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大柴胡汤治疗呕痞利

 经方人生 2022-04-01
       近来一患者得病症状基本一样,病者原有小便不利之病,始得病是心慌,脐下筑,脐下跳动,睡也不是起也不是,可以用卧起不安形容。继而出现上边口恶心欲吐而吐不出来(干呕),下边欲大解而难解,胸胁胀闷,人极难受。
      因为开始脐下跳动,于是参看“脐下”条文:“31、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因为有欲呕,而呕出清水痰涎,所以想到五苓散。”到后来上吐下泄而不能,心胸极其撑闷,才想到柴胡类方。
       翻看师父杨兆林编著的《临证实战解经方》小柴胡汤病案,有治小便不利的,有治心悸的,还有眩晕的等。先看小柴胡​:方后注有云:“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想到柴胡茯苓汤。“100、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因有悸而烦也留意过小建中汤,但小建中汤没有呕,因不喜甘故也,所以排除。
       “103、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这一条放后边讨论。
       “148、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因呕而不出,欲大便不能,所以头汗出,颇似阳微结。如果下边能拉出来,口能吐出来,邪去正安,得屎而解。此患者的病情就是心胸极难受,如果吐了解了,也就好了大半。
      “230、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肚子难受,欲解大便而不得,上边欲呕,与患者病状合。
       “21、诸黄,腹痛而呕者,宜柴胡汤。必小柴胡汤。”腹痛而呕也合符合此患者。
       “2、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大便坚,呕不能食,头汗出,也合本患者。
       “​103、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最后引起我注意力的还是此条,上呕不出,下欲大解不得,这不是就“心下急,郁郁微烦者”吗?
       看大柴胡汤条文:“165、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既吐且刮,心中痞硬,不是大柴胡汤,舍我其谁?“12、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按心下部位确实饱满,有抵抗力,按之患者更加痛苦。后果断处大柴胡汤如下:
       柴胡12克  黄芩9克  白芍9克  炒枳实9克   大黄6克(后下)半夏9克  生姜15克  大枣​15克
      后颗粒剂因无大黄,也不用大黄,也不影响疗效,因一方中本没有大黄,对此各家有各家的解释。​
       临出门前喝了一剂,感觉特别对证。小便也不频了,也利了,诸证皆好转,还得以出门一趟几十里。开始不想吃,到外边胃口开了,饥饿感来了,还吃了一盘米皮和几个水煎包。与早上起床时,脐下悸,上欲吐下欲泻,有天壤之别。
      通过此案体会,经方可愈病者十之七八,只是人学而不精罢了。和法作为治病一法,大有用武之地,凡汗吐下不宜用者,可用和​法。血弱气尽,正邪纷争,正邪皆不能胜,患者正气已虚,不适宜用汗吐下等法,只能用“和”活。
       方证对应之法,若参究病因病机病理,不失为简单而科学之用经方方法。因为这是先人经反复验证的方证,你据证用方,不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吗?
      后来想想此方其实包含着四逆散三味药,柴胡、白芍、枳实​。由小柴胡汤到四逆散,再到大柴胡汤,有人认为病者体质是由弱逐渐到强的。“肖相如频道”肖老师对大柴胡汤的解析也深入我心:“凡是心下及其两侧拘急、硬满、疼痛,或按之疼痛者,要考虑大柴胡汤证;如果同时具备上述逆、浊、实的特征,即是大柴胡汤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