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西日报】提高60%丨大藤峡船闸运行满两年 通航效率再创新高

 一叶知秋9818 2022-04-01
图片
图片

运行中的大藤峡船闸。

2022年3月31日,大藤峡水利枢纽船闸正式运行满两年。据统计,本年度船舶过闸核载量5360万吨,通过船舶2.4万艘次,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60%和34%,航运效益日益凸显,西江黄金水道正源源不断地释放出“黄金效益”。

大藤峡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标志性项目,也是珠江流域关键控制性水利枢纽,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建设珠江黄金水道的重要中枢。两年来,大藤峡公司坚持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不忘服务社会初心,牢记通航保障使命,不断推动大藤峡船闸高质量运行。

“黄金水道”更畅通

大藤峡船闸启动试通航后,大藤峡库区超过100公里的河段被渠化,险滩、暗礁永沉江底,西江航运环境得以根本改善,可通航吨级由试通航前的数百吨级提升到我国内河航运最高标准3000吨级,过往船舶逐步实现大型化。据了解,目前大藤峡船闸通航平均船舶吨级达到了2100吨。

目前,西江航运干线大藤峡坝下重点航段航道整治工程正加紧施工,该工程完工后,制约大型船舶夜航的“梗阻”问题将得到解决,届时大藤峡船闸将实行24小时通航,助力通航环境再次实现阶跃式提升,让“黄金水道”真正产生“黄金效益”。

通航效率再“提速”

图片

满载货物的货轮通过大藤峡船闸,开往广东。

试通航以来,大藤峡船闸实现零事故零碍航,各项航运指标快速增长,第二个完整年实现核载货运量5360万吨,较上年增长60%;通过船舶2.4万艘次,较上年增长34%,单日过闸次数达到历史最高的10闸次。目前船舶平均过闸用时仅78分钟,通航效率达到自治区内同级别船闸的先进水平,带动流域沿岸超50亿产业经济发展。

大藤峡公司坚持“服务于民”理念,秉持严谨细致、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按照“安全、畅通、高效”的通航管理思路,时刻绷紧安全生产弦,加强水上交通日常管理,积极同交通、海事、航道等部门沟通协调,着力破解枯水期通航保障难题,推动大藤峡船闸持续安全、平稳、高效运行,连续两年获得广西航道部门年度考核优秀。

船闸运行更“智慧”

为加快贯彻落实交通强国战略,打造安全保畅更加坚实、文明服务更有特色的现代化船闸,大藤峡公司立足“智慧大藤峡”建设总体思路,结合船闸运行管理实际,加快谋划推进智慧船闸智能系统建设,实现船舶智能调度,力争年内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智慧化运行管理模式,推动船闸运行智能化升级,进一步提高安全性、高效性,努力建成广西乃至西南地区的示范性智慧船闸。相信在智能技术的加持下,大藤峡船闸将运行更智慧、管控更智能、服务更便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