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线1854/2000词条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3091天 01 前几天,某社交平台上一个小姐姐发帖提问:男方父母反对怎么办? 不用说,又是一个“棒打鸳鸯”引发的苦恼。 小姐姐说,男友身高183左右,自己身高155,且比男友大2岁。见了男友母亲后,男友母亲因为自己的身高问题不同意两人在一起,问:这段感情还要坚持吗? 稍微刷了下评论,发现劝分的多一点。 有说“父母不同意,矛盾只会越来越大”的,也有说“男方父母并非看不上身高,只是拿身高当借口”的…… 反对的人,纷纷列出了自己的理由,且大多都在意料之中。 但有一条评论,没讲理由,却道出了一个看似客观的扎心真相: 只要男方父母不同意的,90%的男的都选择听父母的;女方父母不同意的,女方90%的都嫁了,然后无尽地后悔,眼泪流不尽。 所以姐妹们,咱在这方面真的学学男人的自私和人间清醒。 这条评论下,全是附和的声音。 点赞的人里,有不少还是那10%的女生。 ![]() 这条评论中提到的数据是否真实我也没去考究,但评论给的建议也不是没道理。 生活中,很多女性容易陷入一个误区:总是认为,不断付出就可以换来幸福。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曾经有个小学生的作文,引爆网络: ![]() 作文里赫然写着:我觉得,我妈妈就是个没用的家庭妇女。 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对自己没有尊敬,反而全是嫌弃,谁看了不说一句难过。 而更让人寒心的是,这样不懂事的孩子背后,站着的多半是一个嫌弃妈妈的爸爸。 婚姻里,最扎心的真相就是,你付出了全部,一家人不但不感激,还对你充满指责,充满嫌弃。 反观那些我们欣赏的、真正活得风生水起的女性,哪一个不是独立又自我。 比如一直活得通透又自如的papi酱,和老公结婚好几年,过年都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不回婆家也不见婆婆。 ![]() “对我婆婆而言,她最重要的是儿子。对我妈而言,她最重要的是女儿。” 她给自己人生中重要的人做了这样一个排序,按重要程度分别是:自己、伴侣、孩子、父母。 ![]() 你也可以说,这种行为很自私。 但自私一点有什么不好? 毕竟人这一生,跟自己过的时间是最长的,不关心自己,不做点自己想做的事,不把“自己”排在第一位,那还有什么快乐可言呢? 02 自媒体作者小怪兽曾分享过一个姑娘的故事,这个姑娘,就是一个从不循规蹈矩的主,可她偏偏是周围朋友里日子过得最如意的一个。 姑娘从认识老公到结婚多年,一直都是被照顾得最多的那一个。 她会做饭但不下厨,只是偶尔煲个汤,老公就很高兴;平时也不做家务,请了钟点工,家里一样干干净净。 和姐妹聚会时她从没抱怨过老公,说起来都是一脸的笑和老公的好。 姑娘的婆婆是个强势的人,可姑娘不买账,要么婆婆放下姿态,要么不来往。 婆婆要小家的钥匙,姑娘表态不能给,婆婆每次来都要联系姑娘,否则家里没人就只能吃闭门羹。 后来姑娘怀孕了,都说顺产的孩子聪明,姑娘却选了剖腹;都说孩子要喂母乳,姑娘没喂,孩子打出生起就吃奶粉。 孩子刚满月,姑娘就带着宝宝到处去玩,三姑六婆齐上阵,说这么小的孩子,不宜带着到处跑,这儿空气不好,那儿太嘈杂,姑娘依然当没听到,带着宝宝吃吃逛逛,宝宝一直健健康康的。 宝宝五个多月时,姑娘丢下老公和孩子,跟闺蜜去国外旅行,拍照发朋友圈,又招来不少阴阳怪气的评论,说她孩子不带就只顾自己玩。 姑娘回,孩子有她爸带呢。人说,男人哪里带得好孩子?你这当妈的怎么当的?姑娘回,我家男人可比我会带孩子多了。 周围当了妈的姑娘,要么累得黄皮寡瘦,要么年纪轻轻腰上的游泳圈一圈圈挂着;可这个姑娘,还跟个小姑娘似的,身材不走样,也没有因为带孩子变憔悴,活脱脱一个辣妈。 这个姑娘的活法,不被世俗的眼光所认可。在大多数人眼里,这个当妈的不称职。 但哪条法律规定,当妈的就一定要放弃自己,把人生全给孩子和老公呢? 中国人传统的思想认为,女人应该为家庭无私奉献,可幸福往往青睐的,是为自己多一些的姑娘。 这种价值观看似自私,实则是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做任何事之前,都先照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被他人的评价牵着鼻子走。 比如你想嫁给金钱,谁说你虚荣拜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为这种爱情欠缺金钱丰盛的婚姻买单;你想嫁给一穷二白的爱情,那就做好吃苦的准备。 想好自己要走的路,就大大方方做自己。 03 前段时间,抖音博主@老明读书分享了一个概念,叫“残忍力”。 他说,残忍力本来属于野兽,但是同样也潜藏在我们的身体里,是一种兽性,是我们生命的暗能量。 比如狮子护食,龇牙咧嘴,决不让步,只有等他自己吃饱了,才会离开食物。 ![]() 但很多人,其实丧失了这种能力。 而从本质上来说,这些人丧失的,是先去爱自己的能力。 这或许也和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有关系。 每个中国人都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让别人先吃大的梨,自己吃小的梨。 这种美德似乎已经成了一种无形的规定,但其实大多数孩子并不明白孔融让梨的真正意义。 于是很多孩子常常会衍生出一种误解:我是不是不配吃大的梨? 他们会认为自己不值得,对别人好才更值得。 人长大后,他们往往遇到喜欢的东西,就自然而然地放弃;遇到稍微好相处一点的人,就立马掏心掏肺、无比坦诚,而结局呢?通常都是被冷落被抛弃。 这种人格,我们称之为“讨好型人格”。 这类人永远把最好的梨让给对方,希望对方反过来爱自己,但这样的事情却少有发生。 因为这种心态,本就是一种畸形的心态,它破坏了更底层的人性,也违反了“兽性”,相当于把真正的自己从身体里抽离出来了。 所以这样的人,往往会在男女关系中丧失掉自己的魅力。 想想看,癞皮狗是不是总追不到女神?而那些敢爱敢恨,在恋爱中展现出自己天性的男女,反而更吸引人。 所以,“孔融让梨”的正解应该是:如果你有两颗梨,你应该在合理考虑到自己的需求后,如果还有更多的梨,再去分给别人,而不是一上来就掏心掏肺,把自己的两颗梨都供别人选择,自己则去拿剩下的。 保留最原始、最吸引人的残忍力,才能让我们活得轻松自如、收获幸福。 拥有残忍力的女性,大抵在认知上都能达到这两点: ①我拥有随时离开的勇气,我不需要依附于你; ②我有自己的边界,我清楚我是谁,我值得被尊重和被认真对待; 不过话说回来,经济上的自由,才是一切自由的基础。 想要真正地做自己,就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经济能力。 只有先在经济上实现自由了,其他的自由,才会被正儿八经地摆上台面。 当女人学会把自己放在人生第一的位置,在走完人生路再回头看时,不会抱怨地说道:“真不知道我的人生怎么就这么度过了”,而是骄傲地说:“我按照自己的意志过完了自己的人生,今生无悔!” 这样的一生,才是值得过的一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