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花钱,看好病!DRG改革引领衡阳医保进入新时代

 吳偲 2022-03-29

花钱,看好病,一直是老百姓最朴素的愿望之一。

这个愿望在衡州大地即将成为现实——

3月21日,衡阳市统筹推进DRG支付方式改革动员会召开。这标志着,衡阳市DRG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正式启动,并与长株潭区域同步统筹推进,全面构建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体系。

文章图片1

这也意味着,未来3年左右,这套针对住院行为进行医保支付的新模式,将引领衡阳医保进入“打包付费”新时代,促进医疗机构精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减少“大处方”“大检查”等过度医疗现象,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减轻患者就医负担,改进患者就医体验,从而进一步提升衡阳群众的“医保获得感”。

DRG付费的内涵及由来

DRG的全称是Diagnosis Related Groups,即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DRG付费,即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也就是说,根据疾病诊断、合并症、并发症、治疗方式、资源消耗和病人个体特征等情况,形成不同的诊断相关组。简而言之,以“病组”为单元,每个诊断相关组确定一个付费标准。

何谓DRG支付方式?总的来说,它是一套针对住院行为进行医保支付的具体模式。通俗地讲,这是“一口价”打包付费的方式。

DRG付费是以“病组”为单元来“打包”付费,超出“打包”部分的费用由医院自行承担。与传统按项目付费相比,DRG付费是一种更科学、更精细的医保支付模式,能够帮助医院在进行成本管控的同时,兼顾医疗质量和临床发展。

据了解,DRG付费始于上世纪80年代,目前有40多个国家将其应用于医保定价或基金预算,是世界公认的较为先进和科学的支付方式之一。

国家医保局成立后,结合我国实际,于2019年正式启动了30个城市的DRG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并于2021年6月前全部开展实际付费。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势在必行

一直以来,我国传统的、主要的医保支付方式是按项目付费。患者就医住院过程中,做一项检查、开一个药方、做一次手术……一项一个费用,累加付费。患者和医保基金根据实际费用和支付政策分别承担各自需要支付的部分。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看病就医的刚性需求逐渐释放,传统支付方式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容易滋生“大处方”“大检查”等过度医疗行为。这不仅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还让参保人多花钱、医保基金多支出。

特别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医保基金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探索创新更加科学、更加精细、更加规范的医保支付方式势在必行。

诚如市医疗保障局主要负责人所说:“推进DGR支付方式改革,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是实现医保基金收支平衡的关键环节,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是提升群众医保获得感的现实要求。”

因病施治,三方共赢

DRG支付方式改革涉及医疗、医保和患者三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DRG支付方式改革设计的理想模式和目标,就是实现医保基金、医院、患者三方共赢。。

“因病施治、科学定价,将促进医院主动规范医疗服务、控制成本,进一步提高疾病诊治能力。”市医保部门主要负责人表示,对医疗机构来说,原来靠量增收和扩张床位规模的时代结束了,将倒逼医院进行提质控费增效。医保部门在考核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基础上,明确结余留用政策。因此,医院和医生将更关注药品、耗材等成本管控,压缩采购中的水分和治疗中的不合理使用,实行更高效的管理模式。

对参保患者来说,医院控制成本后,对应的收费项目变少了,患者看病就医花费少了,个人负担也就减轻了。

对医保工作而言,将进一步推动实现“用有限的医保基金为参保人购买更高质量的服务”,确保每一笔医保基金都用在刀刃上。

“归根到底,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群众'看好病、好看病’,向'看病难、看病贵’告别。”该负责人认为,除了省钱之外,今后各医疗机构势必会降低患者住院平均日,换个角度来看,也将更好地保证患者住院的病床供应。

从兄弟市州的试点情况看,2021年湘潭市8家试点医院检查检验费较2020年同比下降19.25%,住院医疗总费用较往年同期同比降低19.45%,参保患者次均自付费用较2020年减少435元。在不合理医药费用挤出效应明显的同时,因患者住院天数下降、治疗周期缩短等,患者家庭负担也有一定程度减轻。

这就基本达到了DRG支付方式改革设计的预期目标——实现医保、医院、患者三方的共赢。

(全媒体记者李建平 通讯员陈雪冬 编辑 黄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