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飞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是不是一个伪命题?

 科学知更鸟 2022-03-29

与其担心飞机失事,不如担心在去机场的路上会不会发生意外。”长期以来,飞机一直被宣传为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而且有数据为证。

按照“交通工具死亡率=死亡人数/交通工具里程数”的公式来计算,坐飞机出行毫无疑问是死亡率最低的出行方式,而且遥遥领先。每10亿公里行程,坐飞机的死亡人数是0.05人,坐公交的死亡人数是0.4人,坐火车的死亡人数是0.6人,坐船的死亡人数是2.6人,坐汽车的死亡人数是3.1人,骑自行车的死亡人数是44.6人,骑摩托车的死亡人数是108.9人。

然而,从直觉上来看,坐飞机一直给人们以一种很不安全的感觉。那么,到底是统计数据有问题,还是人们的直觉出了问题呢?

时隔12年,中国民航再次遭遇重大空难事故。2022年3月21日14时38分许,一架东航波音737-800客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埌南镇莫埌村神塘表附近山林坠毁,机上132人全部遇难。

这次空难事故不禁再次引发人们思考:飞机真的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吗?

如果不是,那“每10亿公里行程,乘坐飞机死亡人数仅为0.05人”又该怎么解释呢,难道数据也会说谎?

数据确实不会说谎,但是使用数据的人却可能会有选择性地选取对自己有利的统计数据来加以宣传。用“交通工具死亡率=死亡人数/交通工具里程数”这个公式来衡量汽车或者火车的安全性没有问题,但是用来衡量飞机就不合适了,因为飞机失事绝大多数集中在起飞和降落阶段,而在高空平稳飞行阶段是最安全的。起飞和降落阶段占用的里程数是非常少的,而高空飞行阶段占用的里程数却占绝大部分,把“高空飞行阶段占用的里程数”和“起飞和降落阶段占用的里程数”放在一起,等于无限放大了分母“交通工具里程数”。

与汽车和火车等出行方式相比,一趟飞机的行程动辄上千公里。在同一个公式下,飞机的分母要比汽车和火车大得多,从而大大稀释了飞机的死亡率。如果用这一公式来衡量交通工具的安全性,那么坐航天飞机(每10亿公里行程死亡人数16.2人)的安全性要远远高于骑自行车(每10亿公里行程死亡人数44.6人)和骑摩托车(每10亿公里行程死亡人数108.9人),这显然是不符合常识的。

因此,用“交通工具死亡率=死亡人数/交通工具里程数”这个公式来比较各种交通工具的安全性是不合理的。因为使用的公式不合常理,所以得出的结论自然也就反直觉了。

如果我们换一个公式,就会得出与“飞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截然相反的结论。比如我们使用“交通工具死亡率=死亡人数/交通工具乘坐次数”这个公式。每10亿次乘坐,坐公交的死亡人数是4.3人,坐火车的死亡人数是20人,坐汽车的死亡人数是40人,坐船的死亡人数是90人,坐飞机的死亡人数是117人,骑自行车的死亡人数是170人,骑摩托车的死亡人数是1640人。这样一来,飞机作为一种交通工具的安全性直接从原来的正数第一变成了倒数第三。

另外,人们如果乘坐汽车出现事故,还有一定的自救机会和被救的可能性,生还率比较高。然而,人们如果乘坐飞机出现事故,那基本上就没有生还的可能性了,甚至连一具全尸都留不下。而且,飞机失事前的几分钟通常会让乘客产生极度恐惧,这种直面死亡的恐惧是难以想象的痛苦和残忍。

写在最后

我们上面分析了那么多,并不是劝阻大家不要坐飞机,而是告诉大家不要盲目地相信一些所谓“专业人士”并不严谨的噱头言论,遇到问题一定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

就交通出行的安全性而言,如果是短途旅行,乘坐公交或许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是长途旅行,乘坐高铁无疑是既安全又舒适的最佳选择。从各种统计口径得出的数据来看,无论是短途旅行还是长途旅行,摩托车都需要谨慎选择(戴好头盔,安全驾驶)。

黑匣子明明自带定位系统,为什么还是那么难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