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详加辨证治菌痢

 学中医书馆 2022-04-01
     菌痢即细菌性痢疾,系因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而致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传染性。本病是临床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节为多见,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所引起,应用卡那霉素、痢特灵、吡哌酸、氟哌酸等抗生素是西医学最主要的治疗措施。中医认为湿热疫毒蕴结于肠腑,气血壅滞,肠道传化失司,脂膜血络受损为本病的主要发病机制。其治疗应做到热痢清之,寒痢温之,初痢实则通之,久痢虚则补之,寒热交错者清温并用,虚实夹杂者通涩兼施。根据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的不同,中医通常将细菌性痢疾分为湿热痢、疫毒痢、寒湿痢、休息痢等证型进行治疗。

    湿热痢:证见腹痛阵阵,痛而拒按,便后腹痛暂缓,痢下赤白脓血,黏稠如胶冻,腥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肠化湿解毒、调气行血,方用芍药汤加减。药用黄连、黄芩、大黄、当归、白芍、赤芍、木香、槟榔、肉桂、穿心莲、茯苓、苍术、山楂、甘草等。

    疫毒痢:起病急骤,高热,呕吐,大便频频,以致失禁,痢下鲜紫脓血,腹痛剧烈,里急后重感显著,更甚者津液耗伤,四肢厥冷,神志不清,舌质红绛,舌苔黄燥,脉滑数。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方用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加减。药用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当归、白芍、赤芍、木香、槟榔、金银花,丹皮、地榆、甘草等。此型患者病情危重,必须采取综合性抢救措施,中西医结合治疗,以挽其危,中药汤剂只是其中的一个手段。

    寒湿痢:证见腹痛拘急,痢下赤白黏冻,白多赤少,或纯为白冻,里急后重,脘腹胀满,头身困重,舌质淡红,舌苔白腻,脉濡缓。治宜温中燥湿、调气和血,方用金不换正气散加减。药用藿香、苍术、厚朴、法半夏、陈皮、木香、枳实、桂枝、炮姜、白芍、赤芍、当归、黄连、甘草等。

    休息痢:初痢、暴痢之后,长期迁延不愈,时发时止,腹胀食少,倦怠怯冷,常遇饮食不当、受凉、劳累而发,发时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经常或间有赤白黏冻,舌质淡,苔白腻,脉濡软或虚数。治宜温中清肠,佐以调气化滞。方用连理汤加减,药用党参、白术、干姜、黄连、木香、槟榔、枳实、当归、陈皮、茯苓、山楂、甘草等。(尹国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