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

 成都大学陈大伟 2022-03-29

“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

陈大伟

和中小学教师接触多了,常常会听到他们对自己学生的抱怨,说学生基础差,说学生不喜欢学习,说学生不听话……似乎这位教的是天下最不堪的学生,而他自己是最不幸的老师。初听一听,满是理解和同情,多听几次,不由使人怀疑,因为从这些老师口里,很少听到对自己的不满,也很少听到自己的改进和努力。其实,在不变的学生背后站着的是不变的老师,但学生没有话语机会,传出来的东西就是学生的种种不行。这显得很失公允。

孟子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已。”(大意是:我爱别人而别人不亲近我,应反问自己的仁爱之心够不够;我管理别人而未能管理好,应反问自己的知识能力够不够;我礼貌地对待人而得不到回应,要反问自己态度够不够恭敬;任何行为得不到预期效果,都应反躬自问,好好检查自己)知道这样的说法后,曾经问一些朋友:“能不能先不抱怨学生,先反省反省自己,改变改变自己?”朋友们说,我改变了呀,比如我采用了什么什么方法,可是没有效果。我以为,方法和手段的改变是重要的,但仅有方法和手段的改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从根子上反省,从观念上改变。首要是改变什么呢?我以为是如何看待学生的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我想这很有必要成为教师的共同信念。对于学生,我们只有坚信他想改变,想成为好人,想有出息,这样“诲人不倦”才有动力和基础,我们工作才不至于失去希望和信心。如果在我们眼中,学生无可救药,我们就很难全心全意去帮助他,去帮助他。谁会真正愿意去对一颗已经认定是毫无是处的顽石下工夫呢?

是否信任学生是扮演不了的,是装不出来的。孔夫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你从内心是信任学生的,学生必定感受和体验到;相反,如果你内心并不信任学生,只是为了某种需要而表现出对学生的信任,装出对学生的信任来,学生也一定能够觉察。所以,从这种意义上,教育的根本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人格对人格的感动和影响,教师人格的完善和高大是教育学生的重要基础。

彼此信任,彼此心灵相通对于教育极为重要。我们可以说,当学生认为你尊重和爱他时,你的批评被学生理解成关心和帮助,你的表扬被认可为肯定和鼓励;相反当学生没有接纳你的尊重和爱时,你的批评可能被学生理解成歧视和“挑刺”,而你的表扬则会被认为是讨好和利用。想一想,如果是后一种情况,你怎么可能在教育活动中享受愉快?你怎么可能收获教育的果实,品味教育的甘甜和芬芳?

对于教育中的种种困难,我们的确有必要审视是否应该由我们承担和由我们来解决,这是我们的权利。但对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我们必须担当,这又是我们的义务。我在想,教学中、师生交往中有了共同担当的责任和勇气,有了彼此的信任和合作,还需要另外一个坚信,那就是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其实,只要仔细想一想,办法不是没有的,关键是我们是否主动地改变和尝试,是否有效地采取了科学的方法,是否去研究过、寻找过这样的方法。


 
相信带来什么呢?冯玥曾经在《中国青年报》讲了一个故事:在G老师任班主任时,小A逃学、旷课、身背处分,带领同学报复G老师,让妈妈绝望,让学校老师头疼至极;后来班主任换成了T老师,小A发生了迅速而巨大的变化,成了北京市一所重点中学的高一学生。文章有这样的结尾:“小A心里一直想着如何报答T老师:'T老师说过,想办一所自己的学校。等我有了本事,一定要给T老师建她自己的学校。’说这话的时候,这个15岁的少年一脸认真。”根源何在?小A的妈妈说:“我曾经经常问G老师,怎么教育这个孩子。G老师告诉我,你对他就得严厉,你就得让他怕你。我就经常打他,笤帚都能打断。……而T老师跟我说,孩子没有坏孩子,他有什么坏啊,不就是闹就是淘吗?男孩子天性就是这样,如果你把这种东西当作一种品性的坏,他当然接受不了。”

我们常说差异差异,问一问:你看到的是“差”还是“异”?如果你看到的“差”就可能失望和放弃;如果你想到的是“异”就可以理解、接受和欣赏。生活中的是什么?我以为,大多是“异”而不是我们心中的“差”。

刊于《江西教育》201610期,此处略有改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