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阳

 直尾昂述 2022-03-29

阴阳:

本义,是指

日照的向背

侌(阴)者,见云不见日

昜(阳)者,云开而见日

后遂用以指两种

相互对立着的气

或气的两种状态

《国语》:

天地之气,不失其序

若过其序,民乱之也

阳伏而不能出

阴迫而不能烝

于是有地震

《左传》:

天有六气

六气曰:

阴、阳、

风、雨、

晦、明

《老子》:

负阴抱阳

战国之时,阴阳概念

则进一步被用来称谓

世上两种,最基本的

矛盾势力,或者属性

动的、热的、

在上的、向外的、

明亮的、亢进的、

强壮的等为阳

静的、寒的、

在下的、向内的、

晦暗的、减退的、

虚弱的等为阴

并认识到,阴阳的相互作用

对万物的,产生和发展的

重要意义

《庄子》:

静而,与阴同德

动而,与阳同波

《庄子》:

至阴肃肃

至阳赫赫

肃肃出乎天

赫赫发乎地

两者

交通成和

而物生焉

《管子》:

春秋冬夏,阴阳之推移也;

时之短长,阴阳之利用也;

日夜之易,阴阳之化也

《易传》

对于阴阳的概念

作了重要的发挥

《易》:一阴一阳之谓道

认为阴阳的,相互交替作用

是宇宙间的,根本规律

并用阴阳

来去比附

社会现象

引申为:

上下、

君民、

君臣、

君子小人、

夫妻

等关系

《易·坤》:

阴虽有美含之

以从王事

弗敢成也

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

以驺衍

为代表的

阴阳家则:

深观,阴阳消息

而作,怪迂之变

《黄帝内经》

则以阴阳,来探索

各种疾病,的根源

阴阳者,

天地之道也,

万物之纲纪,

变化之父母,

生杀之本始,

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本

积阳为天

积阴为地

阴静阳躁

阳生阴长

阳杀阴藏

阳化气,阴成形

还以阴阳

来去区分

五脏六腑

作为治病的依据

西汉,董仲舒

强调,“阳尊阴卑”

恶之属,尽为阴

善之属,尽为阳

阳为德,阴为刑

刑反德而顺于德

阳气暖而阴气寒

阳气予而阴气夺

阳气仁而阴气戾

阳气宽而阴气急

阳气爱而阴气恶

阳气生而阴气杀

是故

阳常居实位,而行于盛

阴常居空虚,而行于末

北宋李觏:

天降阳,地出阴

阴阳合而生五行

邵雍:

动之始,则阳生焉;

动之极,则阴生焉,

一阴一阳交

天之用尽之

阳,以阴为基

阴,以阳为唱

阳体虚

阴体实

周敦颐:

太极

动而生阳

动极而静

静而生阴

张载:

阴阳者

天之气

浮而上者,阳之清

降而下者,阴之浊

其感遇聚散

为风雨

为雪霜

万品之流形

山川之融结

糟粕煨烬

无非教也

南宋朱熹:

阴阳只是一气

是阳之退,便是阴之生

非阳退了,别有个阴生

杨万里:

阴阳未分,谓之太极

太极既分,谓之阴阳

其为天地之道也

舍阴阳,以求太极者,无太极

舍太极,以求天地者,无天地

将朱熹的

先于阴阳二气的太极(理)

还原为阴阳未分的元气

即太极与阴阳

是合二而一的

是本即一体的

明何瑭:

阳为神

阴为形

形聚,则可以见

形散,则不可见

神无聚散之迹

故,终不可见

王廷相批评此说:

以神为阳,以形为阴

此出自释氏仙佛之论

明清之际王夫之:

阴阳者气之二体

乾坤并建、阴阳相合

阳非孤阳,阴非寡阴

相函成质

不失其和

而能久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