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道家“守一”相对应的“守意”,两者之间有何“渊源”?

 见青黄 2022-04-02
文章图片1

“守一”与“守意”的含义

“守一”中“守”即“抱”,是守住,带有顺其自然的意思。“守”在《庄子》和《太平经》上写作“抱”,“守一”也就是“抱一”的意思。这一解释可以从诸多文献中找到参照。由于“一”常常指身中神灵,所以守一也就是守住自身的神灵,不让他们受到外物的干扰。简单的说,“守”是道教中基本的修养功夫,就是在静坐的时候要努力做到神奇混然的境界。

《太平经圣君秘旨》云:“夫守(抱)一者,可以度世,可以却灾,可以事君,可以不死,可以理国,可以事神明,可以不穷困,可以理病,可以长生,可以救视。子知一,万事毕矣。”

《皇人守一经》中也说到过“一者,身之帝君也。守帝则帝在,则三万六千神皆莫敢不在也,思之可以却百鬼。”而在白玉蟾的《玄珠歌》中说:“天地以气而升降,人身以气而呼吸。能知守一之道,静则金丹,动则霹雳。”

从这些文献中我们可以出“守一”中的“守”即是“抱”的意思,是守住抱住的意思。

而“守意”中的“守”是“无”的意思,与道家的“守一”思想有很大的区别。守意是佛教的思想,强调清静无为,主要强调万物循环不已又各复归其根,因而守住清静才能体察佛教的思想。

根据《安般守意经》记载,安般守意具有十种智慧:“数息” 重于摄心,为入定之要法;“随息”易于引发禅定;“止”能止外尘缘,使诸禅自发;“观”破种种妄见,生无漏之方便智;“还”能起观照般若,灭能观、所观之执;“净”令心无住着,泯然清净,断惑证真。此六者在天台宗称为“六妙门”。其中的“止”便是“无”的意思,即为“守”。

文章图片2

佛特别强调“止”和“观”的作用。“彼止名为意止,在处能止、已止、正止,摄止不失止,不志心寂然一一向念是名为止。何等为观,观名为了阴,为了持,为了入。”这是说“止”的作用在于止息一切邪念妄想,使心归于专注一境,而观的作用在于能照见“阴”、“持”、“入”,因而特别强调“止观双俱行”。

这也就是意味着佛教特别重视“守”作用,“守”即为“无”。同为“守”,但含义却不同,反应了道教和佛教的思想的差异,所以将两者的含义区别开来太平经,对于理解道教和佛教以及两种宗教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守一”的“一”的含义,要从老子的思想开始说起。汉初,在老子的生成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启发下,董仲舒认为“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这里的“一”和老子的“一”都是绝对无偶的。

事实上,“守一”的“一”在不同的道教文献中有不同的内涵。根据其内涵,“一”往往有通过相关的语汇来修饰,所以有真一、玄一、三一等表述。

葛洪将“一”看作道教炼养的机密所在,他所说的“一”不仅具有人格化特点,而且居存于上中下三丹田之中,这实际上是将“守一”发展为一种与道教三田炼养相合的存思术。《庄子·在宥》说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余岁矣,吾形未尝衰。”

这里《庄子》的“一”是指“至道之精”、“至道之极”,所以陈鼓应先生将“守一”的“一”翻译为“至道的纯一”,因此《庄子》的“守一”实际上就是指守“道”。由于“一”具有超越人的感官,不能为人的感官所反映,所以我们不能将它等同于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我们顶多只能说它具有物质的某些属性或是一种极为特殊的物质。虽然“一”没有物质的具体形态,并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但由于它无意志、无目的性,我们也不能把它看成是类似于上帝或绝对观念的精神实体。

“一”还可以解释为“神”,《太平经》中说:“一者,心也,意也,志也。念此一身中之神也。”抱一(也就是守一)就是守神、抱神的意思。所以,从庄子的言论中我们不难发现,庄子的“一”正是道家通向绝对之道和整体视野的切入点。

与道家“守一”相对应的“守意”中“意”又是另一种不同的含义,“意”是在学理上讲意念,思想的意思。

《安般守意经》中记载:“安为清,般为静,守为无,意为无,是清净无为也。”守意是佛教的思想,强调清静无为。“守意”既是无为,所以“意”是“为”的意思,是一种思想和意识。意,它并不在身体以外,不在身体以内,也不在中间,意在我们的脑海中。而真正的守意就是大乘佛法的观心。

每个思想来了,心中想起思想或者感觉的或者知觉的,这个就是心意识在动,是一种第六意识清清明白的意。所以安般守意主要讲的就是意,守意就守这个境界,定也定在这个境界。这样,守着了这个清净,一切杂念都没有了,这就是止,就是定。

佛学中讲究意定,意定就是要将脑中的乱七八糟的思想清除掉,可也站着也可以坐着,有时可以入定三天都不动,杂念来了就扫,留下的只有清净,这就是佛家所谓的“意”。这与道家的“一”是两种不同的概念,表达出两种教派不同的思想境界的追求。

文章图片3

“守一”与“守意”的区别

道教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信仰,而佛教是东汉时由印度传来的异国之教。佛教为了能够在中国站稳脚跟,就不能不接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使之中国化。

从现存文献看,最早使用“守一”概念的是《太平经》。《太平经》中的“守一”修炼术可以说是在《庄子·在宥》篇的启发下建立起来的。

《太平经》充分阐述了“守一”的功能妙用,认为“守一”可以度世,可以消灾,可以不死,可以事神明,可以治病,甚至可以长生。道家使用的“守一”是一种光色引导法,《庄子》一书中丰富的养生思想构成后世道教许多炼养术的源头。

《庄子》的养生思想对道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守一”、“养神”的养形之道上,也就是说“守一”也是养生的重要内容。它的的守一思想影响了道教内炼方术的形成,可以说,道教的许多内炼思想在《庄子》那里已经基本成型,《庄子》守一思想也因此构成道教炼养理论的重要源头。

所以,归结起来,“守一”就是指在身心安静的情况下,把意念集中到身体的某一部位。其源于老子的“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之句,即说守一于道。“守一”思想构成了道教思想的重要渊源。后世道教的许多理论柜架都可以从《庄子》的“守一”中找到源头,这反映出道教思想的深邃与文化的博大精深。

道教对道家经典的不断诠释使道家“守一”思想,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和多种诠释的可能,其中《庄子》的“守一”思想以其对道教影响的广泛性而成为道教文化的重要因素。

佛教刚传入中国时,当时有不少人将佛教视为神仙方术中的一种,或称为浮屠道,并将其与黄老道视为等同。

袁宏在《后汉书》中说:“浮屠者,佛也。西域天竺有佛道焉。佛者,汉言觉,将悟群生也,其教以修善慈心为主,不杀生,专务清净者。”可见,当时,佛教主张的是“清静,无为”,佛与仙一样,都拥有“变化无方太平经,无所不入”的神仙方术。安世高译的《安般守意经》,就将“安般守意”解释为“安为清,般为静,守为无,意为无,是清净无为也。”

“守意”即是要收敛心意,集中精力,去除私心杂念,这在佛学中称之为还。并且要将一切污秽欲望从思想中根除,让心中没有任何思想欲望,佛学中又称之为净。所以修行安般禅法的人,都需要清静无为,内心明亮如镜,内心一旦明净,对所见到的事物就会做到没有洞照不到的境界。这就是佛学中的守意的内涵。

文章图片4

“守一”与“守意”产生的文化影响

道教在《太平经》中融汇了先秦及西汉以来的“守一”学说,将人的肉体以外的精神部分分为精、气、神三部分。三者代表了天地人。而守一则是将人体中精、气、神三者凝合为一的修炼功夫。

所以守一必须静心行善,才能解承负应该承担的责任,才能使人生活得有意义,如果不能专心守一,而使精、气、神三部分分散的话,就不是守一了,可能会变成二、守三,则会导致心神不宁。“守一”更体现了古人的虚无心境,虚无就是“一”的一种境界。

庄子在《人间世》提到了“心斋”法,“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在《刻意》篇中也谈到:“纯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一之精通;合于天伦。”这是庄子的一种思想。在文学方面,著名诗人王国维的《点绛唇》正是这种境界的最好反映。由此可见,道家的“守一”思想对我国古代文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后来许多佛教典籍陆续被翻译成汉语,而在其所译的众多典籍中,又以《安般守意经》最具代表性。

“安般守意”的意思: “安为清,般为静,守为无,意为无,是清净无为也。” “守意”,“意从因缘生,当缘因缘;莫着,是守意也。守意有三辈,一者守令不得生;二者以生当疾灭;三者事已行,当徙后悔。计亿万劫不复作也。”即是要清静无为,要心一静性。

佛教主张“守意”思想,就是要泯除意念的生生灭灭,达到寂静;根除杂念以修习恬静,充分发挥人的智慧,以逐步进入微妙境界。这就是“守意”的真谛!

文章图片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