手究竟要多长时间才能发挥作用。

采写 | 水淼

编辑 | 敬远之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我们的10W+和爆款文章

车轮都要气哭了别人年终奖发玛莎拉蒂发宝马中国最富的三个村子,街上停满宝马保时捷悍马全村买,路虎放牧用!16岁富家女月花5万元,出门各种豪车车队!第一次穿绿衬衣接受记者采访的俞经民说了什么?

汽车有智慧

真实  |  启迪  |  睿智


虽然关注汽车,更关注

新能源汽车的另一种可能

关注Futurauto
拥抱新能源汽车未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