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后的尊严

 郑捕头 2022-04-01


几年,读过不少三联书店出的新知文库系列书籍。内容包罗万象,政治、科学、历史、文艺,有的精彩,有的不算精彩。这几天读到的这本《上穷碧落:热气球的故事》,算是我读过的新知文库中的佼佼者——至少是非常好读的。
我平时没太关注过热气球。到一些地方旅行,倒也看到过有人乘坐气球升空,但我不太感兴趣。从高处看这个世界,飞机可以实现,甚至站在高楼的窗户前也可以实现。


而从这本厚厚的书里看,至少在18世纪后半期,在飞机还未发明之前,高楼大厦也没那么高,在热气球上看世间万物,是一种异常神奇的体验。不仅是提供新奇感观,后来气球在战争中也发挥过重要作用,尤其是普法战争巴黎被围城的时候。
不过我这次重点要说的书中内容,是在飞机时代到来之前,气球时代最后的一页,也是极为悲壮的一幕,瑞典人萨洛蒙·安德烈的北极探险之行。

|
安德烈生于1854年,1896年到1897年间,他和同伴曾经为乘气球到达北极点,做出过超乎寻常的努力,最后的结局悲惨但保持着尊严。
一次行动是在1896年6月,但始终找不到合适的升飞条件,焦急等待两个月之后不得不放弃。1897年5月,安德烈带领两位成员再次出发。就在安德烈出发之前,他的母亲刚刚去世。
那时候安德烈42岁却尚未成家,母亲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情感纽带,母亲的离去也松开了安德烈和地球的最后联系。安德烈早就写好了遗嘱,这次他又进行了补充,其中一句像是谶语:预感告诉我,这次可怕的征程有可能会见证我的死亡。
两个伙伴当中,一个叫尼尔斯·斯特林堡,第一次行动中就包括他。三人当中他最年轻,有一位漂亮的未婚妻。另一个成员叫克努特·弗伦克尔,他是三个人当中最壮实的,替换了此前的一个成员。
他们的气球以前叫北极号,这次改叫飞鹰号。7月11日下午1点多,飞鹰号离地飞行。其实最开始就不太顺利,气球飞得非常低,甚至马上就要接近附近的海面。安德烈他们不得不匆忙丢掉压舱物,然而因为丢得过多,飞升得又过于迅猛。
气球到达2000英尺之后,地上的人们就看不到他们了。也是从这一刻起,后面发生的所有事情,人们只能从多年后发现的三人记录中获知。其中有记事本,还有尼尔斯给未婚妻写的信件,他准备返程后作为结婚礼物送给她。

|
其实刚到第二天晚上,情况就已经开始变糟。飞鹰号从800英尺降到65英尺,从那之后再也没有上升到300英尺以上,气球开始不断地撞击冰面再上升一段,然后再下降,如此往复。
7月14日凌晨,他们不得不放掉更多的氢气,让气球降落在一块还算齐整的冰面上,这只“飞鹰”再也不可能飞上天了。这里离他们出发前想到到达的北极点,还差400英里。
尼尔斯没有忘记拍照。这些照片后来被完整保存下来,这也让后人得以看到,他们和飞鹰号在困境下的样子。


从这一刻开始,安德烈探险队的经历再也和高空无关,只属于冰雪。经过八天的思考和准备,他们放弃了飞鹰号,选择在北冰洋的浮冰上步行南归。按照预想,差不多走200多英里就逃离困境。他们一路走一路补充食品,主要靠猎杀北极熊补充体力。尼尔斯给未婚妻的文字中还写到,北极熊的肥肉和黄油一起煎,跟麦片一起吃味道不赖。
艰苦跋涉几天之后他们发现,三个人虽然在往南行走,但脚下的浮冰却一直向北移动,相当于原地不动。他们选择另一个方向,照样还是如此。他们掉进了北冰洋这只大鲨鱼的巨口之中。

|
很快到了9月中旬,天气越来越恶劣。长期吃粗粝的熊肉,三人时常腹泻,眼前一阵阵出现雪盲,双脚也开始长冻疮。9月17号这天,他们终于第一次看到陆地,名叫白岛。三人好像又发现了希望,在岛上稍作休整后准备投入最后一段行程。
他们在一块大浮冰上建起雪房子,想要就此漂浮回目的地,然而几天之后浮冰崩裂,他们不得不重返白岛。这是他们唯一能去的地方,尽管这里并不适合落脚。
他们找了一个稍微能背风的地方搭起营帐,沦落到苟活的地步。三个人的文字记录,到这里就中止了。最后一条记录是尼尔斯写的:“10月17日,上午7时。家。”北冰洋孤岛上的这个难避风雪的小营地,在他们眼中不得不成为归宿。
就在飞鹰号杳无音讯之后,瑞典有关方面是进行过几次搜寻的,但都没有结果。安德烈带领的这支气球探险队的命运成为悬念,并随着一战的爆发几乎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

|
1930年,一艘挪威捕鲸船偶然在白岛的海岸下锚,停靠了24小时,船员上岛后发现了两具尸体和部分文件。他们发现,记录文件被精心包裹用心存放,尼尔斯最后拍的珍贵照片被封存在金属盒里。


不久后一支探险队来到岛上,记录下营地的情况。两具遗骨是安德烈和弗伦克尔的。弗伦克尔平躺着,旁边放着打开的医药箱,安德烈半倚在石块上,身边的长枪里顶着子弹。
罐头、燃料还有不少,表明他们并非死于饥饿,死亡应该是迅速降临的。能够看出最后去世的是安德烈,他曾经尽力挽救弗伦克尔,无望之后才采用半坐半靠的姿势,坚持以队长的身份,进行最后的守望。
尼尔斯又在哪里呢?探险队员随后发现,营地不远处有一道天然裂缝,缝隙里塞着很多大块石片,石片之下是尼尔斯的遗骨。能够看出,这是人工营造的坟冢,而且是辛辛苦苦才完成的。不难看出,这种辛苦也加速了两位生者死期的到来。
尼尔斯是团队里最年轻、最乐天的成员,却在三人中最早去世。安德烈和弗伦克尔那时已经明白生还无望,但还是竭尽全力尽量体面地埋葬了这位伙伴,对他进行纪念。


尼尔斯的遗物,也被好好收集。包括他写给未婚妻的信件,镶有未婚妻照片的鸡心项链,还有手指上的结婚戒指。要不要从尼尔斯手上取下这枚戒指,生者可能进行过一番艰难的决定。
临去世前,队长安德烈把宝贵遗物和观测文件包裹严实,放在自己的身边,以便加大后人发现它们的可能。

|
探险队员还发现,营帐顶端覆盖着一块布。那是取自飞鹰号的气球球皮,在完全放弃气球之前,安德烈他们有意取下了这么一块。


作者理查德·霍姆斯在《上穷碧落:热气球的故事》的书中,这样写到——
萨洛蒙·安德烈在逝去之前,最后的目光是凝聚在他头上的一块气球织物上的,而这块缎料当时正在极地的风中飘拂。或许,在安德烈最后的意识中,自己仍然是在飞天吧?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