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的功利主义鼻祖——法家

 若悟369 2022-04-01

法家是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的一家,与其他三教九流不同,法家主张一种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治世方略,一直为追求以德治国克己复礼的儒家所不齿,却在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法家不谈崇高理想只谈实际效果,由于其务实高效的做法对当今企业管理都有着深刻影响。

文章图片1

诸多史学家认为过去中央集权体制并非真的独尊儒术,而是一种外儒内法,明面上讲着仁义礼智信,内在却一直按着法家的法术势运作,遵从霸王之道。法家认为性本恶,人性是不可靠的,总受利害关系左右,以道德意识规范人的行为是极其幼稚的,只有在威逼利诱的驱使下才能最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法家也不列外,法家不避亲疏不分贵贱,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立信于人,其法后王主张制度应该根据实际发展而适时改变,废井田开阡陌鼓励农耕,打破世袭垄断肢解宗法制社会关系,营造大一统的社会秩序是其积极的一面。但其苛刻的严刑峻法让百姓人人自危杯弓蛇影,趋利避害形成一个唯利是图的社会,还有它的阴谋权术部分着实上不了台面一直为人诟病。

文章图片2

法家理论由“法”“术”“势”构成,法治——以法为本,一切以法律为准绳,信赏以尽能,必罚以禁邪。以法为教规范日常行为,打造一个秩序井然的社会。根据目前现存资料显示其法律细则已经深入到生活方方面面。

术治——类似于西方的马基雅维利主义,主张用权术和谋略,驾驭人心。喜怒不形于色,好恶不言于表,恐惧来源于未知,让臣民摸不透心思,君王与其让人尊重不如让人恐惧,只要目的是正确的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势治——很像现在流行的政治正确,君王一定要掌握权威,所颁的每一个政令都可以像排山倒海之势一样执行,任何不同意见都难以阻挡,以达到劳心而不劳其身振长策而御宇内的目的。

文章图片3

法家虽用各种手段激发人狼性的一面,对秦统一全国建立君主专制并进行大规模开垦建设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其治理缺乏人本主义,把人改造成了工具人,只执行是与否,虽然办事效率高,却没有缓冲余地,成则赏失则罚,人人都是利益关系没有共同信仰和价值观,最终导致“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的局面,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二世而亡。所以后世根据经验才融入儒家仁政的理论,树立伦理纲常打造人情社会以道德教化民众尽量化解矛盾冲突,或者激化时也可起到润滑缓冲作用,不至于直接硬碰硬两败俱伤的结果。古语有云:“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古代生产力低确实经不起任何折腾,可能这就是佛儒道兴盛不衰的原因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