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肿瘤病理规范化诊断标准 第4部分:胃癌病理诊断标准

 等待黎明fa8ffc 2022-04-01

本标准起草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北京朝阳医院

本标准起草人: 杜祥、张祥宏、金木兰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胃癌的病理诊断的程序及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对胃癌的病理诊断。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

《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31号)

《肿瘤病理规范化诊断标准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3.1  胃癌gastric carcinoma

来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

3.2  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gastr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GIN/ Dysplasia

胃黏膜上皮不同程度的细胞和结构异型性为特征的病变,根据病变程度,分为低级别和高级别两级。

3.3  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rcinoma

限于黏膜、或黏膜和黏膜下层的侵袭性癌,无论淋巴结是否有转移。

3.4  进展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rcinoma

癌组织侵达肌层或更深者,无论其有否淋巴结转移。

4    标本类型及固定

4.1 标本类型

日常工作中常见的标本类型包括:内镜活检,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剥脱术标本(EMR/ESD)(参考文献1)和根治术标本。 

4.2  标本固定

4.2.1  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编号与登记、固定液及固定时间参见总则。

4.2.2  获取后的标本应及时固定(宜半小时内固定)。

(1)内镜活检标本:离体后,应由内镜医师及时将活检黏膜组织基底面粘附于滤纸上,立即浸入固定液中固定。

(2)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剥脱术标本:应由内镜医师展平标本,黏膜面向上,使用大头针固定于软木板(或泡沫板)上,避免过度牵拉导致标本变形,标记口侧及肛侧方向,黏膜面朝下(图1 )后立即放入固定液,宜行基底切缘及侧切缘的标记,以利于镜下切缘的辨认(参考文献1、2)。

图1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剥脱术标本固定示意图

图片

图片

(3)根治标本,通常是沿胃大弯侧打开胃壁,如肿瘤位于胃大弯,则避开肿瘤沿大弯侧打开胃壁,确保标本的充分渗透和固定(图2)。

图2 标本固定前剖开示意图 

图片

图片

5    取材及大体描述规范

取材时,应再次核对基本信息,如姓名、床位号、住院号、标本类型。

5.1  活检标本

5.1.1  描述及记录

描述送检组织的大小及数目。

5.1.2  取材

送检黏膜全部取材,应将黏膜放置于纱布或透水纸中以免丢失,必要时可标记。

5.2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剥脱术标本

5.2.1  大体检查及记录

测量并记录标本和肿瘤的大小(长径×短径)、肿瘤的肉眼分型以及肿瘤各方位距切缘的距离,并建议进行大体标本拍照。

5.2.2  取材

由于肿块距切缘距离一般较近,切缘的评估尤其重要。宜标记基底及侧切缘,以便在镜下观察时能够对切缘做出定位,并评价肿瘤切缘情况。

每间隔2-3mm平行切开标本(图3),如临床特别标记可适当调整,分成大小适宜的组织块,应按同一包埋方向全部取材。记录组织块对应的方位(宜附图并做好标记)。黑色实线示包埋面,红色虚线示不需包埋面。

图3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剥脱术标本取材示意图

图片

5.3  根治术标本

5.3.1  大体检查及记录

应根据幽门及贲门的特征来正确定位。测量胃大弯、小弯长度,胃网膜的体积;检查黏膜面,应描述肿瘤的部位、大小(新辅助治疗后标本,测量瘤床的大小;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标本,描述溃疡/黏膜缺损区/疤痕的大小以及有无肿瘤的残余)、数目、形状、浸润深度、浸润范围、肿瘤与两侧切缘的距离。应观察除肿瘤以外的胃壁黏膜是否有充血、出血、溃疡、穿孔等其他改变;观察浆膜面有无充血、出血、渗出、穿孔、肿瘤浸润等;肿瘤周围胃壁有无增厚及弹性情况;如有另送的脾脏、十二指肠等,依次描述。宜做肿瘤浆膜面的标记,以正确评估肿瘤浸润深度。

应按临床医生已分组的淋巴结取材;

如临床医生未送检分组淋巴结,应按淋巴结引流区域对胃周淋巴结进行分组(图4),一般分为贲门淋巴结,小弯侧淋巴结(胃左淋巴结+胃右淋巴结),幽门上淋巴结、幽门下淋巴结和大弯侧淋巴结(胃网膜左淋巴结+胃网膜右淋巴结)。所有检出淋巴结均应取材。未经新辅治疗的根治术标本应至少检出15枚淋巴结。

应描述淋巴结的数目及大小,有无融合,有无与周围组织粘连,如有粘连,注意需附带淋巴结周围的结缔组织。

图4 胃淋巴结分组

图片

5.3.2  取材

(1)肿块:如见明显肿块,取材应不少于4块,须包括肿瘤浸润最深处、肿瘤与肿瘤周围交界部位的组织;若病变不明显或新辅助治疗后根治术标本,则可疑区和瘤床需全部取材,应附图显示并标记取材组织块的位置。如见其他异常病灶,应取材。推荐取材组织大小不大于2.0×1.5×0.3cm。

(2)切缘:胃的远端、近端切缘常规至少取材各一块,如肿瘤距切缘较远(≥4cm),可切缘离断取材;如肿瘤距切缘较近及无法判断肿瘤与切缘的关系时,应取材垂直切缘。

(3)应取材除肿瘤以外的胃壁黏膜(充血、出血、溃疡、穿孔等其他改变)。

(4)应取材周围正常胃黏膜。

(5)应全部包埋分组淋巴结,较大淋巴结应剖开。

(6)应取材另送检的十二指肠、脾脏等其他器官。

6    病理诊断分类、分级和分期方案

6.1  组织学分型(附件1,表1,参考文献3)

推荐同时使用WHO(消化系统肿瘤)和Laurén分型。 

6.2  组织学分级

依据腺体的分化程度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高级别、低级别)。 

6.3  胃癌分期(附件2)

推荐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和国际抗癌联盟(UICC)联合制定的分期。

7    HER2检测 (参考文献4)

确诊胃癌病例应进行HER2检测。

8    新辅助治疗后根治术标本的病理学评估(附件3)

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学改变的基本特征包括:肿瘤细胞退变、消退,大片坏死。纤维组织增生、间质炎症细胞浸润,钙盐沉积等。可能出现大的无细胞黏液湖,不能将其认为是肿瘤残余。

胃癌的疗效分级系统宜采用NCCN指南标准。

9    病理报告内容及规范(附件4)

9.1  病理报告内容应包括标本类型、肿瘤部位、肉眼分型、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及分级,浸润深度,有无合并其他肿瘤成分,有无脉管侵犯,切缘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应评估标本切缘及黏膜下浸润深度(内镜黏膜切除术标本)。

9.2  应评估新辅助治疗后根治术标本疗效反应。

9.3  应报告合并的其他病变。


附件1

胃癌WHO分型

WHO2010(第四版)

乳头状腺癌

管状腺癌

黏液腺癌

低黏附性癌(包括印戒细胞癌及其他变异型)

混合型腺癌

少见亚型

    腺鳞癌

    伴有淋巴样间质的癌

    肝样腺癌

    鳞状细胞癌

    未分化癌

    绒毛膜癌

    癌肉瘤

    壁细胞癌

    粘液表皮样癌

    胚胎型癌

    内胚窦瘤

    嗜酸细胞腺癌

    潘氏细胞癌

表1 Laurén分型及WHO分型对应表

Laurén分型

WHO分型

肠型

低级别乳头状腺癌

低级别管状腺癌

混合型

高级别乳头状/管状腺癌

弥漫型

无或很少有腺管形成的癌包括(包括印戒细胞癌及其他变异型)

不确定型

未分化癌

腺鳞癌

鳞状细胞癌

小细胞癌

其他少见类型胃癌


附件2

胃癌TNM分期(2010年AJCC)

T 原发肿瘤

Tx 原发肿瘤不能评估

T0 无原发肿瘤证据

Tis 原位癌:无黏膜固有层侵犯的上皮内瘤变,高级别异型增生

T1 肿瘤侵及黏膜固有层、黏膜肌层或黏膜下层

    T1a 肿瘤侵及黏膜固有层或黏膜肌层

    T1b 肿瘤侵及黏膜下层

  T2 肿瘤侵及固有肌层

  T3 肿瘤侵及浆膜下层

  T4 肿瘤侵透(穿破)浆膜层或侵犯邻近器官

           T4a 肿瘤侵透浆膜(脏层腹膜)

 T4b 肿瘤侵犯邻近器官 

N 区域淋巴结

Nx 区域淋巴结不能评估

N0 无淋巴结转移

N1 1~2个淋巴结转移

N2 3~6个淋巴结转移

N3 7个或7个以上淋巴结转移

  N3a 7~15个淋巴结转移

  N3b ≥16个淋巴结转移  

M  远处转移

M0 无远处转移

M1  远处转移

胃癌分期

分期

T

N

M

0期

Tis

N0

M0

IA期

T1

N0

M0

IB期

T2

N0

M0

T1

N1

M0

IIA期

T3

N0

M0

T2

N1

M0

T1

N2

M0

IIB期

T4a

N0

M0

T3

N1

M0

T2

N2

M0

T1

N3

M0

IIIA期

T 4a

N1

M0

T3

N2

M0

T2

N3

M0

IIIB期

T4b

N0  N1

M0

T4a

N2

M0

T3

N3

M0

IIIC期

T4a

N3

M0

T4b

N2  N3

M0

IV 期

任何T

任何N

M1


附件4

胃癌病理诊断报告书推荐格式

一、胃癌根治术标本报告格式


姓名:      性别:      年龄:      送检日期:      病理号:

住院号:    床号:      科室:      送检医师:      标本类型:


肉眼所见:

胃癌根治术标本:大弯长20cm,小弯长14cm,大网膜16×15×10cm,于胃窦小弯侧见一6.5×4.0×1.5cm肿块,距上切缘3cm,距下切缘4cm,切面灰白灰红色,有坏死,肉眼浸润至浆膜面,肿瘤周围黏膜未见其他病变。

另送:(1)贲门淋巴结:7枚,直径0.3-0.9cm;(2)小弯淋巴结:4枚,直径0.4-0.6cm;

 (3)大弯淋巴结:2枚,直径0.3-0.4cm;(4)幽门上淋巴结:3枚,直径0.4-0.5cm;

 (5)幽门下淋巴结:3枚,直径0.3-0.5cm;

另送近端切缘:环状黏膜组织一块,1.5×1.0×0.5cm。

另送远端切缘:环状黏膜组织一块,2.0×1.0×1.0cm。

病理诊断:

(全胃)腺癌,中分化。肠型(Laurén分型)。肿瘤浸润至浆膜层,可见脉管及神经侵犯,标本近端及远端切缘未见癌累及,周围黏膜未见其它病变。

淋巴结(4/20)见癌转移,其中:贲门淋巴结(3/7),小弯淋巴结(1/4),大弯淋巴(0/2),幽门上淋巴结(0/3),幽门下淋巴结(0/3)另送第8组淋巴结(0/1)。

pT4N2M0

HER2(免疫组织化学):肿瘤细胞 3+

报告医师签名:               审核医师签名:              报告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内镜下胃黏膜切除标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性别:      年龄:      送检日期:      病理号:

住院号:    床号:      科室:      送检医师:      标本类型:


肉眼所见:

黏膜组织一块,大小40×30mm,病变大小20×15mm,肉眼分型IIa+IIc,四周断端肉眼未见病变。

病理诊断:

(内镜下黏膜切除)乳头状腺癌,高分化。肿瘤侵透黏膜肌层,浸润黏膜下层,黏膜下浸润深度0.2mm,未见脉管侵犯。水平切缘及基底切缘未见肿瘤。

pT1bNxMx。

HER2(免疫组织化学):肿瘤细胞 3+

报告医师签名:               审核医师签名:              报告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考 文 献

1.  中国消化内镜活组织检查与病理学检查规范专家共识(草案)(2014版). 中华消化杂志,2014,34(9):577-581

2.  消化道黏膜病变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专家共识(2012版).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10):1083-1086

3.  Laurén P. The two histological main types of gastriccarcinoma: diffuse and socalled intestinal-type carcinoma. An attempt at ahisto-clinical classification. Acta Pathol Microbiol Scand.1965; 64: 31-49.

4.  中国胃癌HER2检测指南,中华病理学杂志,2011,40,8:553-557.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